作者:謝盛友

本来说好的,夏天八月份的时候给你打电话,怎么你在春天就走了呢?气候转暖,春风吹拂,树木泛青,花朵绽蕊,莺红柳绿,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怎么你就走了呢?不过想起《傳道書》,心里并不难过。我们都是地球上的过客。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道書》3:2、7-8)
我知道你和蔡先生每年冬天在台湾夏天在德国,我们每年八月份至少联系一次,互报平安。
人生不是一条直线,时间是一片湖水,曾经发生的一切,都以某种悄然的姿态回旋其中,偶尔泛起涟漪,惊动脑海里那一抹模糊的轮廓。
前国建会德国分会(旅德中华学术联谊会)会长蔡郑晖博士逝世,盛友申华今天在哥廷根参加葬礼。蔡太太郑晖大姐生在重庆,长在台湾,求学于多伦多,博士毕业后在德国科技部工作,是知名的生物学家。
哥廷根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名人辈出,蜚声世界。有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许多历史名人在哥廷根学习、工作和生活过,例如以整理收集德国童话著名的格林兄弟,还有哥廷根七君子(Göttinger Sieben),汉诺威王国在1837年迎来了自己的君主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就在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于1837年11月1日登基后,他宣布废弃汉诺威王国由前任国王威廉四世钦定的、相当自由主义的宪法(国家基本法)。 于是,格林兄弟等哥廷根七君子便在同年11月18日提出了一份抗议信。这七位教授被因此解职,其中三位则被驱除出境。
2025年4月3日哥廷根又少了一个蔡郑晖。
我们相识于1993年,此后我加入国建会,并立刻成为德国分会的理事,协助大姐举办过四届年会和研讨会,在哥廷根、班贝格、马德里、科隆。我们一起组织过三届大陆旅德学人访问台湾,学习台湾的土改经验和义务教育,编辑和出版发行《那片热土》(大陆学人访台论文集)。
大姐你远行了,我发现,怀念的本质,是一种爱的延续。那些我还没说出口的感谢、还没兑现的承诺、还没来得及的拥抱,最终都汇成了“安息主怀”这个温柔而有力的词语。
文弟
盛友 沉痛敬悼
2025-4-16於德國Gött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