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印度(6)- 结束在新德里

新德里是我们这次印度之行的最后一站。在过去的十多天里,我们到访了科契,孟买,瓦拉纳西,斋浦尔,阿格拉等地,对印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印度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但目前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改造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此之前,我们对印度之行是怀有抵触心理的。从前和印度人打交道几十年,尽管有几个不错的印度朋友,但无论是印度还是印度人,都没有给我带来好的印象。这次亲自来到印度,走访了印度这么些地方,我觉得从前对印度或印度人的看法还是存在不少偏见的。

从GDP上看,印度是个经济大国,位于世界第五,超过欧洲的英、法、意,但如果看GDP人均,印度是个穷国,在世界上只排名第122,还不如邻近的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虽然穷,但印度人算是人穷志不短的,不像埃及人那样换着花样毫无底线地讨钱。这次来印度,无论是Uber司机,突突车司机,三轮车夫,酒店帮我们拿箱子的工作人员,或者是酒店餐厅酒廊里的工作人员,甚至于景区附近帮我们指路的小商贩,没有一个人向我们讨要过小费,唯一碰到一次讨小费的现象是在斋浦尔的城市皇宫里面。当时本来只想拍一张门口包红头巾的卫兵的照片,没想到这个卫兵走过来主动愿意跟我们合影,结果哪知道拍完照之后向我们讨要小费。相比之下,在埃及,连机场安检的工作人员都在讨小费。美国的小费文化让很多人厌恶,美国没带个好头。

印度的社会对女性是很尊重的。比如,排队买票有妇女的专用窗口,公车上有女乘客专座区域。我们在新德里搭公车,售票员只收了我一个人的钱,女士乘车免费。印度基本上是个世俗化的国家,没有像阿拉伯国家那样对女性有各种禁锢,印度的文明发展还是先进于很多穆斯林国家的。 虽然印度人口众多,但印度人比较守秩序。上车时大家有秩序的排队,进寺庙按次序排队,买东西没见过插队的,基本上没见到过街上互相吵架的。相比之下,在中国,一不留神就被人插队。中国的一代年轻人,搭车时坐在车上心安理得,就没人给边上抱孩子的妈妈让个座。我在印度没看见抱孩子的妈妈在公车上没座位的。

听说过印度发生过不少强奸案,在我的观察中,觉得印度男性并没有那么色,没有像阿拉伯人那样动不动就调戏妇女。印度人在性方面是比较自由开放的,只不过在婚姻上受约束,讲究门当户对等旧理性。包办婚姻也不是件坏事,有时侯是有助于家庭稳定的。

也许是因为印度的基础建设有限,印度的大街上时常看见男的在街边尿尿的。印度人讨价还价也是没底线的,宰人也没商量。当然,你钱多人别傻就行,谁也骗不了你。印度给人的印象就是脏,垃圾遍地。这种情况在大城市似乎会好一些。新德里的大街上还算干净,旧城区简直是脏乱不堪。

本来眼看这次印度之行就快要圆满结束了,但在最后一程乘火车时还是出了差错。事情发生在阿格拉火车站。我们参观完泰姬陵后,下一程应该是从阿格拉乘火车去新德里。我们在酒店叫了Uber,顺利到了火车站。根据屏幕显示的信息,我们找到了站台。因为时间还早,我们就没太留意事态动向。快到上车的时候,一列火车进到我们应该上车的站台,但这趟车不是去新德里的。广播当时一直在通知,我开始没留意广播里说什么,以为是我们的车晚点了什么的。当我们等到停在我们上车站台的车离开后,以为我们的车快进站了。结果没想到我们应该上的车临时换了站台,就在我们身后。等我们意识到的时候,火车已经从我们背后的站台开走了。一时间不知所措,是去改票呢,还是在站外包辆车去新德里呢?当时赶紧查了一下,去新德里的火车还挺多,所以,我们决定试着上下一班车,因为要去换票买下一班车,还不知道等到哪天才有票呢,印度的火车票不好买。等了一会儿,一列火车进站,看到一群人扑了上去,大家都想挤上车,估计这些人都是因为临时换站台误了上一班火车的人。看到这种情形,我们只好再等下一班。当我们等到下一班去新德里的火车时,人没有那么多了。我们上了一节二等车厢,位置都被占满了。乘务员查票,我们解释说明了误车的情况,乘务员并没有让我们额外补钱,帮我们安排到了一个两个车厢之间乘务员用的地方坐下。虽然不怎么舒服,但我们还是坚持了近四个小时,坐到了新德里。从这点上看,印度人还是很通情达理的,我当时担心乘务员会把我们赶下车。

新德里毕竟是印度的首都,城市建设比其他城市要好得多。我们参观了印度门,胡马雍的陵墓,德里红堡,一个清真寺,一个锡克教寺院。荷花寺是巴哈伊教堂,离市区较远,我们宁可在酒店休息喝下午茶。

印度之行终于在新德里结束,最后再问自己一遍。

印度值不值的来?绝对值得!

对印度的感觉怎么样?超出预期。

今后还会再来印度吗?没必要不会再来。

印度门(India Gate)是新德里的象征性建筑,是为纪念印度阵亡将士而建。孟买也建有一个类似的结构。





位于德里的莫卧儿第二代皇帝胡马雍(Humayun)的陵墓建于1558年。胡马雍皇帝因意外事故驾崩,其遗孀亲自出马,游说当时著名的波斯设计师帮助建造了胡马雍陵墓。泰姬陵的建造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建筑风格的影响。













德里红堡(Red Fort)是一座莫卧儿皇宫,建于1639年。由沙贾汗从阿格拉迁都至德里时兴建。德里红堡和阿格拉城堡有许多相似之处。沙拉汗在阿格拉于同一个时期建造了泰姬陵。





Meena Bazaar小商品市场



Jama Masjid 是一座莫卧儿风格的清真寺





后面是一座印度教寺庙 Gauri shankar temple



德里最大的锡克教寺庙(Gurdwara Bangla Sahib)



新德里的酒店



行政酒廊白天还有下午茶





早餐有mimosa(含酒精),这是难得的。



Dosa,Smoothie等



印度餐看上去不怎么样,很多人不吃印度餐,但我觉得印度餐非常进味。



酒店顶楼上看到的新德里





上一篇:去印度(5)- 乘火车去泰姬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