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孫智麗 台灣經濟研究社
社長簡介 孫智麗
Bioeconomy Dr. Julie C. L. SUN
大陸將稱霸!美國慌了!我們都是陪榜! 犀利女社長:開始懷念拜登!失智比失德好一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M3FKPSmRQ&lc=Ugyh77Sa_sTLK3kWz014AaABAg
大陸將稱霸!美國慌了!我們都是陪榜! 犀利女社長:開始懷念拜登!失智比失德好一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M3FKPSmRQ&lc=Ugyh77Sa_sTLK3kWz014AaABAg

孫智麗(Dr. Julie C.L.SUN)
台經社(Bioeconomy) 社長
聯絡方式
Email: julie.sun@bioeconomy.twTEL: 02-23711288 ext.2209 Mobile: 0921614788
地址:台北市忠孝西路1段80號22樓2209室
現職
台灣經濟研究社 社長 兼 永續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22~)台灣經濟研究院 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主任 (2007~2022)
台灣經濟研究院 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 (2003~2022)
『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總編輯 (2007~)
學歷
英國劍橋大學 管理學院 博士 (2005)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研究所 碩士 (1992)
國立台北大學(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學系 學士 (1990)
專業證照
國際評價專家專業認證 (ICVS, International Certified Valuation Specialist, 2020~)經歷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2009~) 兼 研究七所所長 (2019~2021)國際評價專業協會會員(IACV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Valuation Specialists, 2020~)
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第八屆常務理事、AI暨ESG委員會主委(2024~)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Biomimicry Taiwan首兩屆理事長(2014~2020)、常務理事(
行政院國家金融安定基金管理委員會第11、12屆委員(2020~2024)
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20~2023)
中華開發生醫貳基金投資決策委員 (2020~)
經濟部生技新藥公司發行認股權憑證審查會議執行委員(2020~2023)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維護工作執行機構委辦計畫審議委員 (2022~2025)
衛生福利部中藥藥事諮議小組產業與人才分組委員 (2022~2023)
東海大學第35屆董事 (2022~)
國立臺灣大學 科技政策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會委員(2019~)
經濟部市場性意見書常務評估委員(2019~2021)
台杉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18~2021)
中華民國西班牙舞蹈協會第五屆理事長 (2018~2022)及第三、四屆理事 (2009~2018)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創業天使計畫審議委員會生醫與醫療組審議委員 (2017~2021)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及自然資源學院國際農業碩士學位學程兼任教授級專業人員 (2017)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推動原住民族友善耕作加值推廣計畫訪視、審查委員 (2016~2019)
經濟部無形資產評價能力鑑定委員會專業委員 (2016~2021)
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i2C-新藥開發商業育成整合平台CEO Club委員 (2015)
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公股股權代表-中華開發生醫創投公司董事 (2014~2020)
教育部高教司分組課程分流計畫、產學合作培育研發菁英計畫審查委員(2014, 2015)
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審議委員會外部委員 (2014, 2016)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兼任副教授 (2013~)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兼任副教授 (2010~2013)
中華無形資產暨企業評價協會第四至七屆監事 (2012~2024)
工業技術研究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TRI IEK)「產業與管理論壇」 (TSSCI期刊)審查委員(2011~)
國家型奈米科技橋接計畫諮議委員會議委員(2012)
中醫藥委員會102年度「推動中醫藥醫療產業創新研究類」研究計畫審查委員(2012, 2013)
國立臺灣大學 科技政策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兼任研究員 (2012)
教育部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評審委員(2012)
國際學術期刊審查委員Reviewer,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0~)、Research Policy (2012)
交通部交通科技管理策略規劃研究計畫審查委員 (2010)
教育部推廣教育產業學程審查委員 (2010)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政府與公共事務」EMPA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口試委員 (2009~)
『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發展方案』策略規劃組委員(2009~2013)
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精算小組第七至九屆委員 (2008~2012)
『前瞻社』社務委員(2009~)
盛弘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09~)、永續發展委員會主委(2024~)
敏成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2012~2015)
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研發成果篩選與商業化計畫』技術審查委員 (2009)
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補助計畫審查委員 (2006~)
劍橋大學台灣校友會第一屆理事 (2007~2010)
『台灣農業生技產業發展策略會議』核心專家 (2006)
『全球生技產業趨勢分析–代表性個案研究』主編 (2006~2009)
台灣亞太產業分析專業協進會(APIAA) 認證考試命題委員 (2005, 2015)
公營事業機構移轉民營檔案訪查徵集工作小組委員(2005)
經濟部政策專題研究、列管研究計畫評審委員(2005~)
『南港生技育成中心』特約進駐審查委員 (2004~)
台經月刊資深編輯 (2003~2021)
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2003~2008)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四所、研究三所、國際處、院長室助理研究員 (1993-2002)
孫智麗:ECFA中斷影響不小 應和平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3-12-28 00:30:39
https://hk.crntt.com/doc/1068/4/4/4/106844409.html?coluid=93&kindid=20931&docid=106844409?
孫智麗,英國劍橋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歷任台灣經濟研究院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主任、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七所長、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總編輯、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台灣民眾黨籍,現以無黨籍參選台北市第五選區(萬華、北中正)的“立委”候選人。 孫智麗表示,大陸禁止12項石化項目比例雖低,但這是形式上的示警,其實從ECFA早收清單來講,石化還有70項、機械108項、汽車運輸零組件50項存在,不過若ECFA全數終止,當然影響不小。 <nextpage> 孫智麗出具政府公開資料顯示,中美對峙後,民進黨政府在對大陸、香港的出口貿易逐年縮減,過去貿易依存超過40%,去年則來到38.8%,今年最新統計下降到34.6%,每年出口大陸、香港的金額仍達1000多億元美金;而民進黨政府對美國、歐洲、東協的出口則逐年上升,從去年對美國出口15.7%到今年提高至17.4%,對歐洲從去年8.6%到今年12%,對東協從去年16.8%到今年17.6%。 孫智麗說,民進黨為“去中化”,降低對大陸的貿易依存度,但比例仍是占最高,還是超過3成,ECFA若要中斷,還是會影響傳統產業,而對農產品的影響則不大,因敏感的農產品已被禁止過,零組件的影響大,再加上美國還管制台灣的高科技產品不能去大陸。 孫智麗向中評社說,若民進黨繼續執政,“去中化”的力道會愈來愈大,民進黨除了推新南向政策外,還要推“新東進政策”,之前簽署了台灣英國貿易協定,最新要簽台灣加拿大貿易協定,而台灣美國貿易協定則早簽了,民進黨政府計劃東進,對大陸、香港的貿易依存度要下降到多少?無法預測。 <nextpage> 孫智麗指出,大陸除了可用ECFA的經濟手段制裁台灣外,還可用非經濟手段、軍事手段,只要在台灣的進出口貿易航道上,派軍機、軍艦多繞幾圈,增加貿易的運輸時間成本,生鮮食品就壞掉之類,此類封鎖的情形,勢必影響台灣經濟。 孫智麗強調,兩岸應有良好的互動交流,若能這樣做,ECFA項目不至於被終止掉,還可互相理解,台灣不能放棄大陸市場,當然也要自己變好、變強,不被予取予求,達有效的經濟分散之外,仍要廣結善緣,才有能量與對岸平等談合作,太弱、只想依靠當然是沒籌碼,也不能因害怕戰爭就都配合,要讓自己強壯起來。 孫智麗指出,固然不要為了選舉去挑釁、污名化對岸,若有這種心態,只會讓兩岸加深隔閡、背道而馳,台灣要與世界當好友,兩岸也有共同的祖先,有很深的情感,看在情感的分上,應繼續和平交流,互相理解彼此的制度不同,透過交流來瞭解相互的價值。 孫智麗也提到,當然兩岸若開戰,實力是很懸殊的,俄烏戰爭也是借鏡,給台灣人有所啟示,大家都不願小孩上戰場,因此2024選舉結果相當重要。 |
榮譽
國立台灣大學110學年度兼任教師教學優良獎 (2022)台灣經濟研究院 資深研究人員獎『功在台經』 (2022)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一名 (2018)
國立台灣大學106學年度兼任教師教學優良獎 (2018)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三名 (2017)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二名 (2013)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一名 (2011)
中央社 『2007台灣十大潛力人物』財經企管類得獎人 (2007)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一名 (2006)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一名 (2005)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副研究員級個人獎第一名 (2004)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二名 (2004)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副研究員級個人獎第一名 (2003)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助理研究員級個人獎第一名 (2001)
Overseas Research Student award (ORS) and Cambridge Overseas Trust (1997 – 2000)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專題策劃第二名 (1995)
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系第三名畢業 (1990)
教學經驗
「生醫產業趨勢、市場研究、技術評價、授權策略」相關課程,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訓練課程講師,民國 107年度起。「農業科技管理與產業分析」課程,國立臺灣大學動植物農業產業創新教學推動中心跨領域人才培育課程,民國107、108、109、110年7月。
「生醫產業分析與技術評價」課程,臺北醫學大學事業發展處產學育成營運中心,民國106年9-10月。
「生技產業發展研習班」,經濟部專業人員研究中心,民國103年10月、104年7月、105年7月。
「生物科技管理與產業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民國102年度起。
「生物科技管理專題研討」,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民國99—101年度。
「企業成長策略與實務」,國立臺灣大學進修推廣部管理碩士學分班,民國99年。
「農業生技研發成果評價方法與案例分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AMMOT農業科技跨領域人才培訓-專業進修班,國立政治大學, 民國98、 99年。
「生物科技研發成果商品化策略與產業化實例」,經濟部MMOT跨領域科技研習班,國立政治大學,民國98年6月13日。
「生技新藥產業經濟學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藥學所,民國97—99 學年度。
陽明政大跨領域「生物科技管理學程」專題討論,民國96—99 學年度起。
「生技產業分析」相關課程,財團法人自強工業科學基金會訓練課程講師,民國 92 年 11 月 —12 月、105年度起。
期刊論文
- 「從ESG看企業評價未來的挑戰」,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5卷第12期,民國111年12月。
- 「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發展:以農業保險商品設計為例」(孫智麗、劉依蓁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5卷第12期,民國111年12月。
- 「自然資本評估與生物多樣性相關之經濟政策及衡量工具」(江佳純、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69,民國111年9月。
- 「國際藍色金融工具發展現況與案例介紹」(江佳純、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69,民國111年9月。
- 「氣候變遷農業部門調適追蹤架構與衡量指標」,農業生技產業季刊,69,民國111年9月。
- 「國際塑膠稅發展趨勢與課徵可能性探討」(孫智麗、江佳純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69,民國111年9月。
- 「全球精準健康產業趨勢分析」(孫智麗、譚中岳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68,民國110年12月。
- 「台灣精準醫療發展及分子檢測產業分析」(譚中岳、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68,民國110年12月。
- 「從生態補償論自然保育與維護生物多樣性之商業機制與金融工具」(孫智麗、江佳純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66,民國110年6月。
- 「國際認證制度與標章案例探討-以海洋塑膠廢棄物回收利用為例」(江佳純、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66,民國110年6月。
- 「2020台灣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認知與態度調查分析」(孫智麗、李佳玲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64,民國110年3月。
- 「我國民眾對新興精準育種技術認知調查分析」(孫智麗、李佳玲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63,民國110年3月。
- 「氣候變遷農業調適追蹤架構建置與推動效益案例評估」(孫智麗、江佳純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61,民國109年3月。
- 「從國家創新系統與總要素生產力論農業科技國際競爭力指標」(孫智麗、余祁暐、魏于翔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61,民國109年3月。
- 「國產農產品消費調查與議題分析」(孫智麗、周孟嫻、魏于翔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59,民國108年9月。
- 「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認知與態度調查統計交叉分析及跨年度比較」(孫智麗、李佳玲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57,民國108年3月。
- 「越南、印尼及印度之傳統醫藥產業現況」(魏于翔、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56,民國107年12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2卷第3期,民國108年3月轉載刊登)
- 「建構食品安全農食鏈體系及區塊鏈技術之應用」(孫智麗、譚中岳、魏于翔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55,民國107年9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2卷第3期,民國108年3月轉載刊登)
- 「新生物經濟時代之科技前瞻與國際合作參與途徑-台灣國家隊(Taiwan BioGenome Project)籌組倡議」(孫智麗、江佳純、趙淑妙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55,民國107年9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2卷第3期,民國108年3月轉載刊登)
- 「科技前瞻與策略規劃:以2025台灣農業科技前瞻為例」,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53,民國107年3月。
- 「我國農業社會企業發展的影響與價值創造」,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53,民國107年3月
- 「從食品安全論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策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40卷第3期,民國106年3月。(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50、食品資訊第283期轉載引用)
- 「全球抗老化機能性產品產業分析發展策略」(陳枻廷、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7,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5年9月出版。
- 「全球抗憂鬱及視力保健機能性產品產業分析及發展策略」(李盼、張羽萱、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7,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5年9月出版。
- 「全球外用機能性產品產業分析及發展策略」(劉依蓁、魏于翔、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7,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5年9月出版。
- 「我國農業社會企業相關輔導措施及與策略規劃建議」,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9卷第3期,民國105年3月。(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6轉載引用)
- 「我國農業社會企業案例分析與現況調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9卷第3期,民國105年3月。(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6轉載引用)
- 「全球社會企業之發展現況與各國相關政策分析」(孫智麗、周孟嫻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9卷第3期,民國105年3月。(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6轉載引用)
- 「前瞻生物經濟發展之國際趨勢與科技政策」,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4,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4年12月出版。
- 「生物科技研發成果之技術評價方法」,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4,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4年12月出版。
- 「全球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契機」,屏東農業產業發展藍皮書,民國104年7月出版。
- 「我國稻米科技前瞻發展規劃」(孫智麗、劉依蓁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2,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4年6月出版。
- 「從全球水果消費及生產趨勢觀察論價值鏈整合之產業化與國際化發展策略」(孫智麗、楊玉婷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1,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4年3月出版。
- 「因應經貿自由化從生產面與消費面論糧食安全之農業發展戰略」(孫智麗、周孟嫻、楊玉婷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8卷第3期,民國104年3月。
- 「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下之科技發展規劃-論科技前瞻與決策支援系統」,前瞻科技與管理,第4卷第1期,民國103年5月出版。
- 「植物種苗智慧財產權之授權與商業化策略」(孫智麗、周孟嫻、楊玉婷、劉依蓁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37,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3年3月出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8卷第3期,民國104年3月轉載刊登)
- 「基改食品標示制度對經濟及產業之影響評估」(余祁暐、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0,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3年12月出版。
- 「我國石斑魚消費者調查及內需市場研究」(林彥宏、余祁暐、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40,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3年12月出版。
- 「消費者對於基改食品認知與態度之跨國比較」,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36,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2年12月出版。
- 「從價值鏈觀點看農業產業化發展之整合策略」,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35,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2年11月出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7卷第3期,民國103年3月轉載刊登)
- 「生技研發成果智慧財產評價方法」,環球生技月刊,民國102年10月出版。
- 「社會企業之組織型態與發展模式-從我國農企業案例看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孫智麗、劉依蓁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3期,民國102年3月。(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33、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出版社會企業主題論文集二輯轉載引用)
- 「從『開放式創新』觀點分析農業價值鏈整合發展之國際成功案例」(孫智麗、余祁暐、楊玉婷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3期,民國102年3月。
- 「挪威鮭魚產業化與國際化發展策略」(朱鴻鈞、孫智麗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6卷第3期,民國102年3月 。
- “Taiw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oresight 2025”, European Foresight Platform (EFP) Brief No. 229, December 2012.
- 「紐西蘭乳品產業國際化策略」(孫智麗、陳政忻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31,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1年12月出版。
- 「挪威鮭魚產業發展策略」(朱鴻鈞、陳政忻、余祁暐、孫智麗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31,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1年12月出版。
- “Shaping the future for agriculture in Taiwan”, Foresight Breakout Session of Glob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for Development (GCARD 2012)Brief No. 20, July 2012.
- 「從Open Innovation觀點建立農業品牌與營運模式:產業聯盟與整合型農企業案例分析」(孫智麗、楊玉婷、陳政忻、朱鴻鈞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30,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1年7月出版。
- 「審視科技預算的執行效率與分配合理性」,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5卷第5期,民國101年5月。(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29,同步刊登)
- 「因應人口結構變遷下之科技發展規劃-論科技前瞻與決策支援系統」,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5卷第3期,民國101年3月。
- 「消費者對於基改食品之認知與態度」(孫智麗、劉翠玲、朱鴻鈞、許嘉伊、楊玉婷合著),農業生技產業季刊,No.27,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0年12月出版。
- 「科技前瞻與政策形成機制:以農業科技前瞻為例」(柯承恩、孫智麗、吳學良、黃奕儒、鄒篪生合著),管理科技學刊,第16卷第3期,民國100年3月。
- 「2025台灣農業科技前瞻之發展議題分析」(孫智麗.李宜映.黃奕儒.李秉璋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4卷第3期,民國100年3月。
- 「從法國農業前瞻看2050全球農業發展」(黃奕儒、孫智麗、鄒篪生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4卷第3期,民國100年3月。
- 「前瞻生物經濟Bio-Economy 2030政策意涵」,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3卷第3期,民國99年3月。
- 「國家型科技計畫績效評估與效率分析」(孫智麗、黃奕儒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2卷第12期,民國98年12月。
- 「由各國科技前瞻執行經驗提出我國農業科技前瞻發展規劃」(鄒篪生、孫智麗、李宜映合著),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2卷第12期,民國98年12月。
- “A Survey of Technology Forecasting for Taiwan 2020—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xperts’ Opinions Concern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Socioeconomic Needs”, Sci-Tech Policy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cember 2008.
- 「 前瞻2020台灣重要科技發展—新興科技前瞻與社會經濟需求專家意見量化統計分析」,科技發展政策報導,民國97年11月出版。
- .「 因應生物經濟( Bio-Economy )時代來臨 – 全球生技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 」, 全球工商,596 期, 2007 年 11 月出版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玉山科技月刊 轉載, Vol.72 , 2007.11. )
- 「 我國消費者對基因改造食品認知程度與接受度之調查分析 」( 孫智麗、 許嘉伊 、 劉翠玲 合著),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30 卷第 10 期,民 國 96 年 10 月。 ( 農業生技產業季刊 , No.11 ,同步刊登 )
- 「台灣醫療產業發展關鍵因素與趨勢分析」 ( 孫智麗、李卓倫合著),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30 卷第 5 期,民國 96 年 5 月。(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玉山科技月刊 轉載, Vol.64 , 2007.3. )
- 「 『 敏感科學技術保護法』對於高科技公司與赴大陸投資設廠影響之調查分析 」 , 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民國 95 年 8月。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玉山科技月刊 轉載, Vol.65 , 2007.4.
- 「 因應生物經濟時代來臨之科技發展戰略 」 ,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9 卷第 3 期,民國 95 年 3 月 (日本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轉載翻譯日文,刊登交流期刊,No.761, 2006.9.30. ) 。
- 「食品標識的價值-從消費者願付價格與行為調查剖析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8 卷第 12 期,民國 94 年 12 月。 (97.4.3更新)
- 「台灣農業生技產業規劃分析與發展策略」(孫智麗、鄒篪生、張燕妮、林衛理合著), 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民國 94 年 8 月出版。
- 「台灣醫療產業結構與發展趨勢」(黃雅琳、 孫智麗 合著),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8 卷第 2 期,民國 94 年 2 月。
- 「台灣農業生技發展重點項目之規劃分析」(張燕妮、孫智麗合著),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8 卷第 2 期,民國 94 年 2 月。
- 「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績效變化之研究」(吳學良、孫智麗、洪德生、李清松合著), 台灣銀行季刊 ,第 55 卷第 2 期,民國 93 年 6 月。
- 「台灣生技廠商之創新型態與成效」,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7 卷第 2 期,民國 93 年 2 月。 (日本財團法人交流協會轉載翻譯日文,刊登交流期刊, No.707 , 2004.4.30. )
- 「台灣生技產業 研發成果進行 技術移轉所面臨的問題」 ,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7 卷第 2 期, 民國 93 年 2 月。
- 「生技醫藥產業之技術創新模型」 (孫智麗、 劉欣怡 合著),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7 卷第 2 期, 民國 93 年 2 月。
-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現況與產業創新策略」, 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 ,民國 92 年 9 月出版。
- 「民營化是否能改善績效?從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前後績效變化之研究談起」,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6 卷第 5 期,民國 92 年 5 月。
- 「我國生物科技人力供需現況」, 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民國 92 年 3 月出版。(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技創業管理教戰首策,民國93年4月轉
載引用。) - 「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與前景」, 萬國法律 , 民國 91 年 8 月出版。 (香港 Law and Economics 期刊轉載引用。)(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
,台灣生醫趨勢年鑑綜覽,民國91年12月轉載引用。) - 「 師法生技先驅致勝寶典,擘劃綠色矽島發展策略」,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5 卷第 3 期,民國 91 年 3 月。
- 「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與展望」, 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 民國 91 年 1 月出版。
- 「台灣生技之國家創新系統與產業發展概況」,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4 卷第 12 期,民國 90 年 12 月。
- 「知識經濟時代下新興產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模式—以英美藥品開發為例」,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24 卷第 2 期,民國 90 年 2 月。
- 「國家創新系統—知識經濟體系下創新政策的新思維」, APEC Review 第六期,民國 89 年 12 月。
- 「國際策略聯盟赴大陸投資之總體意涵」,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18 卷第 8 期,民國 84 年 8 月。
- 「我國醫療器材業競爭情勢分析」,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17 卷第 10 期,民國 83 年 10 月。
- 「日本醫療器材市場概況與發展趨勢」,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17 卷第 7 期,民國 83 年 7 月。
- 「世界製藥工業之市場概況」,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 17 卷第 1 期,民國 83 年 1 月。
- 「政黨比例代表制下選舉經費之均衡分析」,(宋玉生、孫智麗合著), 經濟論文叢刊 ,第 21 輯第 2 期,民國 82 年 6 月 (TSCI) 。
專書及論文
- “Taiw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Foresight 2025”, Kobe University Global-link Forum, Dec. 2015
- Bioeconomy 2020: 因應生物經濟時代之科技前瞻與產業趨勢,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4年10月出版。
- 「社會企業與農業產業化發展之策略規劃」(孫智麗、周孟嫻合著),Bioeconomy 2020: 因應生物經濟時代之科技前瞻與產業趨勢,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4年10月出版。
- 「提升我國糧食自給率之潛力農產品發展策略」(周孟嫻、孫智麗合著),因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之農業創新研究103年度成果發表暨研討會論文集,民國104年10月出版。
- 「從全球水果消費及生產趨勢觀察論價值鏈整合之產業化與國際化發展策略」(孫智麗、楊玉婷合著),臺灣溫帶果樹產業優勢及未來發展策略研討會論文集,民國104年10月出版。
- 建構『三農三生』新價值鏈II-從產業價值鍵觀點思考我國農業發展策略,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3年5月出版。
- 建構『三農三生』新價值鏈-從「開放式創新」與「社會企業」看農業產業化發展策略,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102年4月出版。
- 「前瞻台灣生物科技未來發展趨勢與政策建議」,2010年版厚生白皮書,民國99年9月。
- “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Taiwan’s Biotechnology Industry ” ,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2005). Summary, Chapter1, Chapter2, Chapter3, Chapter4, Chapter5, Chapter6, Appendix 1, Appendix 2, Appendix 3.
- 2004 台灣生技產業實況 , 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 93 年 7 月出版。
- 建構知識經濟運作之創新系統 — 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與策略 (二版), 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 92 年 7 月出版。
- 2003 年台灣生技產業實況 , 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 92 年 7 月出版。
- 2002 年台灣生技產業實況 , 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 91 年 8 月出版。
- 建構知識經濟運作之創新系統 — 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與策略 , 台灣經濟研究院,民國 90 年 12 月出版。
- “Emerging Pattern of Drug Innovation :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the Academic to the Industry in Research-based Industri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Unpublished Ph.D. first year report (1999).
- “Reexamine Export-Led Growth Hypothesis for Taiwan ”, Unpublished MPhil dissertation (1998).
- 政黨比例代表制:確定性與機率性投票模型分析政黨競選經費 ,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宋玉生 博士指導),民國 81 年 6 月。
工商時報 紀錄 張海琦

台經社社長孫智麗
中草藥市場規模趨勢顯現成長潛力。據Persistent Market Research報告,全球中草藥市場預計2033年達到將近5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5.1%,成長力道超出產業平均水準。
台灣中草藥產業因COVID-19疫情而獲難得的機遇。清冠一號在疫情期間展現顯著的療效,對輕中症病患的轉重症率降低了八成,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則減少了一半。在公費推動下,當年中醫利用率提升一半以上,國內超過183萬人次使用,加上國外使用人數累積超過400萬的人體經驗,今(2024)年順利取得藥證。此方劑獲得國內多項獎項,外銷至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清冠一號的成功促使台灣中草藥產業的產值在2022年衝上百億台幣的規模。
在逾八成中草藥仰賴進口現況下,隨國內外需求的增加,如何確保藥材的供應變得尤為重要。如果要出口擴張得要先做好進口替代,以生物科技來鑑定及選育適合在地生產的中草藥品種,未來在不利糧食作物生產的土地上、擴大中草藥種植面積,利用ICT、IoT、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以精準農業與智慧栽種技術建立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增加符合成分規格的中草藥產量,如此一來供應國內部分藥材需求,還可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繼清冠一號的成功後,期許台灣積極研究找出其他醫療潛力的中草藥,開發出能夠滿足全球需求的新藥方,再次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
孫智麗,英國劍橋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歷任台灣經濟研究院智慧財產評價服務中心主任、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七所長、台大生物科技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富邦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總編輯、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曾是2020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第11名,現仍有民眾黨籍,以無黨籍參選台北市第五選區(萬華、北中正)“立委”候選人。 孫智麗表示,藍白合破局後,民眾黨在一些媒體民調數據上,的確有點下滑,但民眾黨先後在台南、桃園、高雄等地造勢,卻有可動員上萬名支持者的實力,靠的是一群支持民眾黨的年輕人,國民黨雖也很努力爭取青年票,但與民眾黨相比還是很難。 孫智麗說,2020大選,年輕人是都投給民進黨蔡英文,2024蔡英文的一些年輕票並沒有轉嫁到賴清德這,當然賴清德找來副手蕭美琴,有增加點年輕票,不過民眾黨柯文哲這邊還是很多。 孫智麗指出,台灣想維持民主自由,大多數都不希望戰爭,仍有人對大選處觀望狀態,民眾黨還是有機會將民調支持度拉回到20至25%,可是在非綠沒整合下,民進黨仍占多數,支持度在35至40%間,至於國民黨,則是有很多支持者非常不高興藍白合破局。 孫智麗強調,由於賴蕭配對大陸有對抗形象,很多人都擔心兩岸發生戰爭風險,害怕戰爭的人不會挺賴蕭配,最後就看這些票是投藍多、還是投白?國民黨內部也有些問題,所以有些支持者是有跑到民眾黨這,藍白是競爭同票源,而民進黨支持者本就不會流到民眾黨這,白要挖淺綠,還要更努力,但還是不如搶藍的票容易,因此柯文哲如今主攻藍的。 孫智麗參選的中正萬華區“立委”選舉,候選人高達10人,主要候選人為國民黨鍾小平、民進黨吳沛憶、民眾黨禮讓的無黨籍于美人,再加上保有民眾黨籍、卻以無黨籍參選的孫智麗。 孫智麗向中評社說,大家聚焦2024大選,“立委”選舉則是較冷,而她參選的中正萬華區,對手國民黨鍾小平本應是支持度最高的,可是藍營內部卻有分裂,所以有票跑到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黃珊珊所支持的無黨籍于美人,民進黨則顯得團結一致挺吳沛憶,處於三足鼎立狀態。 對於未受到民眾黨推薦,台北市黨部主委林國成僅表達祝福,而孫智麗又為何堅持參選?孫智麗坦言,原先民眾黨在2024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名單中,有規劃考量納入她,但結果並沒有,而她在台北市城中區(中正、萬華區前身)住了50幾年,想透過這次選舉增加歷練、提高知名度,所以決定以無黨籍參選,加上民眾黨在這區沒有推派人選,于美人只是黃珊珊支持的,她還是保有民眾黨籍,出去跑行程仍戴有民眾黨LOGO的帽子、文宣等。 孫智麗說,她曉得在跑基層過程中,非藍非綠的支持者會抱怨為何要推于美人與她2人?但她仍想以這次選舉來歷練自己,學習從政,這也是台灣的民主參選制度,當然于美人在黃珊珊競選2022台北市長選舉時幫很多忙,黃珊珊支持于美人參選,于也是她敬仰的主持界前輩,不過她也有自己的專長,包括對產業經濟、環境衛生、食安醫療、健康照顧、生物科技的專業,她也發現中正萬華區的沉痾老問題,會比于美人了解得廣,她與于其實都沒有政黨的奧援,她此次選舉都靠自己,就各自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