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恰同学少年之1-少年偶像

人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饭倍儿香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原创】恰同学少年之1-少年偶像

 

刚开始爬格子时加进了很多个人感情,火候却把握不好,写的多了,技巧上去了,情感上却有些生冷了。这两天天热,情绪也跟着亢奋起来了,就随手洒些点点滴滴吧。

 

能进入北大附小的都是些北大子弟,当然其中有些人的父母可能是通下水道的工人,一些则可能是教员或官僚。但显然他们是以此为荣的。北大子弟在那个臭老九摘掉帽子后的年月以及小平同志发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后,社会地位一度空前提高,从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这些个有知识的后代们鄙视一切外来人员,很不幸的是做为极少的从西城胡通里转来的插班生,俺自然被一群已经待了几年的同学们归为盲流一类了。

 

同学们给俺是上过不少扫盲课的,无非是说俺不是正宗北大子弟,当然俺是没少给这些好学生捣乱的,班上最好动的就算是俺了,打架,骂人,吹口哨那是次次不落的。最后俺就被归为了垃圾和四害一类,结果人没人跟俺玩了,俺只好自娱自乐,当然给这帮有知识的同学捣捣乱就成了我的最大乐趣。

 

我始终认为上北大附小是我父母做出的一个很错误的决定,我实际上是硬生生挤进了一个不属于我的圈子,这以后俺所养成的特立独行的狗屎性格一定程度上就要拜俺的这些高级同学所赐了。

 

小学时交到的朋友寥寥,最后却是一辈子的朋友,愿和俺交往的一两人大多是智力不足却为人诚恳的,虽然最后他们的大学上的都很勉强,但在俺眼里却比那些在班里自鸣得意的高级点心高级糖强出不少。

 

就现在看来,班上四十五头大蒜,能真正茁壮成长开花结果的还真没几个,大多是些花架子,摆设罢了,实验田种不出好庄稼,倒是俺后来在哈尔滨上了四年大粪后,人生获益非浅。

 

咯嗦了一堆主人公也没出场,其实要说小学时我还是有崇拜的偶像的,那就是俺班的班长陈大姐(因为有几个附小出来的同学知道俺在这里胡扯就不写真名了)。那时我每犯次错误老师就把俺的坐位向后推一排,没多久就到了最后一排,和陈大姐并架其驱了。

 

陈大姐有一种和她年龄不相称的成熟,陈大姐最大的特点不是成绩次次第一,而是她的宽容和善意,从她身上我头一次感到了女性的温柔和善良,我想这正是那时我所最需要的。陈大姐时时的劝导我,她是很少的把我当作成了普通的同学而不是个班上的异类的人,在她的一力劝解和无私的帮助下,我在班里总算没混到被人人喊打的地步。要知道我已经是被老师当黑五类分子在家长会上点了名的,当时和我交往决不是件光彩的事或者说不和我划清界线会是件危险的事。

 

和陈大姐的来往在小学毕业后成了一个段落,陈大姐去了一附,我则去了二附,我想陈大姐是个挺沉默安静的人,在人群中就是那种不大起眼的那种,永远不会是甚么核心类的,但她的那条黝黑的辫子和绿军包,当然还有那蓝裤子上整齐的补丁都给我的少年阶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从初中,高中,大学,到大学毕业,和陈大姐都常有往来,我这个人比较封闭,不大愿意把个人的事和她说,但每次收到她的信都很激动。她的字体圆润整洁,开起来非常的正派,就象她的为人一样光明。

 

不知为甚么陈大姐的早熟后来带来的却是早于年龄的衰老,大学毕业初年的陈大姐看上去都有些象近三十的女士了,嗓音也早早的沙哑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我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我佩服乃至崇拜那些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我以前认为,现在还是认为,陈大姐是我一生中遇到的很少的无私的人之一。

 

小学留给我的美好的记忆不太多了,但认识陈大姐无疑是我一生的幸运,毕竟这样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