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故事之四 --- 1998:破灭一刀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My Diary 75 --- 1998:破灭一刀 此篇接上回日记 --- 1996年:放手一刀。 在Fed明显实现了软著陆之后,美国股市再次开始上扬。道琼斯指数在1996年秋升至了6000点,当时的Fed理事Lawrence Lindsey向格老和其他成员们表示,Fed应该为牛市刹车,因为所有的泡沫终将以悲惨收场。当年4月,《Economist》杂志的封面上,一个泡泡浮在自由女神上方,并称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随后的大萧条都是由于Fed未能有效抑制股市的投机行为。 然而格林斯潘认为,1929年股市崩盘不是1932年大萧条的原因,关键是Fed在1930年和1931年做了些什么,如果Fed当时在股市崩盘之后能够采取更主动的作为,是可以避免大萧条的。数月之后,格林斯潘在对美国企业协会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即股市投资者是否被“Irrational exuberance”所吸引。不过这一次他的影响和暗示是短暂的。到1998年春季,道琼斯指数突破了9000点,格老的压力变大了,他需要采取行动而不是只靠言辞就能为市场降温了。 在随后一份美联储报告中,Fed警告说,股价上涨正产生威胁到经济稳定性的泡沫。当时Fed的一位高级官员Donald Kohn提出了数个解决方案,措施最猛烈的一个方案是:如果委员会认为股市泡沫一旦破裂足以对经济和金融体系构成威胁,那就应当立即加息。格林斯潘在随后的FOMC会议上表示,他不希望刺破泡沫。他认为,首先,事后告诉数百万投资者什么是合理的市值是很难办的;其次,可以彻底结束泡沫所需的利率水平也会高得足以使经济受到打击。 2000年4月,美国股市泡沫开始逐渐破灭。当经济走弱时,基于格林斯潘曾经对Fed在1929年后的错误政策所做的分析,Fed在2001年1月两度降息,到8月份时又降息了5次,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又4次降息。在2002年,当公司丑闻削弱投资者信心之后又实行了降息。在2003年,当伊拉克战争爆发并且通货紧缩的风险浮现时,Fed再度降息。截至2003年6月,Fed的关键利率降至了1%,为45年来的最低点。同样的思路还促使格林斯潘在1987年股市崩盘以及1998年俄罗斯无力履行债务后降息,上述两个事件引发了国际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动荡,但经济迅速反弹。 但是这次关于Fed接降十三道金牌的举措至今仍然喧嚣不断。诺贝尔经济学Milton Friedman说,暂时来看格林斯潘的策略取得了成功,美国只是出现温和衰退,避免了30年代式的大衰退或日本式的长期经济停滞,因为持续的泡沫会令资金被极大的浪费,经济真实的成本增加。但是他显然不认为Fed能够或应该采取任何重大举措改变这一状况,因为Fed没有调控股市的职责,它的职责是稳定物价。 当然和以前一样,格林斯潘对上调利率将产生的影响心中非常有数,但是经济复苏的步伐似乎并不稳健。90年代遭受的重创仍让企业心有余悸,它们对招聘新人和投资心意未决。一些经济学家担心Fed将利率保持在如此低的水平激发了过度借款并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住房价格骤跌带来的打击尤为强烈,因为房地产在大多数家庭的财富中都占有很高比重。同时,房地产还是许多贷款的抵押品。经济学家Henry Kaufman说,“这是当格林斯潘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时不得不解决的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 通过回顾格老在任Fed Chairman的历史, 我们显然发现一点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没人知晓格林斯潘的工作方式,包括Fed内部近距离接触格林斯潘的人。这象极了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 --- “没有人知道它的形状和式样,也没有人能形容它的力量和速度,在人们心目中,它是一种正义和尊严的象征”。由于对Fed行长任期的一些限制性规定,格老的任期将截止到2006年1月底,他将不能再度连任。 最后,引用Fed前行长Alan Blinder的话:“不管格林斯潘的继任者是谁,当他或她走进这个办公室,打开抽屉寻找格林斯潘的秘诀时,他或她将会发现里面空空如也,秘诀在格林斯潘的脑袋里面。” 谨以此系列文章,敬我崇拜的Alan Greenspan ---- 金融市场上的“李寻欢”。 写于2005年1月18日多伦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