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现实意义重大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5044335673737313?id=2309405044335673737313

前一篇我们说过:这些年来,一直有人在伪造二战史,而且是正在进行时。

其实,这些年来,我们对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鸦片战争的印象,也一直被人精心地包装过,导致我们并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真相。

闭关锁国--地地道道的伪概念。

清朝 闭关锁国?事实恰恰相反,清朝一直是在:开门揖盗!

例如,从清朝入主中原开始,国家天文台基本由西洋传教士把握着,直到道光六年(1826年),西洋传教士一直担任清朝国家天文台的最高长官。清朝政府一直聘请洋大人在朝为官,而且是负责科技工作的高级官员。《清史稿职官二》:

初,顺治元年设钦天监,以西人汤若望推算密合,大统、回回两法时刻俱差,令修时宪,领监务。康熙二年,仍属礼部。明年,增置天文科满洲官五人,满员入监自此始。又明年,定满、汉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二人,主簿各一人,满、蒙五官正各二人。雍正三年,实授西人戴进贤监正,去监修名。八年,增置西洋监副一人。乾隆十年,定监副以满、汉、西洋分用。十八年省满、汉各一人,增西洋二人,分左、右。四十四年,更命亲王领之。道光六年,仍定满、汉监正各一人,左、右监副各二人。时西人高拱宸等或归或没,本监已谙西法,遂止外人入官。

这,还不够开放?清廷对外开放的最终结果是:

1.中国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各方面,包括天文学,都被洋大人彻底玩废了。

2.洋教士全面掌握了中国的一切秘密,西方在发动侵华战争时,熟门熟路。

3.洋教士在中国培育出了大批的背弃祖宗的教徒,西方在发动侵华战争时,积极地充当了带路党。

有些现象,十分奇特,令人难以理解。

英国工业革命很厉害--地地道道的伪概念。

平心而论,洋大人在早年撰写的《剑桥中国晚清史》,比国内专家们要实在得多,因为洋大人承认:与中国相比,当时的欧美的产品,毫无竞争力!

1760年以来,外国人通过广州参加中国贸易已经完全有了基础,但是它并不意味着外国对中国的入侵已达到了使欧洲的海上贸易和中国国内的内陆贸易进行接触的程度。的确,后者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上往往超过欧洲的商品。中国从外国得到的是原棉、白银以及通常是销路不佳的毛织品,而输出的则是昂贵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和其他手工业产品。1840年以前,这类贸易在中国国内增长仍然无法统计。

美国的单桅小帆船和纵帆船从努卡特先是运来了人参。1787年后又从那里运来了毛皮。1806年以后,即当美国太平洋西北沿海的海豹和海獭被灭绝时,就从夏威夷和斐济运来檀香木,到1830年这里也被砍伐殆尽。绕道合恩角的美国人也开始在西班牙、美洲出售欧洲货物以换取墨西哥鹰洋,然后将鹰洋运到中国以购买茶叶、丝和瓷器。这使广州贸易一年又增加了两三百万元的现银,从而使美国和中国的贸易额有可能激增。

(不好意思,美国人为了获得中国商品,砍光了檀香山的檀香木。)

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的在外贸上占绝对优势地位:出口的是工业制品,进口的是原材料、白银。

总之,号称纺织业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即便是纺织品也干不过中国。于是,英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一直就是亏亏亏、赤字赤字赤字,从没占过便宜。

正经生意做不过中国,于是,英国人搬出了他们第一个秘密武器、高科技产品:鸦片、毒品--唯一能代表英国商品竞争力的产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