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o significant moves of two significant players of the tech sector: Miscrosoft and Intel. In the event “Unified Communication Day” in
微软的消息,让我想起了一个熟悉的字眼“一站式服务”,英文叫One Stop Shop。一站式的热起,实际上代表了行业的整合趋势。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的整合,提供一站式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商家所追求的是满足用户的多方需求。这方面的例子很多。70年代靠卖term insurance起家的Sandy Weil, 高举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概念,把Travelers Group、Citibank、Soloman 和Smith Barney 四家业务整合在同一把小红伞起,形成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以1千2 百亿美元的营收曾一度名列沃尔马和通用电气之后。(2003年后石油暴发户的出现,才把它挤到了财富榜第8位)。
一站式服务符合全球化的大趋势--即生产规模的跨国界膨胀,以及市场的跨国界分散。生产规模的增长,循的是成本最低的原理,所以逐渐集中在少数综合成本最低的区域,比如中国。而市场的分散化,则循着风险分散的原理,这几年中美之间经济的低相关性特点,决定中国成了美国企业市场分散化的最主要区域目标。
IT领域里打一站式招牌的,要数微软和IBM。微软从PC操作系统起家,先后在个人和企业市场上延伸出若干条业务线来。按照最近业务重组的结果,这些包括三大战略单元的七条业务线:1)客户端、服务器和MSN属于微软平台产品及服务单元;2)信息工作者和企业方案属于商业服务单元;3)移动内嵌设备和家庭娱乐属于娱乐与设备单元。可见微软的业务触角蔓延到有线和无线、个人和商用、工作和娱乐、客户端和服务器、软件销售和技术服务等等领域,无论你怎么样来二分这个市场,都别想把微软的影子从其中一个分区里给划拉出去。还有一个更时髦的二分法,就是disconnected和connected。所谓connected,就是今天微软要整合的这几项communication的功能。如果说微软的一站式着眼点是软件市场的横向分散化,IBM的一站式,则是IT领域的纵向整合。从芯片、PC机到软件,再到配件,从系统到服务器,再到服务和咨询。纵向整合的好处是满足了同一用户的不同需求,省了客户开发成本。IBM去年出售PC业务,并非一站式的整合失误,而的确是PC这个日渐商品化的市场对IBM的整合利益拖累太大。
Intel早先也想走分散化的方向来整合各种需求。2003年Intel 最让市场激荡的举动,就是当年宣布投入市场的PXA 手机微处理器。当时让大家的感觉是,又一头大狼来了。三年过去了,每年以20% 速度递增的全球手机市场,竟然让芯片业的霸主挥泪斩马谡。究其原因,恐怕在中间产品市场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同上。最终产品面临的分散的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千差万别,要有能力面对这样多样化的客户体又能够保持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一站式的分散化很有好处。中间产品面临的是时日已集中了的下游商业用户,这些用户的需求与最终产品的差别有二:1)需求的标准化;2)需求的专业化。所以面对这样的用户,最主要的是提高产品的标准化和专业化。如果希望以市场多样化来分散风险,就要考虑好新市场与就市场之间有否synergy。没有的话,一个孤立的分散了的市场,对企业造成的风险可能大于利益。英特尔的例子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如若不然,一个有着$12B,年净现金流出不到$2B的公司,不至于急着为$600M割舍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回来看微软,其实微软在商用领域的大手笔,也有打水漂之嫌。首先,微软的商用软件产品(不包括信息工作者部分)的营收,连总营收的1% 都到不了。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亏损。也难归最近要把它跟信息工作者部分合并在一起。2003年起,微软在商用软件领域对中国市场尤其重视,盖茨基金会还为此目的专门投资了1 亿美元到中软、创智、浪潮、青鸟等国内软件企业,生生在国内资本市场创造出一个微软板块。其目的就是吸引众软件公司成为微软的下游服务商,以增加微软企业软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过这一亿美元是从盖茨基金会拨出来的,根本不敢进微软的营收表。其实微软最有潜力的分散化,在于家庭娱乐市场的产品线,目前以Xbox和游戏为主打。这个业务线目前已经占到了总营收的10%,虽然还不盈利,但其与微软主产品线,即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个人电脑用户端软件的Synergy明显,而且正以较高比例增长。以Xbox为例,2006年的营收水平高出去年22%。这样看来,大公司也有想不开的时候。在微软的决策人心里, 肯定这么想:反正有的是现金,再耗一耗,也许能在商用领域突破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