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童年时代的十大经典电影

Thanks a lot!

ZT:童年时代的十大经典电影

作者:南山   

上篇:国产片
  
  
TOP1:东方红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来展现中国革命史全程的歌舞史诗巨著。
  之所以选其为TOP1,因其无论在新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还是艺术成就都无他可代。
  在这部成功地搬上银幕的舞台剧中,几乎所有经典的革命歌曲都被串在此片中被原唱者来演绎,在激昂的歌声下,舞蹈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让当年看过此片的人至今记忆犹新。
  片子开头的场景是一个码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下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写,小时候看到那个洋人鞭打华人时,心里还挺害怕的呢。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场景,一个是红军时期的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在“游击队员之歌”背景下青纱帐子那段舞蹈,现在想起还有点热血沸腾。
  
  TOP2:洪湖赤卫队
  第一部革命歌剧故事片。
  北京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1961年联合出品。
  影片描述了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故事。片子情节已印象不深,只记得一对好人男的叫“刘闯”,女的叫“韩英”,还有一个坏蛋叫“彭霸天”。里面经典的两首歌“洪湖水,浪打浪”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至今张口就能唱。用民族歌剧的形式来演绎战争,使此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轰动,经典程度无愧于TOP2,记得当年看这部片子时影院里面挤得过道都站满了人。
  本片于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TOP3:闪闪的红星
  经典的革命题材战争片。
  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年出品。
  小时候,“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是个金字招牌,每当八一厂片头那个熟悉的红色五星在铿锵的乐声中闪亮出场时,孩子们肯定是一片欢呼!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一听到激扬的“红星照我去战斗”,就会想起永远令我们感动的《闪闪的红星》。
  影片背景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通常所说的“红军时期”),红军撤出中央根据地后,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苏区人民群众坚持斗争支援红军的故事,展现了“潘冬子”从一个普通儿童成长为一个光荣的红军战士的历程。从“打土豪,分田地”到“还乡团”,从潘冬子到胡汉三,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是那么自然可信,丝毫没有做作的痕迹,给儿时的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我看过电影后回家嘴巴一翘,第一句就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TOP4:铁道游击队
  经典的抗日题材战争片。
  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作为抗战片的代表,TOP4理所当然!
  早期红色黑白影片中,以抗日战争时期为历史背景来展现人民战争的经典片很多,除了《铁道游击队》,还有《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地道战》,《地雷战》等 ,但《铁道游击队》之所以独占鳌头,除了影片精心塑造的一个个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更是因为片中那首至今脍炙人口的插曲“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呵,一部好电影可以成就一首歌,反过来,一首好歌也会让一部电影永远难忘。
  
  TOP5:上甘岭
  伟大的爱国主义革命题材战争片。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抗美援朝经典片很多,除了《上甘岭》,还有《奇袭》,《董存瑞》等,但作为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凭借知名战役的真实取材,独占鳌头,当为TOP5。
  影片不是全程叙述战役进程,而是通过跟踪一个坑道和“张连长”带领的一个连队,刻划一个个具体的战士,生动展示了战争的艰苦和人们真实的情感。朋友们一定记得那个情节:坑道里,战士们没水喝,干嚼着压缩饼干,然后齐声歌唱《我的祖国》。哦,那气氛渲染的,真实又感人!
  
  TOP6:冰山上的来客
  经典的惊险反特片。
  这个片子人物刻画的很深刻,从狡诘凶残的匪首,到美丽的古兰丹姆;从善良憨厚的阿米尔,到机智勇敢的杨排,无不栩栩如生。除了人物好情节好,还有天山雪景,叼羊大赛以及新疆歌舞。我们那个时代的人,谁都记得最经典的一个情节:当阿米尔在营地看到古兰丹姆时,情不自禁地唱出那首特别动听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古兰丹姆寻声而至,同唱此歌,然后,杨排来一嗓子:“阿米尔,上!”
  
  TOP7:柳堡的故事
  新中国第一部主题爱情故事片。
  影片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讲述了一个新四军战士在苏北一个小镇“柳堡”整训时和一个农村姑娘“二妹子”的一段爱情故事。军事题材影片直接描写爱情,这在新中国的银幕上还是第一次。
  影片把爱情故事安排在一个严酷的战争环境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生活本身,也展现了人之情感的社会内容。片子的情节记不清了,但忘不了的一个是“二妹子”陶玉玲甜甜的酒涡,另一个就是好听极了的插曲“九九艳阳天”----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歌情趣的不老金曲。
  
  TOP8:带手铐的旅客
  新中国第一部动作片。
  好像是反映四人帮时期的冤假错案的片子,内容对我们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于洋在影片里利落的拳脚使我们每个人一遍又一遍地去看这个片子,看完就彼此撕拨两下验证验证,长大后才明白这叫动作片。
  影片另一个叫座之处就是其中那首“送战友,踏征程”的插曲“驼铃”,这歌也是红的一塌糊涂,以至后来成了党政商各级成功人士到歌厅夜总会潇洒时的必备曲目。
  
  TOP9:少林寺
  中国大陆第一部武打片。
  用风靡全国来形容这部片子不足为过,反正少林寺上映后,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不管吃不吃斋信不信佛的全都知道河南嵩山有个少林寺,这个少林寺就是中华武术水平最高的地方。从那时起,新华字典里就多了一个时髦的词汇“武打”。《少林寺》的公映带动了整个中国大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蜂拥而上的少林片热,后来相继公映了 《少林寺弟子》,《少林俗家弟子》,《木棉袈裟》等,但无论制作表演还是艺术水准都只能仰望《少林寺》之项背而叹了。
  《少林寺》令李连杰一炮打红,从此步入青天一发不可收拾。
  
  TOP10:庐山恋
  “文革”后国内第一部主题爱情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出品。
  由于文革多年对爱情的禁梏,《庐山恋》的公映使张瑜和郭凯敏一下子成为当时年轻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影片获得了当年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张瑜荣获“金鸡”“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她在“百花奖”评选中获得的1260万张选票的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印象最深的是在庐山美丽风光的映衬下,张喻的花衣裳也频繁更换,让文革中多年只见过黄皮军装的男女老少们大开了眼界。片中“女跑男追”的慢镜头第一次出现,让当年我们这些无产阶级的秃头小子和土丫头们那个羡慕和向往“资产阶级的美”。
  据说,《庐山恋》问世后,庐山兴建了一个小型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这部影片。游庐山,看《庐山恋》,多年来成为一个固定的旅游项目。仅截至1999年,《庐山恋》已在这家电影院里放映了6300余场。《庐山恋》放映20周年之际,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曾颁给该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场次最多的单片”称号,这家电影院也装修一新,正式更名为“庐山恋电影院”,张瑜和郭凯敏被授予庐山“荣誉山民”称号,并得到一把金钥匙,象征庐山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
  
  下篇:译制片
  
  TOP1: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1918
  伟大的苏联革命巨片。
  最早上映的译制片多为苏联老大哥的革命电影。
  作为苏联老大哥的革命代表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这对姊妹片是我们最早认识的外国电影,从认识时间从影响都是无可厚非的TOP1。考虑到这两部片子记录历史事件的内在连续性,以合二为一考虑为宜,因此这个TOP1理应由二者共享。
  由于东北解放早,苏联片的译制工作多为长影进行,因此影片里从列宁到红军战士都是一口地道的东北普通话。
  
  《列宁在十月》是展现十月革命的巨片。最令人激动的刹那是在国际歌的旋律和在阿芙乐尔巡洋舰的背景下红海军士兵攻打冬宫的场面,每当演到这时下面观众席肯定是一片欢呼声。
  《列宁在1918》的苏联影片,让当时的人们大开眼界,不仅知道了这个列宁也叫“弗拉基米尔”,列宁的贴身警卫长叫“瓦西里”,更知道了芭蕾舞剧天鹅湖。尽管《列宁在1918》是部革命战争题材的黑白影片,毕竟是苏联拍摄的,画面中全是高鼻梁大眼睛的洋人,女人穿裙子,好友相见亲吻如同握手……由于担心可能会产生“副作用”,不少影院对影片中无法删剪的两组镜头,即特务在剧场密谋刺杀列宁时四个小天鹅穿超短裙赤裸大腿跳芭蕾舞的情景和列宁在瓦西里家席地而睡时瓦西里夫妇相拥相吻的画面,一度采取“临时用手挡镜头”的原始操作方式来放映。
    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孩子们来说,对《列宁在1918》的印象更深些,这部影片的主角似乎不是列宁而是瓦西里,大家都记得那个镜头,一个被特务暗杀的同志跳楼时大喊的那一嗓子:“瓦西里---”。呵呵,这一嗓子让孩子们一辈子记住了瓦西里。片中列宁的演说早记不清了,而瓦西里的几句经典的台词,至今在我的同龄人之间津津乐道。谁都知道那句“让列宁同志先走!”和“不要管我,快去救列宁!”当然,最经典的还是瓦西里那一句操着浓浓“东北口音”的对妻子说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TOP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不朽的苏联故事影片。
  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巨著改编。
  电影开始打演员表时的背景镜头就是朱赫来教保尔打拳的场景,记得刚看时还搞不懂为什么朱赫来要打保尔呢。保尔·柯察金,这在当时就是现在的刘德华,是绝对有人气的青年偶像,鼓舞了多少年轻人投身祖国建设中啊!
  这部电影当年的疯狂程度怎样呢,看看前几年重拍的同名电视连续剧的轰动就可以想象得到。
  
  TOP3:夏伯阳
  苏联传奇战争影片。
  夏伯阳,这个在苏联历史上传奇而争议的人民英雄,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一位有名的将领。白党只要一听到“夏伯阳”的名字就会吓得心惊胆战,望风而逃,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这位百战百胜的游击队指挥官,更加英勇顽强。影片就是描写人民英雄夏伯阳最后一段英雄事迹,夏伯阳这个名字,永远深深地刻进苏联人民的心中也深深印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也曾一度是我们儿时心中和“瓦西里”一样的名人!
  
  TOP4: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
  经典南斯拉夫战斗故事片。
  小时候,除了八一电影制片厂,苏联电影,就属南斯拉夫战斗故事片最能打动我们这些男孩子的心了。
  就象无法分割《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一样,《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这对展现南斯拉夫游击队在二战中英勇抗击德寇的姊妹片也以相同的份量占据着我们对南斯拉夫电影的偏爱之心。是的,无论瓦尔特,还是“老虎”,都是我们那时的偶像。故《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合为TOP4。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经典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来了。”还有片子最后迪特里施从山坡上俯视着萨拉热窝全城,无奈地说道:“我来这里就寻找瓦尔特,可是找不到,现在,我要离开了,总算知道了他。看!这座城市,就是瓦尔特!”
  《桥》里面最经典的场景:小分队员们走在垄上,潇洒地开赴战场,这时“啊,朋友再见”的歌声淡淡响起,他们的步子轻松而坚毅!
  
  TOP5:百万英镑
  美国故事片。
  格列高里·派克的憨态出演还真象极了莫名其妙暴富的大款。那时看过此片后,心里一直想我什么时候能捡到一张十块钱可就发了。
    
  TOP6:流浪者
  印度歌舞故事片。
  拉兹的命运以及那首凄婉的“阿巴拉古”打动了多少人善良的心。印象最深的是那句现在想来也不无道理的台词:“法官的孩子永远是法官,强盗的孩子永远是强盗。”
  此外,浓眉大眼的漂亮的印度男女青年也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看完这个片子一直有个疑问:印度人是白人还是黑人?
  
  TOP7:佐罗
  法国游侠传奇故事片。
  估计情节可能很多人记不住了,但片中的美女和帅哥佐罗谁也忘不掉,还有那个当年风靡一时的“Z”标志。
  最值得一提的是,阿兰·德隆灿烂的一笑让多少当年的小女孩如今的少妇妈妈永远为之疯狂!
  
  TOP8:尼罗河上的惨案
  英国经典侦探片。
  比利时大侦探波罗在尼罗河的经历。片中景色好,悬念更好,整个片子连接紧密,扣人心弦。悬念好到什么程度呢?小时候看完这部片子,每当晚上一去厕所,我就先要看看厕所门下面有没有血。
  还有,我就是从这个片子中知道比利时也说法语的。
  
  TOP9:追捕
  经典日本电影。
  情节就不用说了,看过的人都忘不了的。人物刻划的也好,杜丘,矢村,真由美,对了,还有横路敬二,哇,造型太丰满了。影片播映后不久,杨振华的相声“下棋”更是让《追捕》名声大振。朋友们都记得那句经典的台词吧: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啊,一直走,不要往两边看,你就会融化在那蓝天里。
  高仓健的出现,一度让唐国强等中国男星顿失色彩。高仓健这个名字,也永远刻在了中国女性的心中。当然,“真由美”也成了我们这些毛头小子们的梦中情人,至今难忘。
  
  
TOP10:卖花姑娘
  朝鲜故事片。
  情节记不清了,好像是兄妹三人,哥哥被坏人抓走了,小妹妹眼睛被开水烫瞎了,大妹妹就去卖花,后来解放了,哥哥参加了革命队伍回来了,兄妹终于团圆。记得这片子还挺感人的,还有里面的歌很好听。里面的女主人公表演的很到位,小时候被这个片子唬的曾一度认为朝鲜女人漂亮,长大后才感到朝鲜女人大都是饼子脸。
  《卖花姑娘》虽是个弘扬主旋律的片子,但情节感人,政治文化背景又贴近中国,使我们第一次认识了朝鲜歌曲以及朝鲜女人,并且,我们这代人对朝鲜的“同志加兄弟”般的特殊感情多半也是从这部片子建立起来的,但是很可惜,后来的朝鲜电影就再也不能吸引人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