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一个甲申年,屈指一算,距离清兵入关正好360年整。与此同时,“清史纂修工程”也开始启动。日前,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一副主任马大正接受了某报记者的采访,他的一个最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观点是:清兵入关也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原话是这样的:“比如清兵入关,我们会站在17世纪40年代的立场,当时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核心来领导,这个统一确实有好处,它随后导致的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可圈可点的。”(见11月8日《新京报》)。
在我看来,马先生的立场与其说是站在“站在17世纪40年代”,倒不如说是站在21世纪。因为清兵入关以后的种种好处,“站在17世纪40年代”是看不出来的。那时看到的只有赤裸裸的侵略、征服、屠杀。明末时中国的人口为1亿左右,到清顺治时又进行了一次人口统计,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其中大部分是在清兵入关之后遭到了屠杀。一个小小的扬州城,就被杀害了80万人。正因为如此惨烈,所以才有了袁崇焕、史可法。如果清兵入关值得肯定的话,那么我们又置袁、史二人于何地?他们难道是阻碍历史进步的跳梁小丑吗?
更糟糕的是,如果马先生的逻辑是成立的,那么以后我们在面临侵略,尤其是比我们发达的强敌的侵略之时,选择抵抗,还是不抵抗?抵抗不仅会流血牺牲,而且还可能失去未来无限丰富的可能性,不是很蠢么?世界面临混乱局面时,“需要一个强大的政治核心来领导”,环顾全球,谁有资格充当这个“政治核心”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它?
就在和清兵入关大致同时,欧洲也发生了一次“入关”: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率军对荷兰进行征服。荷兰无力抵挡,但誓死不降。荷兰人挖开海堤,引大西洋淹没国土,宁将全部财产和家园毁灭,也绝不留给侵略者。按照马先生的观点,荷兰人的行为是无法理解的,难道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都不懂吗?做强大的法国的一个行省不是很好吗?但对荷兰人来说,不愿意被征服就是不愿意被征服,这是不能用“成本/收益”来计算的。
我想,马先生的观点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并且在“清史纂修工程”中占据主流(这从马先生在清史编纂委员会中显赫的地位可以看出来),恐怕和我们这些年来实用主义太过强烈,工具理性压倒了价值理性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为了目的的达成可以选择一切手段。工具理性过于横行,我们就会得出一些很荒诞的结论:如果被征服可以带来一个“可圈可点”的“盛世”的话,那么被征服就是值得的,甚至是受欢迎的。
其实这种争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过。当时有人以明末清初的几个著名汉奸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洪承畴等无缘配享清朝的太庙为例,警告不能“吃里爬外,枪口向内”时,鲁迅先生就很不以为然,他在《“立此存照”(四)》一文中一锤定音:“因为卫国和经商不同,值得与否,并不是第一着也”。
要而言之,清史当然要修,但在修之前,对价值观进行一番清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不知马先生以为然否?(中国青年报 郭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