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人惊呼:“天塌了!”,特朗普宣布全面征收关税,外贸人如何应对?
此外,特朗普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0时01分生效。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
(图源:视觉中国)
特朗普的政策将对除符合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美墨加协定》(USMCA)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之外的所有国家的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不符合规定的商品将继续按25%的税率征收)。
对等关税:
特朗普展示了一张标注“对等关税”的大幅表牌,写有美国计划对哪些贸易伙伴征税以及征多少关税。其中,美国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20%的对等关税,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对韩国实施25%的对等关税,对日本实施24%的对等关税,对印尼实施32%的对等关税,对泰国实施36%的对等关税。
汽车关税:
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对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从美国东部时间午夜起生效。汽车关税将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
供应链成本飙升、订单下滑
转口贸易亦不容乐观
彭博社预测,此轮美国加征关税将使全球供应链成本整体上升 40%,中国跨境商家的美国客户下单将更加谨慎,订单量可能下滑 15% - 30%。
新关税政策实施后,车企为维持利润,将关税成本转嫁到车价上,使得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家庭购车预算大幅超支,不少消费者只能无奈放弃购车计划或转向二手车市场。
政策存反转可能?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表示,加政府将研究如何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他认为,美国加征汽车关税是对加拿大和加拿大工人的“直接攻击”,两国关系“正在破裂”。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声明,称美国决定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令她“深感遗憾”。汽车产业是提升创新、竞争力和高质量就业的产业,欧美双方供应链已深度融合,“关税对企业不利,对消费者更不利”。她表示,欧盟坚持通过协商解决分歧,同时确保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①产品范围与营收影响:
不同企业出口产品各异,受关税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此前加征关税,部分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企业表示,美国加征关税涉及公司近 30% 的产品,公司营收下滑 15% - 20%。而一些服装出口企业,受波及产品范围在 10% 左右,但由于服装行业利润微薄,此次加征或将对公司营收造成更大冲击。
②价格竞争力与市场份额:
加征关税无疑会使产品在美国市场价格上升,削弱其价格竞争力。部分企业担心,市场份额可能会被其他未受关税影响国家的同类产品抢占。例如,原本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中国电子产品,可能会因关税导致价格劣势。
③产业链上下游影响:
从产业链角度看,加征关税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上游供应商面临订单减少的困境,部分中小供应商甚至可能因资金周转问题倒闭。下游客户则需承受更高的采购成本,一些客户为降低成本,开始寻求其他替代供应商。
④转口贸易影响:
转口贸易深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导致货物在中转环节手续愈发繁琐,物流成本大幅攀升,致使部分客户取消转口贸易订单;另一方面,美国持续强化对转口贸易的监管,严查货物原产地,一旦发现违规操作,企业将面临高额罚款,遭受重大损失。
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这一影响尤为突出。此次美国宣布对东南亚多个国家征收 “对等关税”,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国分别面临 46%、36%、32%、24% 和 49% 的高额关税。这使得原本经这些国家转口的贸易成本急剧增加,转口贸易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此前,美国还对东南亚国家特定产品加征关税。2024 年 11 月 29 日,美国贸易官员宣布对泰国等东盟 4 国的太阳能板征收新一轮进口税。这一举措导致相关产品在转口时不仅手续更加复杂,还要额外缴纳高额关税,部分从事太阳能板转口贸易的企业订单量大幅下滑。不仅如此,美国针对中国通过东南亚转口的部分产品开展调查,2025 年 2 月 21 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初步裁决,认定中国通过马来西亚转口加工的谷氨酸钠规避了自 2015 年起对华实施的反倾销税,要求对相关产品征收 56.54% 的保证金,严重打击了该类产品转口贸易的积极性。
在此背景下,东南亚转口贸易市场风险显著增加,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幅上升,从事转口贸易的企业生存愈发艰难。
外贸企业有何应对措施?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对转口贸易的冲击,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应对策略。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与中转地合作伙伴的沟通,优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例如,提前规划货物运输路线,选择更为便捷、成本更低的中转港口。另一方面,企业需严格遵守各国关于原产地规则的规定,确保货物来源、加工等环节符合要求,避免因违规操作遭受处罚。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与美国客户沟通,寻求双方认可的解决方案,比如协商分担因转口贸易成本增加带来的费用 。
②制定应对方案:
多数企业已制定应对方案,部分企业选择与客户协商共同分担关税成本,部分企业则尝试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以消化关税压力。少数企业在评估后,适度提高了产品价格,但也担忧这会影响产品竞争力。
③沿用与调整经验:
在过去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如拓展多元化市场、加强研发创新、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此次,企业在沿用这些经验的同时,也做出了新的调整。例如,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加强与国内供应商的合作,构建更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④行业格局变化与定位:
专家们认为,美国加征关税将促使行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外贸企业要在新的格局中找准定位,就需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向高端制造和服务型贸易转型,在新兴市场和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寻求发展机遇。
美国加征关税给全球贸易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各国和外贸企业都需积极应对。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自身竞争力等方式,在这场贸易风暴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全球贸易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