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改名,行不更姓”本是咱们中国人一贯奉行的做人方针之一。因为它能体现个人的文化品味儿。同时还记录着你的家族兴衰。但到了北美,就有个入乡随俗的问题了。
因为,一是文化习惯不同,这名和姓的次序跟在中国时不一样。很多人一开始也想按中文习惯姓前名后。等一跟老外打交到,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不便。最后也在自觉和不自觉之中,扳依了老外的习惯。名前姓后。我后来发现美国在制定有关的表格时,可能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把姓和名完全分在不同的格子里,基本上杜绝了由于名姓位置差异造成的混乱。
二是语言发音部位不同,汉语和英语发音有很大的不同。英语普遍是前舌音,而汉语恰恰是后舌音比较多。有些音汉语能发,英语不能发。象Q、X、G、Zh、U等拼音字母,老外读起来就特困难,他发不了那些音。
您别说,咱们中国人的有些姓名一让老外叫起来,是他说着费劲,咱听着也别扭。
在学校,一次,有个教授第一次上课要点名。“高鲁”一声过后,那个叫郭柳的同学就愣是没有反应过来。“高鲁”教授再叫一声,还是没反应。可下面的位子不空啊。教授也有些纳闷。直到那教授急得分别叫起了字母“G,U,O”,她才醒过劲儿来。
还一个叫孙思明的同学,就硬是被教授叫成了“塞门桑” 。
“我不姓桑,我姓孙。” 他站起来跟教授理论道。
“对不起,我的发音不正确。你不姓桑,你姓松。” 教授很有礼貌地试着纠正自己的发音。
“不对,不对。不是松,是孙。”
“不是桑,是松。”
最后看着教授用颤抖的嘴,极力想发好他名字的样子,孙同学自动放弃。“好了,您还是就叫我塞门桑吧。” 得,他倒是改音不用改名,还算是个幸运的。
类似的名姓就多了。您比如姓何的被念成了“嘿”,张被叫成了“让”或是“藏”,董被读成“挡”,毕被叫成了“拜”,周又变成了“汝”。好在在北美这地方,您的姓不常被人提到。大家都习惯叫你的名。乍一听,别以为是跟咱们在国内一样,为了套近乎。其实就是西方文化的习惯,图个方便,没有亲近那一说儿。反倒是一称呼您的姓,则多是为郑重其事起见,倒也有些跟您比较生分的味道。
多数人改名改姓纯粹就是为了工作生活上的方便,让别人叫起来容易一些。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嘛。比如我有一个同事他的名字是单字一个辛(Xing)。老外发不了那个音。“希”来“西”去地乱叫他,他就索性改了个威廉姆斯之类的老外容易上口的名字。还一个同学叫铁军(Tiejun)。多响亮的名字啊,就愣让老外给叫成了“太君”。一气之下,改成了亚历山大。
还有些人改名是为了融入主流社会。让你单从他的名字上,分不出他是哪儿来的人。我认识一位从国内来的李姓人士。工作之前他一直是在用Li作姓。从商后就换成了Lee。当然,名字也来了个罗伯特什么的。跟那个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著名将军一个名一个姓。不知道的老美还直跟我打听他全名叫罗伯特李第几。是不是李将军的后人。搞得人也是啼笑皆非的。
关于改名不改名,没个一定之规。您也大可不必死抱着老祖宗的古训不放。改一下,说不定也是别有洞天哪。比如前些日子,我那何姓的同事,就给他刚出生的儿子一个全新的姓,一个父母结合的姓,HEWU。孩子再不用为一个只有两个字母的短姓所带来的不便犯愁了,两口子还有海誓山盟的味道。就是将来有个女儿,也不会有别人称呼她Miss He时的尴尬了。真是体现了父母的一片良苦之心。其实这也是两种文化在相互交融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当然啦,我是倾向于能不改,就不改。因为如果一种文化已经包容了另一种文化的习惯,我又何必再去削履适足呐。可听说有个人叫尤法可。我想他可太倒霉了。他要是不改名,老外非跟他干仗不可。
金一
2005年4月于美国康涅狄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