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情 (《语言是小河*代后记》)

老师啊,老师: 你是慈父?你是友朋?你是红烛? 从古老的中华到年青的美利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夏之情

                                           (《语言是小河*代后记》)

    我喜欢“夏”,不仅仅是因为“夏”的风貌和品质,而是因为“夏”的情感,因为我的儿子叫韩樾夏。 23年前的夏秋之交,在即将作父亲之前,我给我的孩子准备了两个名字:男孩叫韩樾夏,女孩叫韩樾雅。雅者,夏也;夏者,雅也。因此,樾夏、樾雅,异名同义,至少有三个蕴涵:因谐音而有了出生的时间的蕴涵,因古义而有了造福华夏的蕴涵,因谐音和古义而有了腾越华夏的蕴涵。很可惜,不是双胞胎,樾雅的名字就落空了! 

     4年前的夏秋之交,我陪送儿子韩樾夏从南京来到北京读大学,那天的晚上,北京的雨下得真大、真多情,好象是一场“洗礼” ,然而,北京不是我的家;4年后的夏秋之交,我又目送儿子韩樾夏从北京的首都机场飞美国读博士,那天的早晨,北京的雨也下得真大、真多情,好象又是一场“洗礼”,只不过,北京已是我的家。儿子韩樾夏十分感慨地说;“老爸,真有意思,来北京读大学的第一天,下雨;读完大学离开北京的这一天,也下雨。雨好象跟着我们走。”我和儿子半开玩笑地说:“这就是雨钟情——雨中情”!

   儿子韩樾夏是在风风雨雨中长大成人的。是奶奶的三个“要!要!要!”,才使儿子韩樾夏来到了这个世界。在奶奶韩秀华、爷爷韩庆生和三个姑姑韩素华、韩素霞、韩素珍的精心而粗放的呵护下,韩樾夏在江苏镇江从三个月长到了上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一辈子只吃剩饭剩菜的奶奶,其善良而淳朴、热情而仁慈、辛劳而乐天、顽强而勇敢、无私而无我的品格精神,一直伴随并影响着韩樾夏。韩樾夏在江苏徐州读了小学,孩子是在我的自行车上长大的。韩樾夏作为从南方来的小孩,在徐州往往受人欺负,然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老师的歧视,如今说起来,孩子还是感觉特别的委屈和难受。韩樾夏在江苏南京读了中学,那年他报考了南京韩家巷对面的一所“重点”中学,考分正押录取线,当天下午说要另缴赞助费10,000元,第二天上午却就说要另缴赞助费30,000元,一个晚上就翻了三番,黑透了!你这个“重点”中学,又能怎么啦?不信这个邪,当然是没去上!而在南京的另一所中学里,韩樾夏荣获了南京市市级三好生的称号!

    儿子韩樾夏在北京上大学,我告诉儿子只有一句话:“老爸,一没权,二没钱!靠什么?靠自己!”儿子,真的一切靠自己,大学本科毕业,被美国的许多著名大学直接录取为博士生,并且获得了全奖资助。

    儿子韩樾夏在离京赴美前的最后一个下午,非常地伤感,与我并排而坐,默默地流着眼泪,想说些什么,结果什么也说不出来。我也说不出话来,强忍着,眼泪还是默默地流了出来。我知道儿子的心!儿子韩樾夏是在奶奶的肩膀上扛大的,临别祖国时,特地从北京到镇江给奶奶扫墓,看看奶奶,同时,也许还想寻求一些问题的答案。

    走出育新花园,走出北京的家,送别韩樾夏的时候,孩子说:“爸,你老了!”不知是哪一天,孩子叫我为“老爸”,我从没感觉出有什么“老”。现在,一旦被提醒,似乎真应该以“老”爸自居了!
    今年的夏秋之交的8月,儿子韩樾夏去美国求学,明天我又要再度去韩国任教,大海重洋,天各一方。谨以此书为祝:飞吧,孩子,北京是你的家!


                    韩陈其
              2004年8月29日  凌晨3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