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谓何 - 由“国学大师”评选所想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近日,人民大学国学院和百度等几家网站联合举办的“我心目中的十位国学大师”网民投票评选活动,令人想不到引起各方巨大争议,其争议焦点就在于如何定义“国学”,进而究竟哪些学者可以称谓为“国学大师”。

从整个过程和结果可知,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经自新文化运动80多年后,已经成功地抛弃了那些曾“使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广大网民在不知何谓国学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名气的大小来确认他们心目中的国学大师,其过程就如同用手机短信评选超女一般。“假如李宇春也在候选名单里,她的票数也绝不会少”, 一位网友如是评论。

如果主办方本意在于唤醒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那么某种程度上他们也算达到了目的。然而本次活动主办人某网站老总的那句“在大众心目中对中国文化有突出贡献的大师就是真正的国学大师”, 则彻底地让真正的对国学有一定了解的人大失所望,诸如此类的言论还有“李白在小酒馆里写的诗成为国学,谁能知道李宗盛的歌词在1000年之后会不会成为国学呢”,天啊,李白的诗能归于国学一类吗? 当代中国的文化精英们对宝贵的传统文化竟也如此模糊不清,复兴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在相当的时期里怕无法指望了。

到底何谓国学? 这个问题一直被争论,一说国学涵义很丰富,又说是动态概念,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如此说来,国学这个概念是可以随不同人的需要而任意解释得了。一个不能被准确定义和解释的概念,我们还要它干什么,不用也罢。如果今天我们不能给“国学”的内涵和外延下个定义,我们也没必要将这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如此神圣化,更没必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评选所谓大师了,而那些早已过世的“大师”们在这个词上伤神费力地寻经检据著述论说则更是没有必要了。

某不才,愿就国学的涵义问题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以及我心目中到底怎样才能算是国学大师。

国学不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概念,乃近代以来,对比于“西学”而产生的新概念。在西方文化没有进入中国以前的几千年,文人士大夫们以儒家学说为仕途及人伦正道,另杂加少量的道家及本土化的佛家学说;因为长期没有外来文化比较,也就很少有人象近代西方思想家那样,以理性的、逻辑的方法对自然界和社会形态进行严密地分析。绝大多数的中国文人仅是以实用主义态度来掌握经典,比如四书五经。也许其中极少数的大智慧者能够主动地对经典学说有更进一部分析,但终究不被为古代中国文化主流所承认,也没有产生更高层次的理论。

近代以来,尤其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科技文化的渐进东方,西方的哲学思想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中国,这样中国文化人们就自然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几千年来所宣扬尊崇的孔孟之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参照西方对世界观和人类社会的哲学观点,我们能否从中国古代的经典学说中找到对应的部分。这显然是个很大的课题,不仅仅从学术意义上讲,也关乎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否传继,民族能否继续生存的大问题。

在此背景下,许多已经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人们,开始面向西方,学习他们的哲学学说及研究方法,以对比研究中国传统的学说,不仅是儒家思想也包括其他诸子百家思想,并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比如中国传统思想学说如何对应于西方的哲学,哪些部分是切合的,那些是独有的;还有中国的传统哲学的地位问题和中国传统哲学思考方法问题等;这样就产生了所谓“国学”的说法。

另外这部分学者也积极向外介绍推广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他们中产生大批学贯中西,通博古今并著述立说自成一家的大学者,也就我们后来说的国学大师。

由此可见,国学应该有严格涵义的,它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问,通常采用对比西方哲学的方法。

因此,古代文学不应该是国学的一部分,王国维只能算半个国学大家,因为他的成就仍在古诗词和考据的研究上。古代历史也不应该归类于国学,虽然搞国学一定需要知道历史,所以郭抹若也不算是国学大师(不考虑他的为人品格);至于搞文学和社会评论的更和国学搭不上界,鲁迅,钱钟书也不算国学大师列。

到底谁是当今十大国学大师,则很难评论,理论上说看谁的贡献最大,这个即属于学术问题,也应归于历史问题,只有等后人来评判了。

附:

网民选出的十个国学大师(按票序):  王国维、钱锺书、胡适、鲁迅、梁启超、蔡元培、章太炎、陈寅恪、郭沫若、冯友兰

国学院推荐的50位侯选人:

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徵、吕思勉、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一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梁漱溟、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钱锺书、梁启超、康有为。(排名不分先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