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的隐形实力,配套?

这张表来自网上,不识来源,不知真假。但印象很深刻的是parts sourcing,差别很大。

不知道这是否确切就是做生意的朋友们,常跟我提起的配套能力。

他们时常说起国内的经营环境里最舒服的就是配套,缺个什么零部件,在群里、网上、圈子里一吆喝,很快就有人应答,规格齐全、质量过得去、种类繁多,还有意外惊喜,对工艺会有启发性。

我推测1900-2000年代的美国,应该也是这样的舒服状态,并且应该更好。不仅仅是工业领域,而且蔓延在科研、金融等相关连的重要部门。一国经济,只要规模够大,人才够多,脑筋够活,就养得起很多犄角旮旯的零部件及其微小无名的交易市场,凭着小部件大规模的销量,或者稀罕物的高利润,能活得很好。

曾几何时,由于成本问题、工会或者还有别的重要原因,至少美国普通制造业的配套能力下降了,被中国超越了。就没那么舒服了,看别人舒服起来,就更不舒服了。

但那是什么呢?耐琢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