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屋顶实录(系列之六完)
第一阶段拖拖拉拉地终于做完了。
这一部分将近两千尺,一条直的屋脊,四条斜坡对角的屋脊,两个短的VALLEY,两个天窗,还有大概六个排气管。拆的过程中还发现房檐有两小处木头烂了需要先割去补平了才能继续做铺屋顶的工作。

打得宽裕些订了66捆瓦片,最后用了56捆瓦片,还有其他材料,加一起超过五千磅,都是自己一个人扛上二楼屋顶。分两步,先上车库,再上二楼。这个梯子架在车库的屋脊上,为了稳定钉了这么个台子。那根横的2X4是防止人站在梯子上头重脚轻时梯子下段出溜的。

这个台子还有一个另外的好处,就是把SHINGLE拎起来上肩的时候,先把下段放在台子上,这样弯腰时就不那么费劲。这个房顶比较平,大概是12-3的坡度,可以在上面推小推车。需要手推车把拆下来的瓦片运到集中点倒下去,这个小推车怎么弄上二楼呢,是一个手拿着另一个手扶住梯子爬上去的。其实费劲的不是扛东西上房,而是铲旧瓦撬钉子。我要么是早起有劲的时候大干一小时然后人就软了全身汗透了,需要改换干轻松的,要么是一天结束之前大铲一把把力气用尽,然后就下楼歇了。

钉ICE AND WATER 和STARTER STRIP然后开始铺。

这把老枪,还是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换自家屋顶时买的,后来让伙计拿去至少钉了六七个房子的屋顶。

因为老下雨,只能见缝插针地等好天干。一块一块地弄,干不完的用苫布盖起了。碰上好天每天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十三个小时。中间每两个小时下来上厕所休息十五分钟,还有半小时的午饭。
加在一起干活的日子是十天半。体力消耗很大,这一段时间减了大概八磅。还有另一半要做,大概还可以再减几磅。
第一天很乏,中午还睡了个把钟头。后来适应了就好多了。
在开始之前不是很确定能干下来。老婆大人说你为什么要在这雨多的四月干,我说我这沥沥啦啦得干几个月,要是等天热八十度的天房顶上就干不了活了要热死人了。
我小时候其实身体并不好,老感冒。这个锻炼身体是父亲在我大概十一二岁的时候开始早上带孩子们出来跑步。也是大概这个初春的时候,从床上提溜起来,外面全是黑的,连警卫连还没起来出操呢。跑一圈回来慢慢地亮起来能看到营区外田野里漂浮着一层雾,被雾笼罩的冬小麦刚刚开始返青。
这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后来到了大学从圆明园跑农大,回来到体育馆扛杠铃。那时候国内可是没几个人在这样地健身啊。从那个时候开始的锻炼习惯我到现在一直受益。
其实人即使不是每天,也应该经常做有足够强度的体力劳动,寓锻炼于生活之中。现在的城市化的人,缺乏这个成份而去跑马,实在是现代人舍本逐末的折射。坐在屋顶上啪啪地看着新屋顶一行一行地从手下出来,休息的时候吹吹小风,听周围林子里的鸟儿叫,你拿什么样的马拉松来我也不换。
最后看一下新与旧的对比:


谢谢阅读。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