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非暴力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漫谈非暴力

 

刚才在《纪念周恩来》的帖子的几个跟帖中,网友谈到甘地的非暴力问题,跟了几个帖,觉得应该把甘地的这个概念说清楚。

 

提起甘地,人们自然会联想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因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流是非暴力运动,它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有鲜明的区别。

 

非暴力一词最早见于印度婆罗门教经典《广森林奥义书》,梵文写作ahimsa,意为“不杀”或“不害”。印度的古代宗教都宣扬非暴力信条,耆那教以严格奉行非暴力而著称,把非暴力置于信徒们正行的五戒之首,要求对一切生物实行绝对的不害。

 

非暴力的概念在佛教中有了发展,作为一种戒律,它不仅消极的要求不害,而且还增加了泛爱众生的内容。印度教也把非暴力列为“五德”之一,但是,对非暴力的解释则非常灵活。《摩奴法典》规定,猎杀动物作为牺牲或食物,以及在自卫中杀人都可以称为非暴力行为。

 

在印度近代历史上,当印度那帮主张精英政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们在面对英国殖民主义重压而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甘地从发掘印度民族文化着手,重新解释了非暴力,使宗教同政治斗争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创立和发展了以非暴力为核心内容的甘地主义作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政治理论武器。甘地主义最大限度地发动起印度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政治斗争,使印度的独立运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最终获得独立。因此,甘地也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和“国父”。

 

甘地的非暴力斗争方式不仅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获得极大成功,而且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自称甘地学生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领导的民权运动就采用了甘地的斗争原则和策略(在此就不细说了)。

 

甘地的非暴力概念是在传统的非暴力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尽管与传统意义相似,其本身却有着 鲜明的特点。甘地的非暴力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积极的方面----爱和消极的方面----不害。前者包括后者,代表着非暴力的本质。

 

甘地在使用非暴力的概念阐述其政治思想时,主要强调的是非暴力的本质方面,即爱的精神。他清楚认识到,耆那教所宣扬的绝对不杀生在实际生活中根本做不到。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在某种情况下杀生是不可避免的;或者,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杀人亦不可避免。

 

甘地在其主办的《青年印度》上曾经举例强调过杀人与非暴力之间的特殊关系。他指出:“假设有个人手中持刀,到处乱砍乱杀,杀死他所遇到的任何人,而没有人敢于活捉他。无论是谁杀死这个疯子,都会受到社会的赞许,并被看作是仁爱之人”。甘地认为,只有摆脱了仇恨,愤怒,自私等恶念,这些行为都可以成为非暴力行为。

 

甘地的非暴力概念是其在南非领导印度人反对殖民当局实行种族歧视的斗争中形成的。起初,人们把甘地领导的以和平方式抵制不合理的法令的反抗运动称为“消极抵抗”运动(Passive Resistance),当时的传媒也以此称呼该运动。然而,甘地对这种说法特别不满意,他认为把非暴力抗争活动称为“消极抵抗”是一种误解。持这种说法的人只看到了这种抗争的形式,而未理解它的本质。因此,他发明了“坚持真理”(Satyagraha)一词,把他所领导的非暴力斗争定义为“坚持真理”运动。

 

甘地把“坚持真理”的非暴力斗争同消极抵抗作了严格区分。 他认为消极抵抗是弱者的武器,其特征是这种形式的斗争起源于仇恨,最终导致暴力的发生。他甚至否认印度民族主义斗争采取非暴力斗争形式是一种被压迫民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策略。咱瞧瞧他是怎么说的。他说,非暴力抵抗邪恶的对象是恶,而不是做恶者。因为作恶者的内心深处也具有善性,只是由于其善性被情欲和实际利益所蒙蔽。非暴力抗恶的目的在于使作恶者觉悟,改恶从善。他的这种解释无疑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但是,老百姓就是爱听。

 

在政治上,非暴力斗争总是以不合法的形式出现,即不同实施错误政策的统治者合作。如果被统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统治者的任何政策都会大打折扣。然而,在一个野蛮政府的统治下,不做顺民,必然会付出坐牢,杀头等巨大代价。所以,甘地认为非暴力斗争是以自己忍受痛苦和牺牲的行为制止做恶者继续做恶。这种以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革命精神,才是精神上强大的表现。

 

在甘地数十年领导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充满了绝食,自苦等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事件发生。 表面看来,同其他西方化的政治精英相比,甘地是落后于时代的,然而,正是这个甘地,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个人魅力的领袖,把亿万印度人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下,掀起一波一波的民 运高潮,弄得英国人愣是拿他没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