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大学生活点滴(连载4)

四。 粗粮,细粮

我到现在还是没有搞懂为什么北方人把大米叫粗粮而把其它面食叫细粮。反正学校的饭票是这么分的。粗粮票只能买米饭而细粮票只能买其它面食。

我们最常打饭的旧食堂就在生物系办公楼的边上。那时候上午最后一节课是最难熬的。往往是眼睛盯着黑板,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其实心早已经飞到食堂了。下课铃一响,哥们个个撒腿就往食堂飞奔。 我真的怀疑刘翔现在的本事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印象最深的是D同学。他身高一米八几,腿特长,下楼奔起来一步能跨五个楼梯。那时排队打饭全无规矩,往往是一班里面一个人在里面排,其他同学就不用排队了,他一个人就把全班其余同学的饭都买了。D同学就这样经常义无返顾地当了咱班的打饭代表,简称“饭袋“。他人高,饭打好后往头上一举,第二高的同学就接过来,然后再按从高倒低的顺序传下去。

那时最受欢迎的是肉糜汤面,因此这窗口排的队最长,而且由于那种年纪的男同学雄性激素分泌旺盛,好斗异常,经常出现火爆场面。有一次不知何故我们班的“饭袋“换成了H同学。该同学个头不高,大概跟我差不多。打完最后一碗面后大概他手也累了,举起来后碗端得不是很正,结果整碗面连汤带面从后面一位同学的领口灌进去,再从衣服下摆底下出来。也真该他倒霉,后面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人称“农民武术家“的全校武打冠军。H同学往后一看,发现是此人,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脸色发青,腿抖得象筛糠,差点没趴下去。还好咱H同学是见过世面的人,嘴上溜油,拍马屁的本事第一。稍微镇定一下后,他一面忙不迭的道歉,一面把面条一根根的从武术家的衣服底下拉出来。反正他那次是把嘴皮上的功夫全用上了,海夸那武术家功夫怎么世界一流。还说咱学校的庙对他太小了,他应该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定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练武的都是粗人,最听不得别人夸,听了这番话心里非常受用,顿时骨头酥软,武功尽废,咱H同学因此勉强捡回一条性命。咱班也因此多了一位书记,不过这是后话。

早饭一般是玉米面加油条。有时是小米面,那就更香了。很多年后我都怀念那小米面。91年回去时特意到附近的店家吃了一次。

中饭除了上面所说的肉糜汤面,最常吃的就是馒头了。此外还有窝窝头。 晚饭也差不离。 那时粗粮票不多,咱那吃惯了米饭的肚子又消受不了面食,因此常常挨饿。D同学可不一样,虽然同是南方人,他却有一顿吃掉20个馒头的惊人纪录。北方人烧的菜实在不敢恭维,分量倒是够足的,只是味道不怎么样。盐和酱油狠命的放。我们曾经在食堂帮工,亲眼见过师傅烧菜。他们用的铲子就象铁锹般大小,养猪场的猪食大概也是这种烧法吧?不过这也怪不得师傅。几千号人在一个食堂吃饭,用家庭小炒的做法显然不现实,多好的手艺都没发施展开。

肉食有猪肉炖粉条,有时还有小排骨。不过排骨里面经常有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我就有好几次发现里面有苍蝇。每次发生这样的事都发誓以后不买排骨了,到头来还是经受不起诱惑。

蔬菜里面吃得最多的是大白菜。特别是冬天,这基本上就是唯一能吃到的蔬菜了。天气一入冬食堂周围的大白菜就堆积如山。一想到整个冬天都得吃这玩意,心比那雪天还凉。

福建和汕头的同学回校时路过上海,每次回来都向我们描述在那里享受的美食,印象最深的是咖哩牛肉汤。多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味道还真不错。崇明的同学回校时经常会带些香肠,放水里电炉一煮,宿舍里马上充满诱人的香味。可惜每人只能分得一小段,结果是诱发更大的食欲。

还有一种面食叫火烧,是烤出来的带肉馅的饼子,那也是我们的最爱。往往是一帮同学打牌,输的一方就要去买。由于人多,买时一般是用一只不知洗过多少臭脚的脸盆才装得下,然后几个人一起扛回来。
动物班的男生就住我们隔壁。他们经常隔三岔五的想出一些名堂搓一顿。同学回家是是送别酒,回来是接风。他们吃饭还少不了酒。有个P同学非常老实,经常被他们灌醉寻开心。那同学有个特点,平时忠厚得要命,一到醉时就破口大骂,从祖宗八代骂到亲娘。每到这时,那帮恶作剧的家伙就开怀大笑。

(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