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森贝冢装门面,小市宣言跨地区”
东京都的大田区,是从大森和蒲田各取了一个字合成的地名。从五反田乘有轨电车到大森只要11分钟,160日圆,连转车时间在内,一般也不超过20分钟。出站延池上通道向北分别走5和15分钟,可以参观贝冢遗迹和纪念碑文,白天无料,日暮后关闭。
時間 | 経路 | 乗車券 | ||
| 五反田[ 出口案内 ] | |||
12:04~12:09 |
| 1駅 JR山手線内回り | 160円 | |
| ||||
12:16~12:22 |
| 1駅 JR京浜東北・根岸線快速 | ||
|
大森因“贝冢”而出名,是从品川区跨越大田区的绳文时代后期的贝冢。倭史以为: 绳纹人演变而成弥生代,继而发展为古坟人。在1877年6月,美国学者E·S·莫尔斯由横滨朝向新桥的列车窗发现贝,然后调查。此发掘,被说是日本考古学/人类学的序幕。现在,有关大森贝冢的石碑,在品川区方面的遗迹在“大森贝冢遗迹庭园”内,大田区方面的大森站附近也有两处。品川区为了和American套近乎,跟E·S·莫尔斯的家乡U.S. Maine波特兰市建立了姐妹城市。可是大森站却在大田区管辖范围。除了有拉大旗作虎皮的嫌疑之外,跨地区名不副实的地名在东京附近有不少,例如:东京国际空港建在千叶县成田市,东京迪思尼乐园也不在都内;东工大三个校区有两个在神奈川县,剩余一个叫做大冈山校区,也被地道切除两小块放在石川町和绿丘地区,分属东京的两个不同市区,彼此相安无事。
E·S·莫尔斯, Edward Sylvester MORSE,1877年6月发现大森贝丘,同年9月受聘为东京大学教授,组织考古队发掘贝丘,出土粗陶、石器、骨角器等,从而撩开蒙尘数千年的绳纹人的面纱。贝冢被认为是绳纹人饮食垃圾的堆积场,多为贝壳、鱼骨、兽骨的化石,往往同时伴出陶片、石器、人骨等,是绳纹文化的典型遗存。E·S·莫尔斯主要著作:Shell Mounds of Omori(《大森贝墟古物编》,1879)。 1882年第三次来到日本,研究日本的制度、风俗习惯等,进行陶器的收集。E·S·莫尔斯后来成为波斯顿(Boston,ボストン,不是ボ-トランド)市美术博物馆的古陶器管理者。
相关资料节选:《日本文化通史》(王勇)
新旧石器时代的交替,引发一系列连锁变革,粗陶、弓箭、磨制石器等迅速普及,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出现转型。恩格斯这样描述:“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类的制造品主要是用作这种采集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绳纹人丢弃食物残滓的遗址,因为有厚厚的贝壳堆积层,我们称之为“贝冢”(贝丘)。也许是一种巧合,在日本最早的贝冢——神奈川县夏岛贝冢,出土了最古的骨制鱼钩和大量的鱼骨,碳14测定为8千500年前,说明粗陶、弓箭、贝冢、渔具的出现,标志绳纹时代揭开序幕。
绳纹人从森林、山丘走向大海,由猎人变为渔民,带来生活习惯上的一次革命。
纵观世界考古史,许多划时代的新发现,往往出自一些偶然的因素。北京猿人、甲骨文如是,岩宿遗址、明石人亦然,绳纹文化自然不例外。
1867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实行“文明开化”政策,西方文化汹涌而入,学术界面临改弦更张。1877年6月,美国动物学家莫尔斯来日本考察海洋动物,乘车从横滨赴东京途径大森偶然发现车窗外一座贝冢。即刻组织考古队发掘,出土粗陶、石器、骨角器等数百件,从而撩开蒙尘数千年的绳纹人的面纱。当时习称“介墟”的贝冢,是绳纹人饮食垃圾的堆积场,多为贝壳、鱼骨、兽骨的化石,往往同时伴出陶片、石器、人骨等,是绳纹文化的典型遗存。
大森残贝冢的发现,标志着日本近代考古学的开端。在莫尔斯的引导下,一批日本学者很快加入科学考古行列。如参加过莫尔斯考古队的饭岛魁、佐佐木忠次郎,1879年就已独力发掘茨城县的陆平贝冢。根据1980年的统计,日本各地(北海道除外)发现的贝冢已达1153处,其中早期97处,前期254处,中期258处,后期425处,晚期119处。绳纹早期贝冢的数量还不多,狩猎依然是主要的经济手段;以后逐步递增,绳纹后期达到顶峰,捕捞渔业上升为主要经济手段。绳纹晚期出现原始农耕,造成贝冢数量剧减。
所谓“绳纹时代”,因该时代遗存出土的粗陶大多饰有绳状纹样而命名。这种粗陶最初由美国人莫尔斯在大森贝冢发现,他在发掘报告(《大森介墟古物编》)中定名为“Cord Marked Pottery”,此后出土物逐年递增,人们发现粗陶的形制和纹样变化多姿,各个时期均有独特的风格和样式,于是按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晚期进行编年。
早期粗陶。多为尖底或圆底的深钵,纹样以绳状压痕为主,也有少量篦纹、堆纹和无纹,器物种类和饰纹都很单调,烧制温度不高(600-800度左右),呈灰黄色。
在北欧、南欧、西伯利亚等地发现的早期粗陶,也多为尖底或圆底,有人认为日本的尖底粗陶可能源于西伯利亚的原始粗陶。下此结论还为时过早,岩宿文化晚期的粗陶,多在九州和本州发现,从地理上看应当与中国大陆或朝鲜半岛的关系更为密切。如同前述,江西省万年仙人洞的绳纹粗陶(约9千年前)呈圜底,不像是早期的形制。今后各地的考古发现,或许能为揭开日本粗陶起源之谜提供新的证据。
前期粗陶。前期的标志是平底逐步取代尖底、尖锥形向圆筒形过渡,另一个特点是陶片经手工按捺后变薄,故有“煎饼式”的爱称。器型趋于多样化,饰纹表现复杂化,甚至出现浮雕纹,与早期的实用性器皿相比,显露出观赏性的萌芽。
中期粗陶。这时期的粗陶造型达到辉煌的顶峰,讲究对称的浮雕式涡旋纹取代平面式的绳纹,纵横交错的粘土纽和粘土片构成的立体造型别具一格,具有代表性的火焰式粗陶,洋溢着绳纹人的艺术冲动和生命热流,堪称原始抽象艺术的杰作。另一方面,粗陶作为视觉艺术,开始向写实性发展,逐渐贴近生活,出现人形、鸟形、贝形等作品。
后期粗陶。中期粗陶那种缠络叠加的立体造型,同时给人繁冗重复之感,有损粗陶本来的实用功能。到了后期,复杂的浮雕装饰趋于简略,通体饰纹不再成为主流,理性的造型独领风骚。
首先,器型突破圆筒格式,形状出现多样化,总体上从直立形向扁平形、从大型化向小型化发展;其次,重视器皿的实用性,如壶形、罐形、盘形、盆形、瓮形、高杯形等,不仅仅是一种观赏性造型,而是出于器皿功能的需要;再则,图案简略得当,雕纹线条纤细洗练,达到主题突出的效果;还有,不少器皿经过研磨,外表柔滑光泽。此外,烧制温度较高,器体呈黑色,与中国龙山遗址的黑陶或许有某种关联。
晚期粗陶。作为粗陶生产的中心地,关东的至尊地位受到挑战,东北地区的龟冈式粗陶崛起。绳状饰纹的传统基本消失,代之以云状纹、工字纹、弧线纹等几何线条;中期粗陶所见的跃动感和奔放感已成往事,造型因过于烂熟而显得沉闷甚至呆板,局部工艺虽然愈加精巧,但整体构思却缺乏创意。绳纹粗陶作为一个文化生命体,似乎进入了衰老阶段,弥生粗陶的诞生已指日可待。绳纹粗陶由新生而衰老,经历了约6千年的风霜,比之于人生一世,早期和前期犹如幼儿和少年,以朴实的实用器皿为主;中期似朝气蓬勃的青年,浑身上下刻意打扮,立体雕刻极尽艳丽;后期和晚期进入中年和老年,装饰趋于图案化,沉稳有余而豪气不足。
关于弥生人的起源,从明治时代开始争论了百余年,倭人的起源代表性的观点有“土著人种说”、“外来移民说”、“混血人种说”。
持“土著人种说”者,如考古学家长谷部言人、铃木尚等认为:绳纹人顺应生活状态之变化而成弥生人,继而发展为古坟人,直至现代日本人。持“外来移民说”者,有人认为来自南岛,有人主张来自朝鲜,有人倡导“北方人种渡来说”,有人坚持“吴越移民说”。
清野谦次大概是“混血人种说”的始作俑者,他认为弥生人是绳纹人和外来移民混血而成的。埴原和郎对弥生人的混血率进行过别开生面的测算,他将身高的变化视作遗传因子的量化表现,测出土井浜人混血率为1比1.25,三津人的混血率为1比0.8,由此断定这是第一代混血儿。
大森貝塚公園 ここは明治10年東海道線に乗って車窓の景色を眺めていたアメリカ人エドワード・モースが偶然に発見、わが国先史考古学研究の端緒を開いた記念すべき遺跡であり、国の史跡にもなっている。この貝塚は縄文後期・晩期に属するもので、遺跡周辺一帯から東京湾産貝類の殻・人骨・骨器・土器・獣骨など多数が発掘され、出土品は主に東京大学人類学教室に保管されている。公園はバロセロナのグエル公園を意識した造りで、お金を掛けて整備されている。つまりウルトラマンやゴレンジャーのオープンセットのような変った雰囲気の公園だ。大井にあって大森貝塚とは不思議だが、そのためか少し南の大田区山王1丁目3番、JR大森駅近くのNTTのショールーム脇を階段で降りたところに「大森貝墟」の記念碑が建てられ、ビルの壁面に由来が貼り付けてある。これはモースが見た貝塚は何処かの争いで、どっちでもいいと思うが、まあ二つある訳さ。
节译: 大森贝丘 这个贝丘的发掘调查是成为日本的近代的考古学的出发点。在JR京滨东北大森车站里的碑”日本考古学发源地”。在跨地区一边的遗迹一带成为区立贝冢遗迹庭院。庭院里头除了莫尔斯博士像等等以外保存贝层标本,能以眼看贝壳累积的样子。另外,要是从冢遗迹庭院对于去大井町在路上步行5分钟前后就有区立历史邸宅,为莫尔斯博士准备。也在大田区山王镇一边的遗迹上有纪念碑,JR京滨东海线的电车车窗仍然可见的。但”大森贝冢”变化成为”大森贝墟”。有兴趣的人可以探讨参观食物残滓丢弃的堆砌的废墟遗址,因为有厚厚的贝壳堆积层,我们称之为“贝冢”(贝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