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生命
一
浅黄、淡红、灰白色岩石筑成的房屋连脊接踵,顺着山势高低起伏。厚重的石墙对外连成封闭的椭圆形,构成一座坚固的山寨。寨内,鹅卵石铺就的狭窄街道四通八达,在连绵的石屋下面蜿蜒曲折,像隧道一般,穿过左一个右一个拱型门洞。靠近寨子的中心,三五层高的石楼一座紧挨一座,挤出一条条蜿蜒幽深的窄巷。拱桥般的横梁跨过头顶,把两边的石楼榫接在一起。整个山寨的格局显然是经过了周密的安排,楼顶屋下,街里巷外,无一处不相连,犹如复杂的三维迷宫,耸立在山顶之上。一座雄伟的教堂从迷宫里破顶而出,塔尖直指青天。周围是漫山的葡萄园,山下是蓝宝石般的地中海力古里亚(Liguria)海湾。
明亮的阳光慷慨地泼洒在爬满长春藤的小窗,女孩从窗口探出身来,把鲜花和热吻抛向窗下由鹅卵石甬道上经过的长矛骑士。年轻的骑士头盔高扬,浑身铠甲银光闪闪,盾牌上族徽怪兽狰狞,胯下雄骏的战马昂首长嘶。寨墙上战旗飞舞,滚木与擂石高高堆起,武士们弯弓待发,箭头瞄准了从山下海岸边杀来的凶猛剽悍的撒拉逊人。
这一切,如今都不复存在了。春天的阳光依旧,眼前惟有一片废墟。
二
公元八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不久,撒拉逊(Saracen)王国在两河流域强盛起来。到了九世纪初,哈里发(Caliph)哈罗翁•阿里•拉息德(Harounal Raschid)的帝国已经横跨整个阿拉伯,波斯,埃及,叙利亚,北非,甚至俄罗斯南部。随着帝国的强大,撒拉逊人开始向地中海和欧洲扩张。他们攻占了西班牙,沿地中海岸北上,进驻今天的法国,在那里统治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查尔斯•马泰尔(Charles Martel)挥舞铁锤将他们赶出法兰西。Martel的意思就是铁锤,查尔斯的拿手兵器。
在欧洲,撒拉逊这个名字不仅用来指来自北非的阿拉伯人,也指后来的柏柏尔人(Berbers),摩尔人(Moors)和土耳其人(Turks)。从五到十五世纪,他们在欧洲横冲直撞,留下了永远的历史文化烙印。烙印之一就是古堡边寨。为了抵御入侵的撒拉逊人,古代欧洲人沿着地中海岸高高低低的山峦修建了数不清的边塞城堡。
尼斯(Nice)的城堡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戛纳(Cannes)的圣玛格丽特岛(St.Marguerite)上,罗马人的皇家要塞(Royal Fort)依旧傲然矗立在险峻的峭壁之上;寨内海风料峭的监狱是当年路易十四关押铁面人的地方。马丁角(Cap Martin)的洛克布隆(Roquebrune),有一座加洛林王朝风格的堡垒,号称是法国最古老,保存最好的十一世纪城堡。它如同从山石里长出来一般高耸在石壁之上,君临地中海,左观意大利,右望摩纳哥。不远处的艾莎城寨(Eze)更是气象万千。这个十二世纪的边寨如鹰巢一般高挂于石峰之巅,虽然城堡已不存在,古镇却保存完整。城堡旧址的最高点,如今是珍异花园(Jardin Exotique),数千株奇异的仙人掌、仙人球、以及其他热带植物沐浴在暮春的阳光里,俯视着举世闻名的蔚蓝海岸(Cote d‘Azur)。
三
头天晚上,在尼斯的一家餐馆里跟几个朋友饮酒,谈起附近众多的中世纪古镇和城寨。朋友保罗对我说,如果还有一天时间的话,绝对应该到圣雷莫(San Remo)去看看。保罗是加拿大籍罗马尼亚人,目前在德国工作。他和英国籍的太太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儿,这次全家从德国北部开车过来,一路上寻古访胜。我接受了他的建议,一大早就开车出来,沿着风景绝佳的A-10号公路,穿过一个个扑面而来的隧道,朝北直奔意大利。
圣雷莫果然魅力十足。尤其是它古旧的老城,简直令人乐不思蜀。然而就是在那里,在一家书报亭前的明信片里,我看到了布莎纳(Bussana)。我立刻被它迷住了,放弃了原来的计划,驱车沿着号称是地中海阳台的山道上下搜求。
四
布莎纳是个有千年历史的边塞城寨。它既不像尼斯城堡那样踪迹皆无,也不像洛克布隆和艾莎那样保存完好,一八八七年的一场地震把它变成了一片废墟。当地的居民被迫抛弃老寨(Bussana Vecchia),另辟新城(Bussana Nuova)。
时过正午,布莎纳里人影皆无,静谧安详。走在弯曲、崎岖、潮湿的鹅卵石小道,经过两边残破的石屋,只见危墙高耸,墙头杂草丛生,残垣青藤满挂。古老的三维迷宫经大地震拆开打散,半遮半露,魅力十足。石屋下面幽暗的曲径,如今一段一段暴露在阳光之下。窄巷依然纵横交错,只是越发狭窄曲折。街巷相交处,藤树交缠,古老的喷水石上绿苔犹新。抬头望去,拱背石梁多已塌落,幸存者仍然克尽职守,默默地为爬山虎充当横贯窄巷的通道。地中海特有的骄阳透过浓密的树荫,给石墙石路妆点些斑斑点点。寨墙断壁缺口的外边,山风飒飒,白云皑皑,天高地老,清景无限。
守寨的骑士和他忧心重重的恋人,攻城的撒拉逊人与远在地中海另一边的父母妻儿,如今都不存在了。留下来的,除了这片废墟,惟有青山依旧,碧水悠悠。
废墟的美是残缺的美,孤寂的美,一种无可奈何悲剧式的美,就像失去了双臂的维纳斯雕像。残缺的魅力,完美无法与之分庭抗礼。
五
原来布莎纳与众不同,它的生命是成为废墟后才真正开始的。
1960年,意大利雕塑家克利西雅(Clizia)在布莎纳组织了一个艺术家夏令营,梦想在这里建立一个没有国界的艺术家天堂。那是嬉皮士的时代。反叛,自由和梦想伴随着走向自然之风四处蔓延。艺术家们迷上了这片废墟,在布莎纳定居下来。他们承受着中世纪生活的种种艰难困苦,也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妙和心灵上的自由。他们住在冰冷的石屋里,没水没电,没有污水和垃圾处理,加上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要从山下搬上来。他们到山下去提水,用洗过澡的水洗别的东西,最后再去用来和泥,一滴也不敢浪费。交通很不方便,每逢星期五需要几家人挤进一部旧车里到圣雷莫去采买生活必需品,谁家的车还能起动就用谁家的。
这群当代的陶渊明多数在经济上并不充裕,他们靠原始的小推车、手镐和铁锹来对布莎纳进行改造,运走成吨成吨的碎石,掘出深埋在碎石下边十一世纪的鹅卵石路面,给一间间破败的房屋加上屋顶和门窗。对这些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持布莎纳那独特的废墟外观。他们用原始的建筑材料,以古老的方式进行修建。于是,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工作室和画廊在这里诞生了。
六
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维尔莫(Elizabeth Wilmot)的演员兼作家。四十年前,她在尼斯附近的费拉角(Cap Ferrat)的一个晚餐会上,偶然听到了废墟的名字以及住在那里的疯狂艺术家们,好奇之心顿起。当她带着宠物鳄鱼从雪白的豪华轿车上走下来,爬上山顶,脚踏狭窄的街道时,眼望乱石嶙峋,残破而永恒的废墟,维尔莫的生命在瞬间彻底改变了。她告别奢华,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中清除乱石,建设家园,成为布莎纳的永久居民。
伊丽莎白的儿子柯林(Colin)今天仍然在布莎纳于作画之余搬石弄土。柯林当初之所以从伦敦来到这里,是肩负了父亲的重大嘱托:“去把你妈找回来!”可是,跟母亲一样,柯林到了布莎纳,就再也没有回头。
艺术家给了废墟新的生命,布莎纳同样慷慨地赠还。
七
不过,布莎纳的生命常常处于危机当中。多年前,意大利政府曾经颁布若干次驱逐令,要艺术家们离开这里,理由是残留的建筑物处于危险状态,需要全部铲平。四十年后,周围的房地产价格飞涨,意大利政府再次颁布驱逐令,这回的理由是布莎纳属于意大利重要文化遗产,需要由政府管理。艺术家们自卫的惟一论据是一项意大利法律。根据这项法律,像他们这样的“非法占据房屋者”,如果连续二十年无人对该房产申明所有权,便有资格成为房产的合法所有人。意大利法律允许没完没了的上诉,他们便被迫不停地上法庭,不断地把金钱放进律师的口袋。
布莎纳前途未卜。
尽管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落脚。画家,雕塑家,陶瓷艺术家,作家,音乐家,演员,设计师……他们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澳州,荷兰,美国,当然还有意大利。有人永远留了下来,也有人每年到这里停留数月。现在,道路从山下修上来了,校车每天早上停在城寨边上狭窄车道的尽头,把学龄的孩子们接到山下的学校里。寨里可居住的房子已达六十多家,而布莎纳仍然令人惊异地保持着废墟的外观。
走在春草芳菲的古路上,在青藤遮掩的危墙里面寻找一扇扇别出心裁的门户。它们或高或低,有方有圆,或拾级而上,高悬空中,或蜿蜒而下,如入地穴。虽然千变万化,一个个却简朴古拙,仿佛同布莎纳一样经过了千年风雨。门户常开,低矮的拱形屋顶下面灯光闪烁,映照着大小不一、风格迥异的艺术品。游客可以随意观赏,或是跟正在工作的艺术家闲聊几句。谈得投机,还会被邀去喝一杯。
呷一口意大利红酒,听艺术家讲生命模仿艺术,真正是乐夫天命复奚疑。
2003 华夏文摘 cm030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