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迎灯(龙灯)
而龙灯又可分为长龙与龙灯,龙灯就是我们在电视上都曾看到的,所谓舞龙灯中的那灯。做得象条真龙样,三四十米长,由十多个人举起,双脚叉开,随前面那颗龙珠的左右晃动,立在原地舞动。
舞动起来好看是好看,象蛟龙在戏水,但我老家人都不太喜欢这龙,表演性质过重,认为只有小孩与女人才会去舞动这龙,是男人都会去舞动另一条龙━━长龙。
所谓长龙当然其较长,一般至少都要一百多米长,村子大的更可达五百多米。长龙的龙头巨大,可有火车头般高,龙体由两米一节的木条板接成。这木条板象长板凳的凳板大小,在两端开个孔,作为前后节相连的插梢孔,再在板中间用细竹条,做个弓起的龙体状的东西,表面贴上红色的防风纸,里面点上蜡烛。
每人管一小节,所以舞这条长龙至少要五十人以上,加上后备人员、抬龙头的,敲锣与放炮的,至少都要一百人以上,龙身长的更要五百人以上。
舞这长龙的特点就是刺激、凶悍。开始时,在一大广场中,每人把龙身的木板条扛在肩上,顺着龙头的移动,按顺时针方向,慢慢地把龙身团成圈,越团越紧,如同蚊香般,龙头在中心龙尾在外圈。
当团到一定的程度,龙头忽一个反转,带着龙身从一圈圈间隙中往外游动。此时如同有一阵暴雨来临前的风吹过,每人都紧张地把扛在肩上的龙身放下来,一手握住插梢棍,一手抓住龙身木板,使其紧靠腰间,然后小跑起来。
反转回来的龙头带着前半段龙身,从紧密的一圈一圈的间隙中往外抽,而后半段龙身还顺着原来的方面往内团。隔邻排的往不同方向跑动的人们擦肩而过,脚下呼呼生风,越跑越快,一场暴雨已快速蕴酿成熟,空气中紧绷着张力,只等闪电来使其宣泄。
当大部分龙身已从圈内抽拉出来,只剩一条尾巴还往内团时,暴风雨的风眼已形成,雷霆万钧之势都集中在那条尾巴上,蛟龙摆尾,其力横扫千军。
一般都把最强壮的多条大汉放在尾部压阵,当龙身抽尽蛟龙甩尾时,龙尾会硬生生地把这几条大汉离地拉起,横空飞越过一个弧度。此时达到了舞长龙的最高潮,人群里不由自主地暴发出阵阵惊叫声与由衷的赞叹声。
蛟龙摆尾,技术稍微差点的,轻者人仰马翻,重者受伤。我村的屠夫,孔武有力,一手可轻易把一只肥猪举过头顶,但在一次舞长龙压尾时,一个跟斗摔得他几个月杀不了半头猪。
也曾看过一个墩厚结实的庄稼汉,在许多人纷纷倒地放手时,他一人紧抱龙尾,凌空飞越过半个大池塘,再稳稳落地。只可惜我家乡没有给他发奖状,也没有象一些少数民族一样,有以勇气与技艺赢得美人归的风俗,否则那年的美人非他莫属。
如果还有人认为江南水乡男人没有北方男子的剽悍,请他来舞舞这长龙灯,他的观点肯定会改变。
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各村的长龙都会一条条出来,到邻近村庄作最后一次串门。看条条被烛光映红的长长灯龙,在初春的田野里串行,听乡民们的欢声笑语混合着舞灯人有力的脚步声与一段段龙身交接处“吱吱”的木枷链声,这个祖先代代传承下来的舞龙传统,深深地刻印在我童年的心里。
就是现在离家千万里,我也不会忘记,我是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