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涨价、关税、国债和第三次世界大战

我命由天不由我?天是什么?我又是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超市涨价、关税、国债和第三次世界大战

那天傍晚,我在超市排队结账,前头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盒鸡蛋、一袋白面,结账时愣了一下:“怎么又涨价了?”

收银员小妹笑着说:“阿姨,这已经是特价了,原价比这还贵。”

老太太低头掏钱,转过身来时和我四目相对,轻轻叹了一口气:“现在这日子,怎么过得越来越像战时了。”

我忽然愣住。

晚上回到家,正巧邻居阿强叔在后院烧柴火煮饭。他是个干了二十年装修的小老板,没什么文化,但脑子很清楚。他看我回来,拍了拍木凳说:“来,坐下喝碗茶,我讲个‘故事’给你听。”

“你看这几年是不是啥都在涨?汽油、鸡蛋、洗发水,连牙签都涨价了。”

我点点头。

“政府说是供应链问题,是国际形势,是通胀。”他说着,搅着茶水,“但我告诉你,其实这锅啊,是美国政府‘借债吃饭’借到撑不住了,想转账到咱们老百姓头上。”

我一愣:“你是说……国债?”

“对!”阿强叔抬眼看着我,“美国现在欠了36万亿的债,相当于我们家背着几十张信用卡,每张都欠爆了,每个月光还利息就快顶上你我一年工资。”

我忍不住问:“那政府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印钱,发新债,加关税。”他笑了,“但这些操作啊,说白了,是拿我们这些老百姓当提款机——关税加了,进口商品贵了,谁买单?是我们。债越高,美元越不稳,就会故意搞点国际危机,吓得全世界都跑回来买美债。”

我点了点头:“这我在新闻上看到过。”

“但你知道这背后最吓人的是什么吗?”他忽然压低声音,“是战争。”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世界,越来越像一锅快烧开的水?”

他把火柴扔进柴堆,火光一跳。

“美国老是说中国是‘对手’,又说是‘挑战’。芯片卡你,贸易卡你,海上军舰围你转,甚至在台湾问题上频频挑事。你以为这只是政治嘴仗?错,这是热战的前奏。”

“为啥?”我问。

“因为只有战争,才能让美国继续发债、继续印钱、继续让美元称王。和平不能帮它解决债务危机,战争可以。就像一栋快塌的老楼,如果不彻底拆了重建,连地基都保不住。”

我倒吸一口凉气。

“加关税,是为了给战争预热。炒民族情绪、找替罪羊。你看,以前说俄罗斯,现在说中国。新闻越演越烈,武器订单越签越多。你以为他们真想赢一场战?不,他们想的是:打一场不死太多人、但能保美元霸权的‘合适的战争’。”

“这不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头?”我问。

“还真有点像。”阿强叔眼神冷峻,“不同的是,这次不是从一颗子弹开始的,而是从一根涨价的黄瓜、一桶涨价的汽油开始的。”

“那你说,我们老百姓该怎么办?”

他轻轻一笑:“你能怎么办?你躲不过、跑不掉。你只能多看、多听、多准备。该囤的囤点,该种菜的种菜,该教孩子独立思考的,早点教。”

他顿了顿,忽然压低声音说:“还要记得,真正让战争不可避免的,不是导弹,而是大多数人的麻木。”

那晚,我回家吃晚饭时,看着桌上一盘青菜和三块肉,忽然想起阿强叔说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突然爆炸,而是悄无声息地,藏在你冰箱的空荡里。”

你以为你躲在和平的城市就安全了?

当国债破表、关税层层、战鼓渐响,

那扇叫“战争”的门,

已经悄悄出现在你家超市的货架之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