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幽默

智慧人生 不会放弃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有所弃,才有所取;有所为才有所不为。学会放弃,就得知道该放弃什么,不该放弃什么。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怕与不怕
  鲍威尔曾当众解读过什么叫勇敢。他说:“所谓勇敢,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迎战不应该害怕的任何东西;二是害怕应该害怕的东西。”此话不可谓不经典。
  四道试题
  有一次鲍威尔答记者问。有记者问:“您认为事业和家庭哪个轻哪个重?”鲍威尔说:“我认为人生应该有四道试题:学业、事业、婚姻和家庭。只有平均分高才能算及格,切莫将太多的精力用在其中的任何一道题上。”
  成功的秘诀
  有人问鲍威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的成功秘决是:急事慢幔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应该说他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成功的一部分原因。
  做人
  2001年4月,鲍威尔的政敌霍恩曾当面羞辱他不学无术,鲍威尔并没有否认自己不学无术。而是当即说:“我情愿做一个善于与人交流的无学问者。不愿意做一个博学但不善于与人交流的人。因为我是属于公众的。”

人生随缘 发表评论于
学会放弃,是一种人生哲学;敢于放弃,是一种生存魄力,更是一种良好心态。
  正所谓:有所弃,才有所为;有所为,才有所不为。

  人活着,会有许多责任,许多欲望,这些东西没有不行,没有会使人生变得轻飘,无意义;多了也不行,这些东西多了,背在背上很沉重,弄得不好会把自己压垮。河北省国税局的局长李真在受审时痛悔不已。他说,他当副省长的秘书时,觉得没有省长的秘书那么受人尊重;当了省长的秘书,又发现自己不如省委书记的秘书风光;当了省委书记的秘书,还觉得不过瘾,不如厅局长们手里有实权,可以活得更潇洒。最后他泣不成声地说:“我是毁在自己的欲望上,我的欲望没有止境……”和李真一样毁在欲望没有止境的还有成克杰、胡长青等等。所以我认为人不能欲望太多,人要懂得取舍,还要学会放弃。
  《史记·孟尝君列传》里面有个食客,孟尝君问他:“先生远辱,何以教文?”他淡淡地答道:“我没有什么本事,是因为贫穷,到您这里来,为的是有口饭吃”。此人就是弹铗而歌的冯谖,在历史上很有点名气。他究竟有些什么能耐呢?据说冯谖归附孟尝君之后,并没有什么作为。孟尝君在一个叫薛的地方放了很多贷款,但收不到利息,他认为冯谖没有什么特长,不如派他去收收息钱,反正收不到,也无关紧要。没想到冯谖去了之后,又是买酒又是买牛,把薛地的百姓召集到一起,又是喝酒又是吃肉,一面把那些还不起本息的借据当众烧掉,还说这是孟尝君的意思。百姓们非常感激。孟尝君却很不高兴,把冯谖喊回去责备了一顿。当时孟尝君是齐国的宰相,后来他被齐王疏远罢免,经过薛地时,百姓们置酒置肉,欢声雷动,夹道欢迎,孟尝君十分感动。这才认识到了冯谖烧毁借据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赢得民心。我仔细地读完关于冯谖的这一段之后,发现孟尝君三千食客里面,只有这个冯谖,二千多年来一直被史学家和文学家们传唱。其实,他最大的本事就是放弃,而且教会孟尝君放弃。
  他是真正懂得放弃的重要意义。当然,也只有孟尝君这样的政治家,虽然当时还不理解放弃的意义,但也没有过分责备冯谖;如果换一个土财主,冯谖就可能会下岗,被扫地出门。不过以冯谖的聪明,他也不会投奔到一个土财主的门下去的。
  放弃和获取是一对矛盾。没有放弃就没有获取;得到的同时必然也会失去。很多聪明的人明白这一道理,从不患得患失,更没有过多欲望,他们敢于放弃,所以无论干什么,都能取得成功。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辅佐勾践二十多年,最后打败吴国成就了霸业。勾践有“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的美意,范蠡不仅谢绝,而且他放弃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离开了勾践。他跑到齐国“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创下数千万产业。齐国人又要他当宰相,范蠡摇着头长叹一声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详。”于是,他再次放弃,散尽家财,丢下相印,跑到一个叫陶的地方,隐姓埋名,艰难创业。不多久,又创下巨万家资,被称为陶朱公。范蠡的三个儿子却不行,尤其是大儿子,斤斤计较,什么都舍不得,以致害死了自己的弟弟。
  范蠡成为陶朱公时,二儿子在楚国犯下了杀人罪。范蠡准备了一车金银财宝,要小儿子去楚国救他的哥哥,大儿子却认为:“今弟有罪而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范蠡的老婆慌了神,对范蠡说:“你派小儿子去,未必就救得出二儿子,而大儿因此就先死了,这又何苦呢!”范蠡不得已,只好让大儿去。要他去楚国找自己的老朋友庄生,他对大儿说:“你去后,就把这所有的金银财宝给庄生,听他的安排,千万不要违逆庄生的意图。”大儿子到了楚国,看到庄生家里一贫如洗,草都长到了门口,心里不以为然,但他还是按父亲的意思,把那些金银财宝留给了庄生,庄生说:“你快回去,千万不可留在楚国!你的弟弟被释放以后,也不要问什么原因。”但大儿子在楚国住下来了。还又把自己私自带去的钱财拿出来,找楚国的权贵们帮忙,想救弟弟。其实,庄生虽然贫穷,但廉洁、耿直,在楚国很有名望,连楚王都把他当作老师看待。他指着那车财物对老婆说:“这都是陶朱公的财物,不要动,事情办好后,再送还给他。”说完便入见楚王,要楚王以德治国,消除天灾。楚王当即下令大赦天下。这时范蠡的大儿子正去一位要人家里送礼,听说楚王大赦天下,其弟弟出狱是理所当然的,而并非庄生出力。庄生却得了一车金银财宝,心里很是不平。于是又去见庄生。庄生吃惊地问:“你怎么还没有离去呢?”大儿说:“是的,我是为弟弟的事来的,现在听说弟弟运气好,正赶上楚王大赦天下,特来向您辞行。”庄生明白他的意思说:“你的东西在那里,你就拿走吧。”大儿子便真的把那一车金银财宝带走了。庄生受了羞辱,立刻又去见楚王,说:“我听说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他家里人带了很多钱财来贿赂您的手下,百姓们认为您这次大赦天下的原因不是怜惜楚国的臣民,而是因为陶朱公这个儿子的原因。”楚王大怒,立即下令杀掉了范蠡的二儿子。
  显而易见,范蠡大儿子又想救弟弟,又舍不得那一车金银财宝,结果葬送了自己弟弟的性命。这就是不懂得放弃造成的后果。
  放弃,对于贫困的人来说,似乎是很容易,因为他们没有多少舍不得的东西。但对于有一定层面的人来说,放弃须付出一定代价。释迦牟尼创立了佛学,但他放弃了王位;鲁迅成为了一代文豪,但他放弃了医学专长;比尔盖茨创造了二十世纪一个伟大神话,但他放弃了入学深造的机会。总而言之他们都作了放弃,他们的放弃换来的是成功。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什么都舍不得,什么都想得到的人,那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人生要有所求。无所求的人生,对什么事都无所谓的人生,是虚浮而悲哀的。人的生命应该是在“求”的过程中开始的,亦是在“求”的过程中结束的。“求”,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内在活力,构成人的行为基础,演绎人的生命过程。
  现代社会,人流、物流、信息流、科技流瞬息万变,市场经济商海横流,从时空的角度上产生了许多的资源、市场、平台和机会,展现了一幅幅财富的画卷,创造了一个个诗情画意的成功典型,也设下了许多陷阱与诱惑,更为那些有准备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为芸芸众生在有所求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机会。但有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与市场,激情冲动,意乱情迷,不考虑时空的差异,不讲究主客观条件,更缺乏理性的思考,忘却了放弃,充满着幻想,任凭拥有和欲望的野马在陷阱密布的幻觉世界中纵横驰骋,梦想一夜暴富,结果铸成终身大错……
  清醒的放弃和大胆的选择是相一致的。有放弃就有选择。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的获得,放弃一时之利,是为了享有永久之益。我们应该放弃失恋带来的痛楚;放弃受辱留下的仇恨;放弃心中难言的烦恼;放弃无聊的争吵;放弃没完没了的解释;放弃对权力的角逐;放弃对金钱的贪欲和对虚名的争夺。记住,凡是主客观条件不相一致的事情,或者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或者是能办到但不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好处的事都应属于放弃之列。不会放弃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有所弃,才有所取;有所为才有所不为。学会放弃,就得知道该放弃什么,不该放弃什么。为了熊掌,我们可以放弃鱼;为了事业的成功,我们可以放弃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我们可以放弃金钱;为了庄严的真理,我们可以放弃利禄。该放弃时就放弃。放弃后,你就会看到天空的蔚蓝,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你就会闻到芳草的清香,听到动人的音乐;从你放弃的那一刻起,你就获取了新的东西:或是快乐,或是信念,或是信任等等。
  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学会放弃。
王悟 发表评论于
很想知道你放弃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