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斋杂谈》,替罪羊吴三桂

经济改革结束了中国流血的混乱,但社会依然流泪。守旧的政治体制和激进的经济发展扭曲了社会,撕裂正义。政治改革如天边的惊雷隐隐而来。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努而哈齐,皇太极数十年用兵,却一直如虎狼囿于关外,难以攻破山海关。世传汉奸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从此中国门户大开,清兵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举占据中国数百年。今读清史,乃知吴三桂虽然不冤,但其实不过明朝内政失败的替罪羊。 当时,关外抗清作战连连失利。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被围锦州城久突围不破,其抗清之决心可鉴,作战之勇猛实在可歌可泣。但是,援军洪承畴总督十三万大军皆败,将士或死或降,在东北抗清的明朝将领也只剩下吴三桂一人。此时关外大片土地城池已尽为清军占拒,山海关作为入关的门户已经失去护翼成了一座孤城。如果没有关内援军,其陷落不过是时间问题。更严重的是此时李自成已攻破北京,称帝大顺,崇祯自缢,明朝群龙无首,名存实亡,再难征调支援。大顺军同时进逼山海关。作为明朝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这时孤立无援,内有李自成大顺军进逼,外临清军强敌,实在是内外交困,朝不保夕。他如果不愿为了一个连皇帝都没有了的大明朝战死,那么只有投降。然而,李自成逼死明帝,占据北京,是为明朝国仇和最大的敌人。吴三桂乃应招纳降清军,引清兵剿闯王李自成。清兵在一扫大顺军的同时也占领了北中国。吴三桂于是成为千古罪人。 其实,总兵吴三桂不过为一边将,手中兵马有限,镇守也只是一座山海关,而且山海关在内外大军夹攻之下不过是破在朝夕的危城。大明江山绵延万里,如果不是另有原因,怎么可能因为清军占领山海关而尽失呢?大明一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内政腐败。兵临北京城下,袁崇焕从东北驰援,6000子弟人困马乏缺粮少衣,挡住10万清军在城外鏖战。其忠心竟然还受怀疑,不仅不许进城休整,得不到任何补给,而且最终将袁将军以通敌罪凌迟处死,北京民众受蒙蔽竟然争啖其肉。袁崇焕将军的报国之心可与岳武穆相比。如果不是50年后清史批漏其中反间计,袁将军真的死的不明不白了。他的死就给几年后明朝覆灭种下祸根。后来清兵横扫关外,荡平朝鲜,进逼关外最后一座孤城山海关。各地人民揭竿而起,李自成攻破北京,实在因为明朝朽木难雕,难以苟延残喘。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崇祯自尽,以至于明王朝在大敌当前之时失去领导核心,从此明朝在也没有大规模的抵抗,北京以下清军势如破竹,很多地方兵不血刃。后来南明诸王在江南各立为帝,在抗清的同时却因为正统之争互相猜忌攻伐,最后落得被清军各个击破。这个结果与崇祯之死有直接关系。 倘若明朝自身坚如顽石,始终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能够像袁崇焕在东北剿清那时节节胜利,就不会坐视满人羽翼日丰。大明朝就能不断兴兵支援东北作战,吴三桂及其他抗清将士也不至于走投无路而降。由于吴三桂放弃了入关的最后一个门户,明人便把亡国的罪名全部推咎给他。于是吴三桂成为明朝内政失败以至亡国的替罪羊。可见内政之稳实在是治国之重。后来,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之策原来也是有出处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