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来读去,还是来读书《红楼梦》吧(二)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红楼梦》,是道家的,道家,是纯中国的。

中国人在中国活到六十岁的,就都挺道家的。

中国人的三观,最终大都进了道观。

《红楼梦》的思想大纲就是《好了歌》。《好了歌》,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死如灯灭”“吃光用光,身体健康”,即“活在当下”“躺平”“我们就是最后一代”“丁克”“开心就好”。文绉绉的说法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看它高楼起,看它高楼塌”。

这些,很道家。很显然,道家,就是没有道德。

“酒肉穿肠过”,道家齐活;都是红楼一梦;“到了澡堂里,都一个样”; “亦无风雨亦无晴”,“今日有酒今日醉”。

看开些!潇洒些!

地球也就是那么一个点。

这里,就是酒肉和穿肠过。这,就是红楼梦,八十回的或一百二十回的,就是个酒肉穿肠过的过程。

《儒林外史》里见脚头的油灯灭了才咽气的老头,有道德;遗产遗嘱,是道德;信主,道德;今天王剑新闻,广东某市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企业老板因还不清债,跳楼。可谓殉道。

陶渊明,开启躺平模式;苏东坡,想不出比躺平更适宜的境界;八大山人,郑板桥,展览躺平。

民国,林语堂有点道家,不是他滑,而是他笨,苏东坡就把他的思想封顶了。外来思想进入,还奉“道”,有点儿笨”。民国,道家低产。

新社会里,文革中出现逍遥派,道家冒出来了。其实就是躺平。改开三十年后,道家再现,躺平,坐吃,等死。

新社会里的道家,据说有消极反抗的意味。其实,不是消极反抗,而是低级道家。旧时的道家得很有点文化的。能让人说是“清流”“潇洒”,“淡泊”的,学富5+2车才够格。没人说阿Q是道家,汪曾祺那样的都不够,黄永玉,勉勉强强。五零后六零后肚子里那点墨水,哪够得上道?但冠以山人,居士,方士的多起来。比较起来,他们是矮子里拔将军,算是解放后的读书人。和旧时的道家,比不上;但要产生一颗仙心的愿望在“开心就好”“岁月静好”里还是见到一二的。

解放后的社会基本特征是“没想到,文化水平这么低”。在此之下,道高一尺,山人,居士,方士….就几公分身高。

《红楼梦》的道家意味,是天花板级的。外来思想,审美进入之前,它是“两千年换来”的集这里人思想,审美,爬灰,百妇长(近日,徐州市组织部长落马,徐州人称他百妇长),中南海舞会厅旁边休息室,家中搜出一卡车现金…. 大成的中国人全部小机灵,小确幸,小觑觑,小摸摸的什锦大拼盘。

辛亥的武,五四的文,只让道家晃一晃,张爱玲到了美国,想来想去,还是写《红楼梦魇》。《红楼梦》是中国人的罗网,读来读去,还是读《红楼梦》,这说明,在中国活到高中毕业,基本上就走不出红楼梦的哥哥帅,妹妹靓,贪官坏相,清官好感,意淫还是爬灰,出走还是宅男。

中国读书人,几个不是红粉?有网友说“红楼梦是经验文化体系极致的文学作品”,不深度红粉,焉有此识?自己是读到《人间喜剧》之后,才知道《红楼梦》就是那么一回事。

走出大观园的章回,是《红楼梦》里步步惊心的篇页,一下,曹雪芹的笔晃了。道家,如斯。读《对话录》《共产党宣言》《歷史》,《罗马帝国衰亡史》《我的奋斗》《君主论》《荷马史诗》《古埃及民歌》《希腊神话》,法国文学….. 道家,“欺负人的智商啊”的念头,想不产生'都不可能。

說得偏激些,《红楼梦》就是本说清中华民族就是个没有道德的民族的专著。曹雪芹厉害得有点过了,用这里活得最可怜的女人来说这事。这也是附带说明了,曹雪芹也不是个东西。

大观园里,几个女人身体好?女人活不过三十,至清,比比皆是。拿大姨妈没有办法,要了女人的命,曹雪芹写了吗?曹雪芹写的是什么,是不是在拿女人开涮。

几千年的中国文学里,没读过一次对女人大姨妈的关切,这足以使人对这里的文学产生仇恨。读《红楼梦》,一直此恨耿耿。

中国的文学就是建立在没有对女人处理大姨妈困惑一点点关怀的胡扯男欢女爱。

姚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忒忒绿' 的评论 : 一个厕所 ,一个大姨妈,想到后者,写书法就有负耻感,想到前者,怎么抬得起头?
忒忒绿 发表评论于
没有关心厕所的能力,哪有能力关心大姨妈。饥饿的人多谈道佛,如唱好了歌的那个流浪坡脚道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