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
明月清凉地,佳茗在握时。 淡淡微风起,停杯欲语迟。
看到还有人说无极,还好这次是翻出了陈凯歌几任妻子的旧帐,不然的话这部连谈都懒得谈的片子,也真是让人想起那句话:“没的污了我的口”,作为一个曾经站在中国影坛高端的人物,现在堕落成这样,再回想当年那些老艺术家,除了无话可说,也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不知道是他自己的悲哀,还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很奇怪,每次看到关于陈红的报道和他们的照片,我都有种不祥的感觉,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二位是皮里阳秋各打自己的算盘。希望我只是错觉吧。不过,看看陈以前的事情,第二任妻子威胁不离婚就去找面首让他好看的谣言,倪萍那句“一生中最没有人格的日子”的话,虽然说内情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陈凯歌人品之一般了,所以也难怪他拍不出真诚的电影。
张艺谋这点上比他好的多,虽然在感情问题上,他似乎也没有做的好到哪里去。据说巩俐和他分手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太小气。而做对那个时代那样的经历有所了解的人,除了为他们感慨一下以外,也忍不住也再感叹一下,是什么使一个人那么恐惧花那么少的钱,是什么使他拥有了国际声誉以后,却还不能改变自己对钱的看法。在那些被我们所轻视的习惯背后,到底是什么使他们那么偏执,是什么使他们不能改变自己。
其实岂止他,老一辈的人,在节省上,常常为我们所腹诽,然而造成他们几乎永远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的原因,却是悲哀的几乎令我们不敢反思的。
似乎,每个在某些方面优秀的人,都有着为人知或者不为人知的偏执和缺点。而那些偏执或者缺点,往往只有身边人了解,作为远处的旁观者,只能看到他们的光环,看到他们光彩照人的一面,却少有去了解其他的兴趣和机会。自然,远观者也不需要承受他们的偏执和缺点,他们只需要看看花边就够了。
再联系国外的一些艺术家看,这基本上就是个规律了。做艺术家的身边人,往往以痛苦惨淡收场,光环,那是供远处的人观赏的,离的近了,未必是光怪陆离惨不忍睹,却多半会盛名之下必有虚至。
于是也就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名的东西,大多禁不起玩味,不只是人心思变会觉得玩腻了,而且真实往往经不得推敲。
西谚云,仆人的眼里没有英雄,与中国的这句话,几可参差。含意应该差不多吧。毛泽东的秘书都没什么好结果,周恩来的妻子对他的评价,也是不该说的他从来不说。做一个英雄的身边人,与艺术家一样,也似乎并不容易有什么好果子吃。很多事情,想想也只能心凉。
再展开来,凡是有成绩的人,一般都自己过人之处,多半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秉性,优点往往也是缺点,那么远观者看到的赏心悦目,到了身边人,往往就是承受不为人知的痛苦了。光环下的沉默和阴影,恐怕不只是光环的制造者本身之痛,更是身边人之痛了。
所以别误会了那些光环,他们往往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灿烂,也许明亮之下,不过是污垢与不堪,认识真相,大约除了失望,就是绝望了。那又何苦,不如远远的看看,还能假想成一道风景,即使俗一些,不管是这个被用烂的词还是被看惯了的人,走近了,迹近于自我摧残。
走近一个个性强的人,往往不得不低下自己的头颅,因为他既然能吸引你,必然有过人的魅力,而你既然是被吸引者,是很难改变从属者和附庸的地位的,与其走近,不如远一些,还可以作朋友谈笑俨然。于人于事,相望或相忘于江湖,远比相濡以沫,要更对得起自己。
有个关于冬夜刺猬互相取暖的故事,说的是人与人之间合适的距离,才能互相帮助又不互相伤害,放之于远观亵玩,大约也是可以移植的道理。近了,多半反而不美,远了,或许相得益彰。
远近之间,虽然要看各人的聪明,也是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淡淡微风 发表评论于
呵呵,罢了兄啊,我也不能老是唯美老是玩玄的不是,偶尔也要回归一下红尘啊:)
心理不舒服那是正常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个度,不过度,都是可以容忍或者理解,过了度,也就不美了:)
我一般不太关注事情本身,喜欢琢磨些事情后面或者折射出来的东西,比如就陈导的事情,他着急上火不奇怪,就象你说的孩子是自己的好,只是当他骂人家不能太无耻的时候,居然不觉得自己花那么多钱弄出个垃圾来是不是更无耻,怎么说都有些没有自知之明了。这个也不是我关注的地方,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是,他的腔调,很有些官腔,或者说自己是不可触碰的潜台词,在怎样的环境里,能把一个电影导演培养出官腔,把一个搞艺术的,弄的自己象官府,这就比较好玩儿了。
其他的,就是随想了。
老谋子,还是很佩服的,虽然他那个“十面埋伏”够烂,但是摄影上水准并没有降低,制作也很见功夫,就是剧本实在太差。那个王彬还是王斌,实在该退休了。
错误总是要犯的,往往还很难避免,不过,不文过饰非,也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委过于人,也就够了。
ghostnotediana 发表评论于
我从没觉得他偏激,倒觉得他无可奈何
淡淡微风 发表评论于
呵呵,ghostnotediana快赶上鲁迅那么偏激了啊:)
采薇好,霍元甲不错啊,虽然故事编的不咋地:)
至少他没有去媚俗,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何况,李的武打还是一贯的漂亮:)
罢了 发表评论于
微风兄,怎么又去看那个孔雀屁股了?若是我们脱下裤子对着镜子照照自己的屁股,也一定会发现好看不到哪里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决绝对和他的灵魂质感和底气有关,当然基因也很重要的。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残留着些环境和文化在我们身上刻下的痕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海有句老话叫“瘌痢头儿子自己的好”;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总是最好的,别人若是批评你的孩子,不管说得对错,心里总会很不舒服。这是一种文化的弊病,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可就是心不由己。老美在这一点上就很放得开,有一次碰到一对很成功的美国夫妇,交谈中提到自己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很笨,GPA 才两点几。平时和美国同事在交流时也发现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很公正。所以说我们若把自己放到显微镜下照一照,一定也会照出许多丑陋来。
一个不犯错误的人通常不能成就任何事业,一个没有缺点的人往往优点也很少。我也不喜欢陈凯歌和老谋子身上的那些丑陋,他们的问题就出在当他们从一个穷人成为富人之后,当他们从逆境中走出来达到到顺境时(有时候为了生存不得不做些错事,也是可以谅解的),没有及时地修正身处贫穷和逆境时所养成的坏习惯,这种现象也发生在许多国人身上,包括我们。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尽管这两位仁兄身上有着不少的缺点,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给予肯定的是他们的敬业精神,特别是老某子。不管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但他们工作起来的那份“玩命”和吃苦精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
当我们作对了,不一定有人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所以,有些错误是一定不能犯的,有些错事是一定不能做的。
ghostnotediana 发表评论于
君子杀的是人,犯不上近庖厨
dandanweifeng 发表评论于
呵呵欢迎蔚红回来!
当然记得啊,好久不见,一向可好?
待了这么久,写写游记吧:)
呵呵明白你的意思,就是想找个合适的点儿把自己猫起来:)
祝你天天开心!
如此mm说的对,庄子早就说过,人就是倮虫,没长毛的虫子:)
呵呵笑姑娘说的好,陈花那么多钱,弄了个垃圾出来,还不让人说,呵呵,他把自己当政府了吧:)
杀动物的事情,不是三言两语说的清楚的,小丫头看到了这些,我们没看见的如何?不只是我们中国,人类都有这问题,西方那些牛排猪肉,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变来的啊。。。
当然,中国的饮食习惯和一些传统做法,使得看起来更赤裸裸触目惊心一些。
所以:君子远庖厨。。。
淡淡微风 发表评论于
呵呵,莲花mm,我没觉得那是错怪,聪明的艺术家,应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而不是从此就玩世不恭了。
美国艺术也有禁区,我常常看到他们的明显是为了一些原因做的妥协的痕迹,但是他们还是很聪明的表达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就很聪明啊,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妥协,然后再慢慢想办法改变现状,当权派当然是要有技巧的推的,要不然还能革命?李敖做的就不错。
不能用一个新闻不自由或者什么的,就把自己的责任全推掉了。
中国知识分子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其实国内的控制,现在已经宽松的多了,有的是空子可以钻,只是新闻界整体水平严重不足,还没学会怎么和当局做斗争罢了。看看美国的新闻史,也是经过了很多斗争的,看看他们那些新闻人物的水平,唉,差的太远了啊。
xiaozuihao 发表评论于
在小丫头那里看到这一段,悲得我手脚冰凉,欲哭无泪,眼泪堵在胸口,心脏欲裂……
“我走在一条大街上看到了有人把自个儿的狗拴在路旁的一棵树上,一转眼,那人手上拿着一根木棍拼命的往狗的身上打下去,狗没法逃,只能围着树脚兜圈子。‘喂,’我大喊一声,正想走上去,奶奶却在这时牢牢地把我拉住。看热闹的人更多了,看到狗痛苦的样子和听到狗的惨叫声,会让这帮人感到无名的兴奋。他们一边观看,一边讨论怎样吃着狗肉的情景。天啊! 人类怎么会这么残忍?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人真的是很可怕的动物。
而我呢,只会在街角上的一个角落里低头痛哭。奶奶在旁边拼命的游说我,可是那狗的惨叫声让我的心揪得很难过,根本无法压住自己的情绪。我看到了那狗在最后倒下的眼神,更加刺痛我的心。那个眼神是多么的无奈,无助,绝望,伤悲,痛苦,心有不甘的。一个含有很复杂又迷惑的眼神,我到至今都无法忘掉这个眼神。”(小丫头博克)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西人拍的纪录片,偷拍的,中国某地一个毛皮加工厂把猫拉进厂子,把猫从卡车上卸下来的时候不是拿,而是一个一个重重地扔在水泥地板上,被扔下去的猫有的站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又瘸又拐了,我看那片子的时候哭了……后来那个厂子的人辩解说,反正那些猫也是要杀掉的。
一些国人进化到文明的人,需要的不是几年,只怕是几个世纪啊。
拿到这里来,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风兄开个专题如何?
如此 发表评论于
大仲马在《基度山伯爵》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把人放在日光显微镜下观察,只不过是一条丑陋的虫子。
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心情看虫子,看虫子的杰作,而不看虫子的本身:因为我们自己也是一条虫子---如果在日光显微镜下。
修尔曼虹 发表评论于
微风,
先给你报个到!(但愿你还记得我是谁)我从北京回来了!高高兴兴的,明明白白的!哈!
我冬季的摄影课昨天晚上终于结束了!我也终于自由了!才能奢侈的看大家的留言顺便自己说两句!不过春天的数码摄影课很快又要开始了!
由你提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合适距离-远近之间,哈!真是一种难以言语的境界!关于造化吗,我也完全同意!有时想不聪明,想堕落都在这远近之间,层次的空间让你堕落不了。(如果我没表达清楚,其实我是积极的态度)
对于你说的名人光环和阴影,我也完全同意。即便这个名人没有太大的偏执和缺点,但是人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爱是需要时间的。事业的执着也是需要时间的。当你需要爱时你得不到她,你就承受了光环下的苦果。无论你要的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还是爱人之间或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有时做为双方,都没有意识到她带来的涟猗效映。当你意识到了,你也大了成熟了。你也体会到了现在拥有的,也体会到了曾经失去的。。。
大家周末愉快!
清静莲花 发表评论于
刚刚看了一篇文章,《中国的“新极权主义”及其末世景象》作者:徐 贲,很受启发。
在一个说真话都是奢望的地方,就不能要求思想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又何谈真诚的艺术,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还算顺利,但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却有增无减,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能是错怪了陈、张两位导演了。时势造英雄(狗熊?),不是谁的错。
淡淡微风 发表评论于
先谢谢衲子兄来捧场:)
呵呵,历来对艺术品的评论有两种路子,一种是和作者生平联系的,一种是主张区别开说艺术品是有自己的生命的。应该说都有道理,又都有失偏颇,其实还是应该不同的艺术品区别对待,因为,有的确实和作者当时的心态生活状态有关,有的却未必。
但是,如果从欣赏或者分析的角度去说,完全把作者和作品剥离,是不太现实的做法,艺术品是作者的产物,和作者没关系,那是不可能的。
莲花说的堕落,我有同感,不过也许未必是堕落,也可能只是暴露了原形而已。以前,也许只是在激情掩盖下的天才的迸发,未必真的有什么更高的追求。
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最麻烦的问题,就是文化底蕴的极度缺失,这确实不能完全怪他们,可是,和他们自己的不努力也很有关系。“功夫在诗外”,什么时候都是至理,他们实在是太不好学了。
什么时候说说四大美女和四大书法家的事儿,理解起来就容易些了。
ghostnotediana朋友说的换到自己身上的说法,我觉得虽然有道理,却并不赞同,虽然主题先行对艺术创作来说,也许不是好事情,但是如果说作者心里没有个谱,没有比创作高一层的思想,自然出手就离谱。而如果你有了灵魂,再创作,至少不会做出低级的选择。
懒得具体说那部电影,毛病太多,只说个简单的吧,陈红演的那位仙女,居然穿件叮叮当当的铁片衣服,呵呵,我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小脚板的话,我部分同意吧,原因在开始已经说了。显然,我们根本没办法把作品和作者完全剥离。如果你说这电影和他们的私心完全没关系,我持怀疑态度,凭陈在以前电影里显示的水平,就算是瞎闹,也应该比现在好的多,而不是这个样子。比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虽然情节一塌糊涂,其他地方却可以看的出功力和努力。
对他们二人的未来,我还是看还张。不过我倒不觉得他们在生活的挖掘上不够努力,他们已经挺使劲了,还是觉得他们更应该多读点书。
p4兄啊,我本俗人,只不过比较好附庸风雅而已:)
兄台说的对,很多东西,不过是个观察角度的问题,而选择角度,不只是可以多看到美,也可以规避丑,于人于己,都是如此。
突破自己之难,确实是很麻烦的事,所谓“器局所限”,有时候根本无可奈何。
你那位同学很不简单啊,高中就有如此见解,看来也是位勤于思考的人,先佩服一下:)
采薇说的对,我开始也是被那幅图画欺骗,觉得美极,然后对影片充满了期待,可惜。。。
如果爱,一直没看呢,应该不错的,等机会吧:)
说到如果爱,倒是想起来,港台的很多作者,比起大陆来,是塌实的多,也深邃的多了。文化哺育之功,确实不简单,再钦佩一下老祖宗:)
p4503a6 发表评论于
少见风兄用激烈的语调说话和写作的,不禁有几分新鲜,这样也好,更接近我们这些饮食男女,而不是整天那个大肚能容、饮露看星喝风的佛或者仙了,哈!
双方立场鲜明,我就来打打擦边球吧!这篇评论我第一次看时,就想到了两个情节。
第一个情节是一个故事,猴子坐在地上时,没有人说它的腚是红的;爬的高了,有的人会说这猴子真可爱,有的人会说真烦人,整天上蹿下跳的,天天带着那个红腚还不觉得羞。其实猴子的腚生下来就是红的,只不过爬的高了,看见的人也就多了。每个人都是一身缺点,离得远的,光环夺目或是几分客气,离得近了,小铲子一样的小龅牙、两眼圆瞪的大眼灯或是一身的酸土气息。何解?远近高低的缘故罢了。
第二个情节是让我想到了崔永元和《实话实说》,幽默、平民化的语调,带着几分坏笑,从人见人爱的邻居大妈的儿子,到抑郁、失眠、刻薄、愤青的邻居大妈的孙子。何解?。。。,自我突破是最难的! 从朱军、崔永元这些主持人,到曾经辉煌的导演、画家艺术家,到爱因斯坦的晚年等等,施展才华、奋斗到境界的高峰,想一直更高和突破太难了,下滑、郁闷甚至自杀都是难免的结局。
高中时,我后面坐着一位早熟、很酷的哥们,一次他带着考较似的问我“你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伟人或明星?”,看着我一脸的茫然,他自己回答道“欣赏而不崇拜!”。不知怎的,到现在我都记得这句话。
太累了,有些不知所云,写了这么多,不发又怪可惜的,贴上去多个回帖吧!
衲子 发表评论于
来这儿给师兄捧个场.
(今天偶用"衲子"的ID去好些论坛注了册, 从没有ID撞车的情形.)
盼师兄多写点佛普作品哈.
小脚板板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评价一部电影的话,最好从电影本身来评论,或围绕导演的动机,心态及其创作才能角度来栓释。历来非常反对任何从涉及导演私人生活的角度来评价电影及他的创作道路的,因为它对评价电影本身和导演本身已经偏向。得罪了。
当想到张艺谋坐在电影院里细细揣摩奥斯卡得奖的用心时,就为他难受。他是一个一流的导演,但生活的底气及所能理解的生活限制了他的发展,往那个方向突破都好象是从山顶往下走,再加之浮躁的心态,欲速则不达的搏击方式,让他越发作茧自缚。我总觉得他如能潜下心来,从生活中挖掘潜力,认真做事,可能还有水到渠成的那一天,因为中国本身是个不尽的创作源泉。不管怎么说,他已在他能做到的范围内达到了高峰。陈凯歌也同样如此。他们两个都曾经是非常出色的导演,也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一席地位的人。
可能我太认真了。
ghostnotediana 发表评论于
其实谁也不能说谁堕落,放在自己身上,事情未必能做得更好。拍电影只不过是个过程,陈凯歌拍《霸王别姬》整个儿是交学费,毕业之后就毕业了。人家都毕业了你们还不让人毕业,何苦来。李安在美国,适合七老八十的继续专研,姿态可以摆高。
清静莲花 发表评论于
巧了,昨天才和几个朋友谈到陈凯歌和《无极》,大家一致公认陈凯歌是彻底的堕落了。从《霸王別姬》到达了一个高峰之后,就一路地走下坡路,拍的戏是一部不如一部,到《无极》是烂到了极点,那个曾拍过不少好戏的人,现在已是朽木一块了。说好听点是江郎才尽,难听些就是自甘和漂亮女人陈红一起堕落。再想想也不是陈红的错,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在讲到《雷雨》时说:看一个女人就看她爱的男人,看一个男人就看他爱的女人。当时也不明白什么意思,现在一对照,还就是这么回事,陈凯歌也是自取其咎,怨不得他人。
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缺点,像陈凯歌、张艺谋等,缺陷太明显了。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和时代、环境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没见李安堕落呀,算了,不是一个档次的不好比。
graceusa 发表评论于
倪萍是个好女人,还好没嫁给陈大导演。
ghostnotediana 发表评论于
well said, is that why we keep 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