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希腊,然后是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甚至德国等国每况愈下的经济运转状况,导致许多国家,无论贫富,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失望并开始寻求新的经济模式。即使经济状况好于欧洲和日本、金融市场占世界主导地位的美国,虽然继续被一些人/国家视为明星,其公民却对自己的未来与欧洲人一样悲观(下图 U.S.News/THE ORACLE)。只有略多于三分之一的美国人相信他们会比父母更富有。即使美国政府为国民建立了越来越慷慨的安全网,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比例仍呈下降趋势 - 有70%的美国人表示,国家的国民保障体系“需要重大改革或完全废除”,年轻一代尤其对现存体系感到沮丧。30岁以下的美国人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比对资本主义的看法更为积极。
瑞士模式
丹麦、挪威和瑞典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经济治理,经常被美国进步人士奉为圭臬。这些国家与美国一样富裕,但财富分配更平等,并为所有人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和免费大学。但鲜有左翼政治家提及的瑞士,其实比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社会民主国家富裕得多,而且同样公平(下图 EnQuoted/WHYSWITZERLAND)。瑞士的经济规模为7,000亿美元,大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任何国家。瑞士政府为公民提供的福利同样全面,政府更精简,税收更低,金融稳定性也高于北欧社会民主国家,却并为像北欧社会民主国家那样在最近几年面临几次金融危机。瑞士的平均收入较高,收入平等程度已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当。瑞士家庭的平均财富为685,000美元,是北欧平均水平的两倍。瑞士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通常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美好生活指数中名列前五。而且,瑞士以令人惊讶的精简政府实现了所有这些目标:公共支出占GDP的35%,而瑞典则为 55%。
瑞士经济就像其联邦政治体系一样分散。该国许多最具代表性的出口产品都来自各省:瑞士军刀产自施维茨,手表产自伯尔尼,奶酪产自弗里堡。小公司是经济的支柱,占就业岗位总数的三分之二。只有六分之一的瑞士人在政府工作,仅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平均水平的一半。瑞士人更愿意工作而不是领取国家福利。在2016年的一次公投中,瑞士选民以压倒性多数否决了每月2,500美元的保障收入,批评者称这是“不劳而获的钱”。
在过去十年中,大多数富裕国家在全球出口收入中的份额下降,但瑞士的份额却继续上升。因此,即使瑞士法郎的升值速度快于任何其他货币,其出口仍然蓬勃发展 - 消费者愿意为瑞士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外国资金的流入,对推动瑞士的经济发展不无裨益。当然,瑞士的财政政策并非没有缺陷。过去十年,为了减缓法郎的升值速度,瑞士央行大幅下调了利率。结果是贷款热潮将私人企业和家庭债务推高至GDP的280%,从而增加了未来信贷和银行业危机的风险。
台湾模式
二战后的日本、韩国和台湾被称为“亚洲奇迹”,因为它们比其他穷国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多,并迅速跻身富国/地区行列。这些奇迹是由有能力的政府与工业界合作出口产品所促成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韩国对三星和现代的扶持,如今这两家公司都已成为韩国富可敌国的大型企业。但说到“亚洲奇迹”,就必须提及台湾的经济起飞。与韩国政府全力以赴的扶持几家企业生产销售自有品牌的跨国公司不同,台湾选择专注于发展为外国公司生产零部件的小型企业。近年来,台湾已超越韩国和美国,成为先进计算机芯片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先进计算机芯片是人工智能和其他未来行业的关键基础。直到20世纪70年代,台湾主要出口纺织品和服装。然后,像许多同行一样,台湾开始通过复制西方技术实现经济现代化。1980年,台湾政府借鉴硅谷的经验,开始在全岛建立“科技园区”,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大学校园,以确保区域平衡增长(下图 ResearchGate/CECI)。这些园区成为初创公司的温床,它们从这些大学吸引人才,并利用政府奖金吸引经验丰富的外籍人士回国。其中一些初创公司将发展壮大。
台积电是许多西方政客如今所推崇的产业政策的产物 - 但就张忠谋和台湾而言,这一政策是由一个精简的政府执行的。公共支出徘徊在GDP的20%左右,公共债务在34%左右,每30名工人中只有1名受雇于国家;所有这些都只是其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小部分。通过限制政府作为支出者、债务人、雇主和监管者的角色,台湾创造了一个超额完成任务的经济体。台积电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它有足够的钱收购台湾最优秀的人才,虽然这招到部分人士的批评,认为台积电背离了台湾作为小企业家平等社会的根基。但与杰夫·贝佐斯和埃隆·马斯克等美国科技巨头不同,张忠谋并没有成为公众抗议贫富不均的焦点 - 他的个人净资产大约只有20亿美元。
台湾的风险在于它距中国大陆太近 – 160公里/100英里。美国国防分析人士担心,由于高端芯片制造厂都集中在台湾本岛,台湾极易受到仅100英里外中国大陆的导弹威胁或海上封锁。对于一个相对较小的地区来说,这一直是焦虑的根源。台湾创造了一种商业环境,既能催生出初创公司,也能催生巨头,并产生巨大的财富,而且财富分布相对均匀。台湾的资本主义模式,或许会得到更广泛的研究。
越南的资本主义奇迹
20世纪70年代末毛泽东的继任者放松了国家控制,中国大陆微不足道的私营部门得以发展壮大,其经济发展从此一日千里,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私营经济为城市提供了超过一半的就业岗位,其产出也占中国大陆GDP的一半以上。私营部门帮助北京经济迅速起飞,使中国大陆占世界GDP的份额在几十年间增长了两倍至15%,重新成为全球强国。但2010年代末,北京重新确立了国家控制的“国家资本主义”,使其增长急剧放缓,正在吞噬其经济奇迹。
与中国大陆近年来的蹉跎经济形成对照的,是务实的共产主义政府领导下的越南,学习模仿20年前中国大陆创造奇迹时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正在起飞(下图 Nedium/VnEconomy)。
美国的“资本主义”
瑞士、台湾和越南,以及改革开放至2010年末的中国大陆经济实践表明,给予人们更多的经济自由仍然是人类实现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最大希望。国家无休止的扩张并不是解决二十一世纪危机的可行方案。可以限制国家/政府的权力,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更有的放矢地瞄准公共支出,为人们留下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投资,而不受繁文缛节和政府干预的束缚。
反观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却与有限中央权力小政府的建国理想背道而驰且愈走愈远(下图 MISHTALK/FINANCIAL TIMES)。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通过增加公共债务、每年推出数千项新法规以及通过越来越大规模的救助来应对每一次新危机,联邦和州政府雇员不断膨胀。政府增加了许多社会项目支出,以支持补贴穷人(懒人?)和那些每况愈下的中产阶级(尤其是老年人)。政府同时还实施了金融市场救助计划,主要惠及超级富豪。而这些年龄较大的受惠富豪,往往拥有股票、债券和财产。这种扭曲的资本主义形式被恰当地讽刺为“富人的社会主义”,而美国经济政策的漏洞比“富人的社会主义”的问题要严重得多。
参考资料
Sharma, R. (2024). Where capitalism is working.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capitalism-switzerland-taiwan-vietn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