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位于北非西北角,是离欧洲大陆最近的非洲国家,与西班牙隔海相望,两岸相隔的直布罗陀(Gibraltar)海峡最窄处仅20多海里。摩国是一个有二千三百万人口的穆斯林国度,原住民为巴巴里人(Berbers),现在阿拉伯人和巴巴里人基本各占一半,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摩洛哥历史上曾经历了如:伊德里斯(Idriss)王朝;阿蒙拉维德(Almoravid)王朝;萨阿蒂(Saady)王朝等改朝换代;公元1666年穆罕默德五世(Mohammed)创立王国,后又经历过英国人、西班牙的占领和法国人长达44年的殖民统治,直到1956独立,哈桑二世(King HassanⅡ)成为摩洛哥开国元首,1999年夏天他病逝后由其长子继位,时年37岁。
首都拉巴特(Rabat)是摩洛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考古学家已考证这里在公元三世纪已有人类居住。公元一世纪末,后迦太基文的(Neo-Punic)铭刻已在当时流通的硬币上出现。公元十世纪随着回教徒人口的增加以及罗马帝国的衰落,一种设在要塞的男修道院(Monastery)修建于现在的里亚德斯奥达(Riyad des Oudaias),用来抵抗异教徒之圣战需要。到公元1146年,回教君主(Sultan)阿德.阿木明(Abd al-Mumin)看中拉巴特的战略上和重要位置,他开始把修道院改变为城砦(Kasbah)---即北非原住民区,做为他的部队休生养息之地。因为男修道院又名也叫里巴特(Ribat),拉巴特首都名子是从里巴特引变而来。
近代史上,摩洛哥人曾为归属伊斯兰教或基督教而有过痛苦的战争选择。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介入阿拉伯人与巴巴里人的冲突曾引发宗教危机,当时摩洛哥全国所有的清真寺(Mosque)都在重复着一句话:“主啊!让我们不要与我们的兄弟分开。”最终,伊斯兰教义征服了在摩洛哥居住的巴巴里人和阿拉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