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喀什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因城墙和建筑多用红色黏土建成,素有“红城”之称。这座城市融合了阿拉伯、柏柏尔和安达卢斯文化,古老与现代并存,热情而神秘。马拉喀什最著名的地标是杰马夫纳广场(Jemaa el-Fna),白天是市集,夜晚则变成表演者与美食摊汇聚的热闹舞台,蛇舞、乐手、杂耍应接不暇。老城区麦地那蜿蜒曲折,是购物天堂,藏着无数地毯、香料、铜器和皮革店。城市中还可探访巴伊亚宫、马若雷勒花园、库图比亚清真寺等知名景点。马拉喀什既有东方市集的喧闹魅力,也有法式花园的静谧优雅,是了解摩洛哥文化、建筑与生活方式的绝佳窗口。
杰马夫纳广场(Jemaa el-Fna)
杰马夫纳广场是马拉喀什最具活力的心脏地带,是唯一被同时评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据说这里一千年前就是如此模样。白天,广场上聚集了各式摊贩、果汁摊、舞蛇人和街头艺人,充满生机与热闹。夜幕降临,灯光点亮,香料弥漫,美食摊林立,成为真正的“味觉与视觉盛宴”。鼓声、乐器声与人群交织成独特的节奏,仿佛进入一场永不停歇的狂欢节。此处是马拉喀什人生活的缩影,在这能看到马拉喀什文化的千姿百态。








库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
是这座城市的地标,建于12世纪,采用阿尔摩哈德王朝的建筑风格,以其高达77米的宣礼塔闻名,被誉为“北非最完美的伊斯兰尖塔之一”,它的宣礼塔也被视为马拉喀什的地标和象征。




巴伊亚宫(Palais de la Bahia)
巴伊亚宫位于马拉喀什麦地那旧城中心,是19世纪末为大维齐尔西·穆萨建造的王宫,名字意为“美丽之宫”,象征对宠妾“巴伊亚”的爱。整座宫殿占地约8公顷,共有150多个房间,庭院、凉廊、花园、喷泉交错分布,展现出摩尔式、伊斯兰与摩洛哥工艺的完美融合。
建筑内部以雕刻雪松木梁、彩绘玻璃窗、马赛克瓷砖与大理石地面为特色,工艺精致华丽。最具代表性的庭院四周环绕着贵妇的居所,光影斑驳之间流露出昔日皇室的生活气息。





萨阿迪王朝陵墓(Saadian Tombs)
萨阿迪王朝陵墓位于马拉喀什的卡斯巴清真寺旁,是16世纪萨阿迪王朝的皇家墓地。陵墓最初由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建造,内部装饰精美,采用大理石、雪松木雕和彩色马赛克,展现了当时摩洛哥伊斯兰艺术的巅峰工艺。
墓群由三个主要厅堂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二柱厅”,这里安葬着苏丹及其亲族。17世纪,阿拉维王朝掌权后,为削弱前朝影响,命人将陵墓封闭,并在其周围建起高墙。陵墓就此被世人遗忘,直到1917年法国空军从空中拍摄时意外发现,才重现天日,仿佛一段被时间遗落的宫廷秘史。





马若雷勒花园(Jardin Majorelle)
马若雷勒花园是一座充满异国情调的植物园,由法国画家雅克·马若雷勒(Jacques Majorelle)于1920年代创建。花园以浓郁的“马若雷勒蓝”为主色调,搭配明亮的黄、橙与绿色,营造出独特的视觉盛宴。
花园内栽种了来自五大洲的仙人掌、竹子、棕榈和热带植物,小径幽静、水池倒影、鸟鸣声声,仿佛进入一个远离喧嚣的绿洲。1980年,时尚大师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 Laurent)与伴侣皮埃尔·贝尔热购下并修复花园,使其焕发新生。如今,这里不仅是马拉喀什的网红打卡地,也是艺术与自然完美融合的代表之作,是旅行者心中的一片宁静蓝。








欧里卡山谷(Ourika Valley)
欧里卡山谷位于马拉喀什东南约60公里,是阿特拉斯山脉北麓的一片秀丽山谷,以清新空气、翠绿植被和柏柏尔村落而闻名。此行程饱览了该地区的绿色村庄,果园和植被。欣赏遍布该地区的小柏柏尔村庄的全景,参观柏柏尔故居,并进一步了解柏柏尔文化。 在当地的药草园享用清凉的薄荷茶,坐下来欣赏山谷的壮丽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