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红袍”板栗产于广德县的新杭乡、砖桥乡和流洞镇一带,以金鸡笼村的产品最著名。产品独具风味,结实饱满,粒大均匀,色泽鲜艳,果味甘甜,糯性强,耐贮藏。金鸡笼村的板栗,系清代贡品,据传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这又大又圆,红得发亮的板栗时,爱不释手,并指着管押运的官员说:“这栗子比你的大红袍还要亮”,这就是“大红袍”板栗得名的由来。
“大红袍”板栗,不仅是国内市场的紧俏货,还远销日本、香港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
宁国市也盛产板栗,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东津河西岸,以沙埠、三元为中心,包括桥头、狮桥等20多个乡,有10 多个品种,以“特早”、“二新早”、“软刺早”、“三元大红袍”、“九月寒”为最佳,产品畅销国内外。
/>
/>
水东蜜枣外形扁平,晶亮透明,金丝细缕,色似琥珀,故又名之“金丝琥珀枣”。水东蜜枣分为五级,其中特制“天香无核蜜枣”最名贵。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外销到东南亚和欧美等40多个国家。
此外,郎溪县的凌笪、岗南、涛城和广德县的下寺等乡镇,也出产蜜枣,几地共有枣园1500亩,主要品种为牛奶枣和羊奶枣,年加工蜜枣约10万公斤,加工制作精细,产品品质优良。而郎溪的侯村蜜枣尤为著名,外销率高达70%以上。
名茶·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产于宣城敬亭山麓,该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已颇负盛名。其形如雀舌,色泽翠绿身披白毫,冲泡后汤清色碧,香郁甘甜,片片匀净,犹如绿雾结顶,雪片纷飞,故名之日“敬亭绿雪”。
明末清初,因遭战火破坏,敬亭绿雪采制失传,中断了生产。1972年始着手挖掘传统工艺,1978年恢复生产。1979年被列为全省名茶,1983年获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为出口名茶之一,1987年又被评为省优名茶。
名茶·涌溪火青
火青是我国极品绿茶之一,始于明、清,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火青产于泾县黄田乡的溪坑、弯头、手坑、盘坑和石井坑一带。这里山高林密,幽谷纵横,山涧交错,云雾弥漫,气候温和,皆“山径入修篁,深林蔽日光”之地,故所产之茶皆上品。成茶外形呈颗粒状,紧实细润,墨绿显亮,银毫显露,汁厚味醇。冲泡后,枝叶舒展,色泽鲜绿,有“有头开香、二开甜、三开浓、四开五开不减味”的特点。
该茶采撷严格,要求“两叶一心朵朵明净”,制作工艺极为考究。50年代恢复生产,1972进入国际市场,受到外国茶商的普遍欢迎。1982年获国家商业部部优产品称号。1987年获部颁优质产品奖,被评为全国名茶之一。
名茶·瑞草魁
瑞草魁产于郎溪县鸦山,又名鸦山茶,因其品种奇特,叶脉横生,故又称“横纹”茶。是本省最早载入史册的名茶之一,唐代已作为贡品。唐诗人杜牧作《题茶山》一诗日:“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明代以后,因遭战乱制作工艺失传,1982年以来恢复生产,1986年7月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等鉴定后,认为“瑞草魁”茶叶堪称茶中珍品。1987年“瑞草魁'被评为省优名茶。
名茶·黄花云尖
黄花云尖产于宁国市济川乡的黄花山,以及方塘、板桥乡的雅境、龙潭沟、王母庵等地,并以黄花山名之,故称黄花云尖。始制于1983年,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曾给予热情指导。1985年全省30多个样茶评比时名列前茅。同年在全国优质名茶评选上,被评为全国11种名茶之一,综合评价是“品质优异,风格独特”,荣获农牧渔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证书和奖杯。
名茶·太极云毫
太极云毫产于广德县。久负世盛名,190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广德云雾”茶,曾获国际金牌大奖。1989年经专家考证,为恢复历史名茶,“广德云雾”茶,更名为“太极云毫”,被评为省级名茶。“太极云毫”,茶形细洁,色泽深绿,冲泡后清香可口,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