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加坡,中国应该如何“反省” 2003.05.08首发于万维读者天下论坛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当中国国内民众和领导人为抗SARS而忙得焦头烂额之时,国际社会当中出现了一个高调反对中国的国家--新加坡。 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4月6日响应美国华尔街日报“封杀中国”的号召,公然拒绝访问中国,引起世界舆论大哗。与不久之后访华的法国总理、印度防长形成鲜明对比。吴作栋回去以后,《联合早报》论坛还得意洋洋地说“吴作栋的举动得到东南亚国家的赞扬和欢迎”。5月2日吴作栋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怀疑中国治理SARS的能力,宣称中国会花掉2到3年的时间来治理SARS,在此期间,外资应该撤离中国,而不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几天之后,台独急先锋陈水扁在台湾放弃一贯攻击中国大陆的口吻,改而祝愿中国大陆和香港尽快渡过SARS危机。美国华尔街日报反而发表了《SARS难掩中国经济光环》的文章,与吴作栋形成鲜明对比。在东盟国家SARS峰会上,吴作栋开始是带头拒绝中国参加会议,但是没有中国的参加,这个会议就没有意义。后来不得不"临时邀请"中国参加,还规定东盟首先开会,然后在第二段议程才让中国参加进来。尽管受到低规格对待,中国总理温家宝还是欣然与会,在会上提出建立防治SARS基金,并表示中国愿意捐出120万美元。不料此时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公开拒绝提供那笔平均下来少得可怜的13万美元捐款。不捐也就算了,吴作栋回去还得意洋洋宣扬一番,说当时其他东盟国家领导人都看他的态度,是他带头拒绝中国建议的,宛如自己是东南亚国家的英雄般。新加坡此时高调反中反华并非全无道理,因为他即将出访美国签署新美自由贸易条约,需要把自己打扮成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反中反华的桥头堡,为自己争取最多好处。吴作栋在访美期间,高调赞扬美国,并希望"美国在防治SARS的斗争当中发挥领导作用"。不料今天美国卫生部长和吴仪通电话,说愿意全力支持中国抗SARS的斗争,看来美国并不想当什么领导者--尽管新加坡愿意心甘情愿接受美国领导。 这次中国抗SARS斗争当中,德国大方地给了巨额援助,法国在中国内外交困的时候以行动打破了世界对中国的封锁,印度也主动打破国际封锁并批评国际媒体报道过度,日本主动提出给予资金、科技和设备的援助;韩国象征性给中国提供了紧急援助;英国提供了500万美元援助;美国也承诺尽全力帮助中国度过难关。全世界只有新加坡是唯一一个高调批评中国、奚落中国和幸灾乐祸的国家。 新加坡振振有词地说,是因为中国没有新闻言论自由,让新加坡遭受SARS侵袭,所以新加坡当然有理由痛骂中国。可是新加坡有言论自由吗?现在新加坡的联合早报论坛已经对评论中国和新加坡外交关系的帖子实行全面封杀政策,包括删贴和封IP。一个小小的论坛尚且如此,联合早报的新闻自由度更是不用说,实际上联合早报从来没有批评过李光耀--新加坡的独裁者。新加坡实际上是一个头顶"民主"光环的家族式独裁国家,和朝鲜没什么区别:新加坡的下一代领导人是李光耀的儿子李显龙;从新加坡打电话到中国比从美国打电话到中国还贵,原因是新加坡的电信公司由李式家族一手垄断。李光耀还曾经为了美国媒体对他的"不实"报道大发雷霆,和美国媒体打了一场官司,在美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例外国领导和美国媒体的官司。实际上李光耀并不了解美国法律精神和新闻自由精神,美国媒体报道公众人物并不需要保证100%准确,因为公众人物有“话语霸权”,随时可以为自己辩白。李光耀和媒体的官司,只能显示出他对民主、自由精神的无知。连《联合早报》都拒绝异己观点,连国家领导人对新闻自由之精神都这么无知,新加坡不知道有何资格评价中国的新闻自由问题?其实新加坡的病例是从香港传入,而香港的病例则是从广东传入。当时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衣原体病毒,完全可以控制,而且这种病毒当时在广东也确实得到了控制。没有想到传到人口密集的香港和新加坡,会有如此迅速的传染力。这不是新闻自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主要因为SARS病毒是人类完全未了解的病毒。台湾受到疫情冲击之前,新闻够自由了吧?还不是照样中招。新加坡把自己中招完全归咎于中国大陆新闻不自由,完全是不公正的。新加坡受害,那么越南、加拿大、台湾有没有受害?可是我们有看见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对中国大陆风言风语、冷嘲热讽吗?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很小的地球村,相互影响无法避免。新加坡叫中国反省新闻自由问题,那么新加坡怎么不反省当初和中国进行交流的政策?既然新加坡如此讨厌中国,干脆主动关掉双方边境和人货交流,大家都干净,少了很多口水和指责。 其实新加坡一直是反华反共的桥头堡。从前李光耀借马来西亚共产党人的影响起家,新加坡独立之后又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关闭中文学校,禁止说汉语。香港回归中国的时候,新加坡到处制造舆论,说香港即将衰落,东亚地区金融中心应该转移到东南亚。结果这个梦想触发了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激烈竞争。为了争夺金融中心地位,东南亚国家加快实行金融自由化,引进外资银行,最后终于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要不是中国顶住压力,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东南亚国家早就完蛋。香港各个政党,无论左中右,对李光耀都非常反感,香港媒体更是大力鞭挞李光耀。李光耀去香港访问,要接受港中大名誉博士学位,结果一帮大学生跑去抗议。李光耀挖苦他们说,如果他们敢去中南海抗议才是真正的勇气,言下之意是中国不过是一独裁国家。可是又有哪一个新加坡人敢向李光耀抗议?李光耀不忘吹嘘自己,强调说他是新加坡"民选"出来的总统,可新加坡的选举,宪兵和国安人员可以堂而皇之监视选民涂写选票,这种国家暴力下的选举居然标榜成"民选",难道不是笑话?新加坡对待台独分子,又是另外一副嘴脸了,目前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敢于在中国大陆虎视眈眈之下还派军到台湾受训的国家。其目的不外乎几点:1、鼓励台独,与大陆为敌;2、变相在台湾驻军,为台湾谋取他国正式驻军提供口实;3、牵制大陆对台动武,拖延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统一过程。台海紧张时期,新加坡对中国大陆提出要求说,攻击台湾之前最好给新加坡一点时间让他们把驻军撤出。新加坡的政策说明了,他们利用了中国大陆民众对它的友好感情,而谋取本国的利益。李光耀说过,作为中国人的后代,他知道中国人的忍耐力很强,但同时知道中国人的爆发力也很强,非常记仇。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在历史上都得罪过中国。一旦中国强大,这些国家必然遭到中国的猛烈报复,所以必须让中国永远成为二流国家。新加坡的对台政策说明了这一点,它和日本一样,不断阻挠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统一,就是为了防止中国变成海洋大国,从而成为影响东南亚的大国。新加坡是小国,不敢公开和中国作对,一直奉行的仇华、反中政策也是低调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美国撤出菲律宾驻军,新加坡又热情邀请美国驻军新加坡,维持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存在。现在美国可以把两艘核潜艇放在新加坡,使用核弹就可以直接攻击香港、广州、南宁和海口,令南中国处于直接的核阴影之下。新加坡甚至主张把印度纳入东盟的范围,遏制中国的发展,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美国反恐和攻伊,新加坡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高调支持美国,从而获得美国的垂青,得到了《新美自由贸易条约》。美国纽约时报还说智利一直谋求和美国签署类似条约,但是在美国最需要它支持的时候,它居然倒向了法德联盟,所以作为惩罚,智利和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条约恐怕是遥遥无期的了。当然新加坡抱上了一条粗腿是件好事,可为什么新加坡一定要把仇华、反中作为长期政策,和亲美联系起来呢?莫非亲美和亲中相互矛盾?恐怕新加坡一定要牺牲中国的利益,换取美国更加亲善的态度了。 有人说,新加坡亲美而不亲中,是因为中国在印尼屠杀华人的时候没有出手,所以新加坡当然要找更加可靠的盟友。其实这些人根本不懂历史,当年苏哈托打算屠杀印尼华共时,印尼另外一派由台湾支持的华人给苏哈托出钱出枪,鼓励苏哈托杀掉那帮共产党人。不料苏哈托杀完共产党,上台以后突然枪口转向,改而屠杀先前出钱出枪支持他的那帮华人,所以才有了多次针对华人的大屠杀。其实现在的印尼华人基本上都支持台独,原先支持共产党的印尼华人早就在60年代撤出印尼,象海南、福建、广东就接收了很多当年撤出印尼的华人。去年印尼华人还组织台湾大嘴丑婆吕秀莲去印尼访问,被中国大陆和印尼联手羞辱了一番。如果印尼屠杀华人的时候中国伸出援手,只是多培养一个支持台独的国家而已,而且这个国家随时可能向新加坡一样为了投靠美国而与中国作对。俗话说: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现在印尼华人惨遭屠杀,也该问问自己或者自己的祖先为什么当初支持刽子手苏哈托屠杀和自己同文同种的弟兄?印尼华人惨遭屠杀,并不能说明中国大陆不支持他们,只是另外一个展示海外华人彻头彻尾丑陋面目的例子而已。如果当初印尼华人能够团结起来,只支持共产党或者只支持国民党,以他们当时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收买一派印尼土著人去攻打另外一派印尼土著人,甚至直接买船把中国军队运进来。想不到,到了最后他们自己变成了被收买者,然后成了被屠杀者。印尼华人的命运说明:华人只要不团结,到头来只是别人案上的鱼肉而已--不管表面上看起来多么强大。现在美国几个知名华人正在推广80%-20%运动,要求美国华人把80%的选票投给一个政党,把20%的选票投给另外一个政党。这样如果赌中就可以得到好处,赌不中也不会受到欺负,因为剩下那20%随时可能转而投靠多数人,即便20%的华人被利用来反对80%的华人,也成不了什么气候。而只要华人内部分裂成50%-50%,最终肯定死得最惨的是全体华人,谁都不可能从中获益,印尼华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最近看到很多为新加坡辩护的文章,象什么《我为新加坡辩》、《为什么要惩罚新加坡》、《中国应该反省自己》等等。在批驳他们之前,先问个问题:这些人是中国人吗?如果是,正确的角度应该是什么?显然如果这帮人不是新加坡的网特,而且是真正的中国人,就应该站在维护中国利益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站在新加坡的利益上。1、新加坡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无可厚非,但是只要它的行为违背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人就应该反击,而不是为他们辩护。现在新加坡成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反华反中的桥头堡,当然这符合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却违背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想不到有人“为新加坡辩护”说它的做法理所当然,那么是不是说中国的国家利益受损也是理所当然?如果日本“理所当然”地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要求中国割让台湾,是不是也该把台湾送给日本?如果美国“理所当然”地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说要派个间谍飞机来上海上空逛一圈,是不是也该答应?这种荒诞可笑的逻辑还亏得那些为新加坡辩护的人说出来,根本就没有先想清楚自己是哪国人。2、有人说,新加坡因为中国“压制新闻自由”而受到中国SARS疫情波及,当然有理反华反中。可是英国压制自己的疯牛病疫情长达八年之久,新加坡也有疯牛病病人,怎么不反英?法国还曾经压制血污染事件,日本曾经压制艾滋病感染事件,那新加坡怎么不高调反对?加拿大美国受到SARS影响,还主动出钱出人援助中国,和新加坡落井下石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退一万步,即便中国政府有意压制新闻,这不是为了经济利益吗?既然新加坡都可以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攻击中国,中国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掩盖信息? 海外中国人当中居然出了一些为新加坡“辩护”的人,真是中国的悲哀,如果这些人在印尼,大概会基于对苏哈托的“理解”而为这个刽子手出钱出枪屠杀其他华人吧。就是因为这帮人不站在中国利益上说话,妖言惑众,中国人才不能团结起来对付其他国家。美国人在国内吵吵闹闹,但是对待国外问题,还不是团结一致?不管美国多么对不起其他国家,只要能让美国人的利益得到提升,美国人就团结一致而支持政府。这次美国反战的声音,并没有站在伊拉克的国家利益立场考虑,而是完完全全站在美国利益的立场考虑,认为打击伊拉克会影响美国在世界上的软权力。想不到这次中国和新加坡的外交危机,会有人站在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上考虑,真让人感到伤心,我宁愿他们根本不是中国人,而是新加坡的网特。 新加坡的吴作栋总理站在新加坡国家利益上选择了反华反中的立场,他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因为他没有站在什么“同文同种”基础上或者站在中国的国家利益上考虑问题,而是站在新加坡利益上考虑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很多为新加坡辩护的中国人连吴作栋都不如。居然看到有人说,中国应该反省。确实,中国应该反省,不过应该反省的是长期以来亲新的外交政策: 1、新加坡的繁荣对中国有利吗?答案是NO。中国正在致力把上海发展成为远东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从而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而新加坡是上海的最主要竞争对手。这是一个零和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只有尽可能打击新加坡经济才可保障上海的地位。另外一个方面,中国从新加坡的繁荣当中得不到什么好处,新加坡的政策已经转向仇华反中的道路,最近大幅度减少了在中国的投资,而刻意通过大幅投资培植另外一个区域强权--印度,试图帮助印度发展而加以牵制中国。如果中国能够成功打击新加坡的经济,自己并不会遭受什么损失,同时可以打击印度的发展,而且可以把留在新加坡的一部分外资吸引到中国来。 2、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印尼之间的和平对中国有利吗?答案是NO。既然要打击新加坡的经济,中国就有必要在东南亚地区制造紧张气氛,不但可以让东南亚国家把有限资金投入到军事,也可以把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的外商投资吸引到中国来。现在新加坡不顾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民族感情,高调反恐支持攻伊,已经恶化了和马来西亚、印尼的关系。中国应当及时趁此机会加强和马来西亚、印尼的经济合作,比如为两国提供货运方面的便利,加强马来西亚和印尼相对新加坡的经济竞争力,间接打击新加坡经济。与此同时,应加强军事合作,防止两国也变成美国的反华阵营。此外,怂恿两国大肆宣传新加坡的亲美立场,把恐怖袭击引到新加坡。只要新加坡遭受到一例恐怖袭击,游客和外资就会逃离,中国可以吸纳一部分,从而获得好处。 3、尽快与泰国合作修建完成克拉地峡,摆脱航运方面对新加坡的依赖,还可以借此沉重打击新加坡的经济。每年应该检讨对新加坡的旅游开放政策。事实上,新加坡目前已经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最容易遭受恐怖分子袭击的国家。中国政府有必要为了自己的国民安全,提醒他们减少去新加坡旅游。 昨天吴作栋为中国潜艇失事给中国方面发了唁电,联合早报已经高调加以报道,但是中国外交部网站、中国的各大新闻媒体并未出现这条消息。看来新加坡和中国的交恶已成必然,作为中国人,更应该站在中国政府和中国的国家利益一边,而不是罗罗嗦嗦为新加坡辩护。全体中国人团结一致,政府才可能对新加坡采取最强硬的措施。这次新中交恶未必是坏事,它起码可以教育国民: 1、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以“同文同种”之类的感情为基石,而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中国民众应该打破"新加坡是中国的友好国家"的迷思,正确认识这个国家。 2、作为中国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只要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伤害,不管对方多么有理,我们都应该坚决加以反对。 3、中国人应该团结一致,对付那些对中国持敌对态度的国家--如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