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此处无声 (图)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芬。”轻描,淡写,用文字来尝试一种审美。 (^.*)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曾经,国内一个朋友问我:听说日本人吵架时都鞠躬呢!? 我笑——在这里耳闻一场吵架,是一件“奢侈”的事,物以稀为贵嘛。 讲一段小故事,博笑之余,或许能看出点什么:静悄悄的站台上,京都女子的裙链开了。春光乍泻之际,一位老“痴汉”(流氓)紧跟其后, 肆意“欣赏”。之后,女子发觉,转身,向“痴汉”优雅地鞠了一躬,小声说:“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然后,捂着“私处”迈着小碎步进了厕所…… 这样的情景,能吵起架么?呵呵。 京都乃至整个日本,都是这样。人们好象天生声带不发达,街头巷尾,除了静,还是静:静静地行走、锻炼,静静地乘车、排队,静静地吃饭、喝茶、购物……连最不善隐忍和掩饰的婴儿,也都好像具有了这种“基因”——常看见一些着衣入时的主妇,推着一两辆童车,在街头漫步。车内的婴儿,未必熟睡,却都那么安安静静,没见哇哇地啼哭过。 或许,删繁就简,是日本文化的特质;息事宁人,是日本人处世的习惯。这些,在京都的体现尤为鲜明:一次,在街头的细雨中尽情溜达。不知何时,已误行在小街中央。隐约觉得身后尾随着一团白影。回首,一辆白色的车,一直默默地跟着,司机隔着玻璃点点头,始终没按喇叭。于是,匆忙闪出了道路。那车徐徐前行,四五米外,加大油门,像赶场子一般飞奔而去…… 一个城市,人的声音就这么被有意地弱化了,因而,万籁声自然被无意间凸现。细雨声、樱吹雪声、鸟声、蝉声,流水声、碎步踏石子声、柏油路上的木屐声、秋叶飘落声,僧人扫地声,以及大诗人松尾芭蕉故居里那著名的“落柿声”,等等,都是如此动听。惟独人声,或许因害怕说得多了麻烦,或许是担心扰了自然的清梦,京都人连呼吸似乎都格外小心;即使多年老友,街头邂逅,寒暄声也是轻得不能再轻。 这般原生态的景况,我想总是有缘由的:京都乃至整个日本,深受佛教禅宗影响——如花道,以简洁、自然为“大美”;如茶道,讲究“幽静的环境”和“寂灭的心境”,这些思想渗透到人的日常行为,便形成了一种“不饰张扬”的性格。 悄然来,悄然走,一切尽在不言中,却又“此处无声胜有声”。 这种一种习惯吗?还是一种素养呢?或者,是一种对自然最贴切的尊重吧。
轻描淡写 发表评论于
图为京都市退藏院的余香院,像这样的寺庙非常多,这样的光景,这样的翠色,这样的精致和细节,在京都,司空见惯,几乎放眼可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