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男儿在外族

共和国的前任是满清帝国。 1616年努尔哈赤在中国的东北称汗立国“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其第八子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沈阳称帝。1643年皇太极病死,其第九子福临在沈阳即位,成为顺治帝。1644年, 满清八旗由东北入关,两年内如狂飙般横扫华夏直打到广州。

1644年福临入北京再次登基为帝。 当时这位皇帝七岁。 1651年福临14岁亲政。三年内,纳后、废后、再纳后。 福临是一个情种,且十分聪明。 喜欢汉文化, 还能背诵《西厢记》的段落。

1656年他19岁时认识了董鄂氏,一见钟情,火速纳其为妃,三个月连升两级成为皇贵妃,如果不是他的额娘孝庄太后竭力阻拦, 就再次废后升其为皇后了。

可惜董鄂氏红颜薄命,儿子百天就夭折。 她自己也在1660年21岁就去世了。 福临在心上人去世后寻死觅活,不顾一切。坚持追封董鄂氏为后。庄太后不得不让人昼夜看着他,以防他自杀。 自杀不成他又想剃发出家。 

顺治皇帝的《御制董鄂后行状》是清代宫廷文献中极为感人的悼亡文章。 超越了帝王权谋的冰冷叙事,展现了真实的人在权力巅峰处依然怀有的深情。 “呜呼!后之淑德,非笔墨能尽。朕每忆其音容,恍如昨日。今殡宫既掩,幽明永隔,痛何如之!倘九原可作,朕愿同归。”!

专情至深的福临一直没从悲伤中走出来,整日郁郁寡欢,懒理朝政, 形销骨立。在第二年也去世了。 终年23岁。  汉人们说,没见过这么痴情的皇帝,满族人专情。

满族子弟中还有一个情种,就是大臣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自从我看到网友的博文中写到参观北京明珠的故居(下三图), 提到这位著名的满族诗词家,他那些至情至性、刻骨铭心的词句就常在脑海里盘旋。

上中学时,同学们常背诵“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也感慨他的“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虽然有史家争论和民间编的故事,我想是写给他结婚三载早逝的妻子卢氏的。







这位满族名臣之后,发妻去世后写了不少缠绵悱恻的文字。 比起河南人元稹,虽然写下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但不断云雨了六个女人, 每次都有艳词动人的诗句。 纳兰容若则更凸显出专情至深。 “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他31岁就去世了。 

满族另一位广为人知的情种是曹雪芹。 我今年回北京, 还专程去了京西的曹雪芹故居。 故居已经被包括在国家植物园里面了。 比我90年代上大学时看过的修缮了许多。 里面还建了一个博物馆。

故居位于原北京西山脚下正白旗营地黄叶村39号院。“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曹雪芹的《红楼梦》宝玉黛玉的爱情描写无疑是倾心之笔; 诗词之美更是倾情之作。









红楼中的爱情, 是收敛的、含蓄的。 和琼瑶爱来爱去、要死要活的放纵,完全是不同层次的境界。红楼中的爱情更深情更专注,情无归处、以死报之。

情到深处人孤独。 曹雪芹最终因痛惜爱子去世撒手人寰, 死于刚进入的不惑之年。和整天孜孜不倦追求钱财的人不长寿相似;至深至专的情,也会耗尽人的精力。 用情也要有度啊。

【*】网友康康博文 -《养老院重逢 今生再续未了缘》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2846/202503/8424.html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八十年代后期89年?99年?去过。一片破败,现在又太新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是的是的。 不过多情和宠爱、滥情若是混了, 就糟了。我得等下再来和你讨论。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谢谢临帖留言。 老北京有这个说法。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与外族通婚是好的,大多后代漂亮聪明”。 谢谢这个分享, 似乎这是个普遍的想法。 可能因为血缘离得越远越好吧? 近亲就有问题 @麦琪儿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琪儿' 的评论 : 问好麦琪儿。 谢谢临帖留评。 如果不特别喜欢《红楼梦》, 不辞专门去。 不过到植物园走走路是好的。 现在交通特别方便, 西郊线就在植物园门口有一站。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汉族男也有多情的。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三个都遇上多情男。不幸的是,三次都酿成大灾祸。
越王勾践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对西施多情,荒废朝政,最终吴国被越国所灭。
王允把貂蝉献给董卓。董卓沉迷于貂蝉,最终被吕布刺死。
唐玄宗对杨玉环多情,让杨玉环的兄弟当官,结果酿成安史之乱,只好赐死杨玉环。
四大美女中,只有王昭君没给自己或男人惹出祸。
雪狗2014 发表评论于
有意思。
麦琪儿 发表评论于
琼瑶的爱情故事是肤浅的,哄哄年轻人。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的。谢谢介绍他的故居,以后有机会去北京看看。与外族通婚是好的,大多后代漂亮聪明。@京妞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嗯, 还有一个《少年天子》的电视剧呢。 这个剧还是我家族的一位朋友刘恒导演的。 不过这之后他就再不“导演”了。 他是一个作家, 著名的北京三刘之一。 但他完全不会导演电影, 要是编剧还差不多, @随意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随意看看110' 的评论 : 当然也可能朝廷为了掩饰什么。。。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有一本小说《少年天子》, 是凌力写得。 我妈妈有一本, 我看过。 那里面确实说出家了, 还说董鄂氏是顺治的弟媳。 不过史料好像都不是这样。 可能是小说和拍剧的原因吧。 @随意。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随意看看110' 的评论 : 谢谢留言分享, 这确实是一个说法。 可能是电视剧吧。。。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不仅是爱情这样, 就连科学问题都是这样的。 @小树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非常喜欢你的这个观点分享。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魅力野花' 的评论 : 可能是亚裔女人吧。 也因为选择的面比较广。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关于这个问题, 据说以前文城老是争论。 现在好点了。 @野花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魅力野花' 的评论 : 你说的是出国的女人, 可能吧。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哈哈, 同意你的观点。
==“琼瑶的爱情小说,。。”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纳兰容若在发妻去世后, 还继续生活了好几年, 不像福临皇帝, 很快也去世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关于他的传闻也有。 不过我还是采用了“正规”的版本。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你说得对。 纳兰容若和卢氏没有子嗣。 后来他娶了新夫人有了孩子, 不过他还是很快去世了。
随意看看110 发表评论于
顺治的故事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描述。电视剧里顺治出家了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红楼,太复杂了,复杂的情感就减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博物馆提到这件事。 也有照片展示, 但不刻意渲染。 那间房子还保留着, 但不让人进, 我隔窗拍了照片。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但是1949后, 就分給当地农民了。 有一个中学教师住了那房子, 说是搬家具时蹭掉墙皮, 露出下面的题诗。 书画家张伯驹鉴定是乾隆10年 (1746)的笔迹, 真好符合曹当时爱那边著书的事。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曹去世后, 应该还是旗人的营地, 就分給其他的满族人。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那篇文还没想好从哪个方向切入。 :)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谢谢小康。 鞠躬感谢。 还有你的狐狸和美女画, 文正在酝酿文章。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这个董鄂妃, 是清内大臣鄂硕的女而。 但她的母亲是江南美女, 不是旗人,所以她长得很美, 并且在她江南汉族母亲的教育下, 对汉文化有较深的造诣, 琴棋书画都精通, 很对福临的心思, 专宠后宫而不骄。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松锦大战,是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到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四月在锦州地区进行的明朝与清朝入关前的最后总决战。 明军共13万,清军共11万,以明军全军覆没,明军统帅洪承畴投降清朝告终。 所以要献董小宛应该是在这之前, 福临那时是个小 P 孩。 @一讲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先回答这个问题, 不是。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1656年他19岁时认识了董鄂氏,一见钟情
==========

董鄂氏是不是董小宛,被洪承畴献给顺治。
魅力野花 发表评论于
中国女人喜爱嫁外族。

这是根据美国移民局统计,中国女人嫁非华人男人是世界第一,接近25%。
其他族裔嫁非本族男人:
白人女人: 4%;黑人女人: 5%; 西班牙裔: 8%。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琼瑶的爱情小说,只能骗骗少男少女。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纳兰性德是在他妻子去世后不久就跟着去了,但我以前问过AI,是否是因为妻子的去世他才走的?回答是否定的,但不排除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对纳兰性德的打击很大,也是造成他离去的原因之一。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不知道曹雪芹去世后,房子是谁在住?是当地农民?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早就听说过曹雪芹在北京的故居,就是没去过,谢谢介绍。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京妞不用谢,能为你的文做点儿贡献,感到荣幸。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不就是外族么? 哈哈哈。 @蓝蟹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lue-Crab' 的评论 : so?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后面是我的。 也就是说, 纳兰容若有关的是康康的, 曹雪芹有关的是我。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后面是我的。 也就是说, 纳兰容若有关的是康康的, 曹雪芹有关的是我。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篇都是原创照片。 但是前面三张是网友康康的。 再次致谢!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lue-Crab' 的评论 : 給蓝蟹上茶。
Blue-Crab 发表评论于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由孙中山在1905年所提出十六字政治纲领的前两句,旨在推翻当时由满族所建立封建王朝大清帝国,建立由汉族掌权的新政府。按孙中山的说法鞑虏的故乡并不是中华的一部分。哈哈哈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