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 现在介绍罗瑞卿的书籍,一般都把他66年初挨整一事归罪于林彪,我感觉并不完全如此,应该首先是毛泽东要整他,林彪趁机落井下石夹私货。理由有二:第一,罗瑞卿跳楼自杀。人选择自杀,一般都是在极端绝望的情况下。如果单单是林彪整他,他还不至于完全绝望,显然他已发现毛泽东不再信任他,在万念俱灰的情况下,他才选择了绝路。第二,1978年,罗瑞卿担任军委秘书长,非常坚定的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众所周知,真理标准讨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或学术探讨,(建国后似乎很少有不带政治背景的纯理论或纯学术讨论)它的实质是要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邓小平上台制造理论依据。对此,罗瑞卿当然心里一清二楚。文革十年,罗瑞卿必然对毛泽东、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得出了明确的结论,所以,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这个讨论,其心态应该是路人皆知的。文革后的罗瑞卿和周扬颇为相似,两人一文一武,文革前几十年都以整人或参与整人著称,经过文革的反思,两人大澈大悟或自以为大澈大悟,最后都成了反左的急先锋(是否矫枉过正另作别论)。
这里说句题外的话,文革期间许多老干部受到了打击迫害,复出后他们都总结了过往的经验教训,但得出来的结论则截然不同,有的人,象黄克诚那样,信仰依然坚定,依然高风亮节,但同时对左倾错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身体力行加以改正。另一些人则不然,过去的理想信念在心中轰然倒塌,为了弥补失去的损失,疯狂的追求物质享受,当今党风社会风气严重败坏,这些人“功”不可没。
王树声: 翻遍王树声的历史,他最值得称道的不是担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一节,而是他的毁家纾难和大义灭亲。王树声出身小地主家庭,但他为了追求真理,毅然走上革命道路,而且他们全家都几乎参加了革命(他的堂兄王幼安是麻城县首任党的特支书记),最后大部分为革命而献身;王树声为了开展农运,不惜领头批斗他的大恶霸舅爷,实在令人钦佩 。
王树声在军事上没什么造诣,他指挥的战斗不是击溃仗就是败仗,鲜有胜绩。王树声最为人诟病的主要是两次逃跑行为。一次是西路军时期,本来他是右支队的负责人,但他看到形势不妙,丢下部队,带着孙玉清杜义德骑马跑了,引得战士们破口大骂,最后还是李聚奎来了才把人聚拢住。再一次是中原突围后他担任鄂西军区司令时,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借口保护干部,把部队留给了别人,带领文敏生一帮人,跑到了山东。他在49年担任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只是一个中将级的职务,(他的老部下李先念王宏坤任司令和第一副司令)只是后来为了授大将,才临时提拔他当了总军械部长,明显让人感觉勉强。
有一点我很纳闷,张国焘为什么会提拔王树声当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他出身不好,又是知识分子,还是鄂豫皖的老人,正应该是张国焘的打击对象,而且他的弟弟妹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肃反掉的,为什么王树声能独受青睐?
许光达: 许光达的资历不够大将级别,这一点人所共知,只是因为大将中需要一个二方面军(或者二军团)的代表才把许光达平衡上了。对此许光达自己也清楚,所以才向毛主席提出让衔申请,并推荐王震顶替。许光达知道,张宗逊虽然是一野的副司令,但不是二、六军团出身;萧克虽然最有代表性,但他的历史问题使毛主席不可能同意;而王震既是六军团政委,又是毛泽东的爱将。这说明许的让衔不象有的将帅那样,只是客气客气,谦虚一下而已,而是真心实意的。就冲这一点,许光达的大将军衔虽然有点勉强,但他的人品绝对是高尚的,是令人钦敬的。
1937年许光达从苏联伤愈回国,见到贺龙,贺龙说:国民党打了你一枪,却救了你一条命,别人挨一枪是祸,你挨一枪是福。这话虽然是句幽默却含有深意。的确,如果许光达不是因为负伤到苏联治病,极有可能也和段德昌孙德清柳直荀一样被夏曦杀害了。可惜,他躲过了夏曦没有躲过文革,69年就去世了,年仅61岁,本来他是大将中最年轻的。
十大将的籍贯:十位大将,有六位来自湖南,两位湖北,广东(今海南)四川各一位。正应了那句古话:无湘不成军。不过这种现象的形成首先要归功于毛泽东,其次是孙中山。
十大将的排名:徐海东、黄克诚、谭政的靠前排名显然有毛泽东、彭德怀、罗荣桓的人为感情因素,并不十分合理。我认为十大将的合理排名应该是:粟裕、陈赓、萧劲光、张云逸、徐海东、黄克诚、谭政、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粟裕第一毋庸解释,陈赓论资历论战功都应该排第二,萧、张、徐主要是凭资历,黄、谭、罗则是当时的实力派,王、许属照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