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新大陆》结束的时候我就想给老提写些东西。作为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看到《海蚀涯》时就像捡到一棵救命稻草,正好接着拖。没想终到曲终人散时,逼着自己动笔,今天是3月31号,看看什么时候能写完。
手机上的文学城对于我来说就是厕所里的空气清新剂,上班时摸的鱼,吃中午饭时的电子榨菜。除了看看新闻给小编找找错别字,就是看看城头贴的博客文选。从博客文选看文章的好处是发现好文章时可以顺手加个书签,而且还可以点进作者的博客看看其他的文章。
从我加过的书签列表可以查到,当初我看的第一篇老提的文章是2024年三月三号的《新大陆》(2),由于写的是在波士顿的留学生活,再加上老提娓娓道来不急不缓的文风,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于是就上溯到了《小华》,然后又挥舞着催更棒读完了《海蚀涯》。看到了“全书完”三个字还是有些不舍,但也知道如果继续逼着老提接着写下去,其实就是想看看文中的老提在“Happy Ending”之后又陷入的家长里短,不过是满足自己的偷窥欲罢了。
虽说老提一再强调这三部曲不是他的自传,但也说有一部分他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小华》里他个人经历的成分可能会更多一些,因为主人公的思想和心理活动描写得更细一些。有一个细节是他提到了堂嫂的英年早逝。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细节的描写,也对后面的情节没有丝毫的关联,所以我觉得这是真实发生过了的事情,即使真的不是老提的家人,也是相当亲近的朋友。他和小华的那段感情写得细腻而又刻骨铭心。老提对九十年代末的时代背景和环境,以及他和小华过小日子的描写,使我在读的时候有强烈的回忆感和代入感,也对最后的结局唏嘘不已。当年逛学校BBS出国版的时候,有人说如果男生因为追女生而出国,结果往往不好。老提如果也去日本会怎么样?三部曲的后两部看下来,老提没有一次想过这个问题,说明他是个狠人,下定决心就不再纠结反顾。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后来情事太丰富没工夫想这些哈。所以就算他跟着去了日本后遇到不如意,应该也不会总在心里用“如果”,“要是”,“那就”造句写小作文什么的。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看待命运的方式吧。
《小华》之后的几段感情中,老提似乎总是处在一种随波逐流的被动状态,好像心中总是在默念“随缘”二字。于是有情,有性但也有终,似乎没有主动争取过什么,但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当然和小白的感情另说。刚开始小白在老提心中可能确实只归档为一个朋友,可是在听了工厂师傅们酒后对小白的评价“这姑娘不错”之后,无意间给这个档案上打了个记号,所以出国时半主动半被动地选了小白的城市。所以说就算是总想着随缘也不能隔着地球随,那叫绝缘。
男女之间的感情这事儿吧,一般还真得男生主动。一般二十上下岁正直的男生,正直的哈,不是那些爱犯错的,在有了正牌女友之后,往往就不会对其他女生,特别是女友的女友,再害羞地回避,也就更容易成为朋友闺蜜啥的。大概是“你知道我有女友所以肯定不会主动勾我,我知道你知道我有女友所以不会再撩你”之类的逻辑,仅限婚前哈,婚后这些友情都得了断。老提和小白就起始于这种安全的友谊。老提不主动,那可能就永远是友谊。我中学时一最要好的哥们跟我说过,要是真的喜欢一个女生,就千万别和她聊得太近,不然就直接跨过了男女朋友而变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好哥们,到了这一层以后就不容易再变成恋人了,好像谁先动念谁就背叛了纯洁的友谊,“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想那啥”。老提和小白如果是在国内,可能不会走到一起。但是在美国,在小白遇到那么大的打击之后,能够依靠的也只有老提。老提当时也正好处在空窗期,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他的情节我也写不出啥分析评论了,老提自己都写了个答记者问。鲁迅在评论《红楼梦》时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那咱就说说道上的事吧哈。我曾给老提写过一个留言,现在再修改一下:这个三部曲的主线就是“借房睡女友,合租睡室友,出租睡房客,最后睡房东。”老提这么惜墨如金的作者我以为每句话都有伏笔,所以后来他多写了几笔那个中介我就以为他要把他的房事史续上个“买房睡中介”。另外他细致地描写了一下阿瑞亚的母亲,我就以为他要不忌口地“搞定房东妈”,真是惭愧惭愧。
小时候在学校里我挺老实的,从来不给老师接下茬什么的。但我在城里看文章时,喜欢时不时的留个言,好像看到擎天巨著不留个记号写个“到此一游”就不过瘾似的。时间长了我把城里连载的文章分成这么几类:一类可能是AI创作的或者是搬运过来的,量大管饱,没完没了或是突然没了,给这些文章的作者写评论是不会得到任何回应的;一类是作者可能已经写完,按时连载,边改边发,作者有时会回复一些评论,比如烟斗狼和以前的MyNewYork;而老提则是只要有评论就回复,对于我们给出的建议还有回应。在他博客每次更新后的评论区总有我们几个人和他聊两句,跟对口相声似的。最近才知道感情他主要发在笑版,赶过去一看好家伙每章后边一堆的留言,群口相声都不确切,简直大合唱呢。
因为不知道他把文章发在笑版还导致我对文中人物的命运提心吊胆,怕他们的幸福转瞬即逝,感觉是头顶艳阳高照,天边乌云滚滚。总是怕他祭出韩剧三件宝:车祸,失忆,得病好不了。所以才担心小白刚被小黑甩了之后的精神状态,担心老提他们两次南下看鲸鱼,最后还敢去坐热气球?多悬呐!其实呢,不过是我作为一个异乡客担心自己的命运罢了吧。这两天翻了翻前文,原来老提早就交代过他有两个儿子,看来那时就预示着一个团圆的结局。
整个三部曲读下来,就像初夏的傍晚和老提在路边小摊吃了一顿烤串,几个中年油腻男冒着皮带被绷断的危险,坐在便道牙子上。手里拿着串,脚下几个绿棒子,倾耳听着老提的故事,时不时的插两句嘴打个岔,给提问题提问题“后来呢?”。直到最后火都灭了,老板无奈地打着哈欠,老提撸下最后一块肉,几个人拿起酒瓶干了最后几滴,才互相搀扶着站起来,一边抖着麻了的腿,一边互道珍重。大家正要掏钱,老提说到:“我来我来,谁让我上次赌中国队赢呢?”说罢掏空了钱包结账,这才叫“全书完”。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