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亚加拉大瀑布

秋天含蓄蕴藉, 饱历了春的繁盛、夏的热情,不再追逐浮华与赞誉,愿静静地、悄悄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澈。。。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瀑布溯源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美边界连结伊利湖与安大略湖的尼亚加拉河上。据考,伊利湖水以每分钟1400万升的流量经由长56公里的尼亚加拉河流入安大略湖,东西水位落差99米,流程的一半处正是尼亚加拉瀑布所在地,形成了尼亚加拉大斜坡最著名的自然景观--尼亚加拉瀑布。尼亚加拉大斜坡是最后冰川期留下的一处遗迹。它绵延起伏,东部向下倾斜,形成多岩石的陡坡。 1 万多年前,尼亚加拉河形成于更新世后期。大陆冰盖消融后,露出白云岩构成的尼亚加拉陡崖,伊利湖水经此外泻,形成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以山羊岛为界,分为加拿大瀑布和美国瀑布两部分,由三股飞瀑组成。其中,在河东美国一侧悬挂二瀑,落差55米,瀑布顶水域总宽度328米,分享“ 彩虹瀑”和“月神瀑”的芳名,后者瀑飘酷似新娘婚纱,也称“婚纱瀑”,两瀑布中间隔着兰那岛(LUNA ILAND)。在河西加拿大一侧的飞瀑最为壮观,其状若马蹄,故称马蹄瀑。瀑布顶端水宽675米,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落差54米,瀑布下面的水潭深56米。马蹄瀑与前两瀑相距约二、三百米,但看上去基本是“三位一体”的半弧形。据新闻中心提供的资料,三股飞瀑总宽度1000多米,总流量为每秒6000立方米。其中,马蹄瀑布的流量占总流量的90%。

“尼亚加拉”一词来自印第安语,意即“如雷贯耳”。在他们实际上见到瀑布之前,就听到酷似持续不断打雷的声音,故他们把它称为“Onguiaahra”(后称Niagara),意即“巨大的水雷”。据传,欧洲人布鲁勒于1615年领略到尼亚加拉瀑布奇观。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了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简称为“Niagara(尼亚加拉)”。

“雾中少女”

“尼亚加拉”瀑布虽然分成三股飞瀑,却是同一水源,同一归宿--尼亚加拉河。宽350米的长形山羊岛把尼亚加拉的水源分流为三,但都又倾泻于同一河内,以连结美国的彩虹桥为界,瀑布之水在尼亚加拉河下游形成的长湖,以主航道作为加美领水分界。

美加两国在湖上合营一个旅游项目,叫作“雾中少女”水上游。游客一上船,每人便领得一件蓝色套头雨披。船启动了,微波荡漾的碧水渐渐波涛起伏。望两岸,礁石千姿百态,石壁上象有一层贝壳镶嵌。突然,这些“贝壳”却飞了起来。细看,原来是无数静伏的海鸥被浪花惊动后振翅飞起。它们有的贴近湖面翱翔,有的与缭绕的飞雾争高,有的与急浪搏击。只只雄姿矫健,恰似高尔基笔下搏击暴风雨的海燕,蔚为壮观,引人遐思。

游船从彩虹瀑驶过时,水珠飞溅,令人难睁双眼;过婚纱瀑时,稍显平静,瀑飘仿若新娘婚纱,尤其得到船上年轻恋人青睐。

 

接着,船转向西北马蹄瀑布。在游客一片惊叫声中,游船在旋涡上颠簸,逆浪而上,驶进瀑布直泻区。这时,你真可切身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涛声震耳,飞雾冲天,浪激“雾中少女”,如入《西游记》中孙吾空的“水帘洞”。游客兴奋不已,尽情接受大自然这奇特的“洗礼”, 连连赞叹这毕生难得而又难忘的水上游。

 

回到岸上,从马蹄瀑放眼美国一侧的彩虹瀑,阳光下显现彩虹,的确名不虚传。英国文豪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游记中谈到尼亚加拉瀑布时写道:“我们走过瀑布地区的每个角落,从不同角度观赏瀑布……即使特纳在其全盛时期创作的最好的水彩画,也未能表现出我所能看到的如此清灵,如此虚幻,而又如此辉煌的色彩。我感到我自己象是腾空飞起,进入天堂。”英国文豪狄更斯心目中最好的“水彩画”,的确是美不胜收的世界奇观。

 

静止的流星 发表评论于
喜欢最后一张照片,光的感觉很强。

我经常会做和恶水有关的梦,那种扑天盖地涌过来的水,黑沉沉的。一直认为那只是梦,现实中的水不会是那样。但是那次在最后一张照片左边站着人的那同一个地方,才体会到现实中水其实也很可怕,也是那种嘿沉沉地涌动,朝下盯看那养的水,会让人的身心都紧缩起来。后来想,那重恐怖大概不是来自水本身,而是源于水底下的那种不可知。
多伦多的秋天 发表评论于
文章来源: 孤帆一片日边来 于 2005-07-28 17:52:07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