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永远是世界政治中最令人瞩目的部分。在中国成为世界中心话题一段时间后,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也带着同样亮丽的经济成绩单加入了进来。对于这两个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和众多人口的国家,人们将它们相提并论本不值得惊讶,但有意思的是,近来西方媒体关于“中印比较”话题的讨论几乎到了连篇累牍的地步,仿佛不谈论这个话题,就显得有点跟不上形势。在这中间,有一种论调格外盛行,即认为印度的发展比中国更具潜力,并且为印度赶超中国加油叫好。 印度有优势 但也与中国有差距 为什么那么多分析看好印度?不可否认,印度本身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相比,有它具有优势的地方。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报业托拉斯驻中国的记者阿尼尔.约瑟夫总结了印度的三大优势:一是人口结构的发展趋势。据专家的预计,中国的老年人口在2051年将达到4.3亿人,不仅将为社会福利和退休制度增添新挑战,也意味着中国的劳动力将出现短缺现象,而印度届时将有大量年轻的劳动力,无论是投资还是储蓄都将出现稳定的增长。第二,中国的银行业体系和服务业体系都无法与印度相比。印度的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低,不像中国国有银行坏账数目惊人。第三,印度面对的国际环境可能比中国宽松。因为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印度与西方的关系比中国紧密。 但另一方面,在印度工作多年的新华社前驻新德里分社首席记者江亚平认为,若单从印度的经济状况来看,它的前景远远不像西方预测的那么理想化。目前,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都不到中国的一半,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更重要的是,印度社会存在着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从政治上来说,印度的政治制度导致党派利益之争严重,权力过于分散,官僚体制臃肿腐败,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龙象之争难避免 印度的增长是否更“经济”? “印度神话”中埋着中国因素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印度多数方面明显落后于中国的情况下,“印度神话”的舆论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应该说,造成这种效果有一部分是源于印度自身的“公关”。印度一直怀抱大国梦想,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心理更加膨胀。为了获得世界对其大国地位的认可,也为了吸引世界的目光,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注入外资和外援等新的动力,印度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一轮又一轮自我宣传攻势。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印度政府和工商界联手斥资400万美元策划了一个全方位的印度公关宣传计画,在世界范围内打包宣传一个欣欣向荣、飞速发展的印度。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印度更是出尽风头。它当时打出的宣传口号是“印度无处不在”,一个“崛起速度很快的自由市场国家”。在论坛期间,印度派出了比去年多一倍的政界和工商界领导人与会,发表了60多场演讲。在会议空闲期,代表团用印度传统的佳肴美酒、艺术展览继续吸引与会者的目光。达沃斯论坛最后一晚,印度借一场耗时4小时的宝莱坞歌舞表演震撼谢幕。这种成功的自我宣传,让西方媒体对印度“看高一线”。 另外,“印度热”的背后,关键还有一个中国因素。江亚平先生认为,印度被西方归入“民主国家”,价值观与西方相近,容易产生价值认同感。抬高印度就是为了证明美国和西方的发展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感到忧虑,于是希望扶持与中国比邻而居的印度,来平衡中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布希不惜破坏核秩序,和印度签订核协定,就是为了讨好印度,让印度成为制衡中国的一个棋子。美国重视什么,西方媒体便把焦点对准什么,这就是西方媒体追捧印度的关键因素。 其实,虽然西方媒体常说“21世纪属于中国和印度”,但中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巨大的。即使不断有人送给中国“世界工厂”的美誉,但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在全球9%的份额不到日本的一半,也不到美国的一半。印度的情况也是如此。也许中印两国的发展原本就不应该有非此即彼的归类,背负着沉重人口负担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国之路,从来都不是像西方舆论描述的那样铺满玫瑰花瓣的。 相关报道:西方为何给印度叫好 中国和印度是对手还是伙伴? 中国和印度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近年来西方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日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特意增加了专场研讨会。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4月22日下午的《中国与印度:合作的力量》研讨会上,中国贸促会会长助理、国际商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王锦珍先生说,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各有优势,但是确实也有一些障碍妨碍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是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第二是两国缺乏了解。去年有35万印度人到中国来,而去印度的中国人只有5万人。第三,印度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第四,中国对于印度的市场反应比较慢,中国目前在印度的投资大概刚刚超过4000万美元,而印度在中国的投资超过一亿美元,事实上两国之间还有很大的潜力。第五,印度对中国工商业的不同政策。第六,贸易缺乏多样化,很多的贸易增长都来自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原材料。 但在来自印度的中国研究院专家辛格先生看来,这些说法有些夸大。他说,“我确信,现在是中印关系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不仅是政治、经济关系好,人员互访也很多。“我们如何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让我们的关系更好,这才是真正的挑战。”辛格先生说。 对于中国和印度是对手还是伙伴这个命题,辛格认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个人认为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中印关系决不是非黑即白这么简单,国家关系从来都不会这么简单。 警惕龟兔赛跑论挑拨中印关系 另据环球时报早前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去年底,美国《商业周刊》聚集了13名来自中印的专家,对比了两国发展的异同,观点大同小异,但总体共识是:两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相互竞争毫无意义。 文章表示,全球目前都对中印两国“崛起”刮目相看,中国和印度的精英都应珍惜这一大转机,不受有些人挑唆把两国推到“竞争对手”的地位,使得双方两败俱伤。文章积极主张两国变成发展的合作伙伴。这种伙伴关系可以用国际长跑赛中肯尼亚选手的表现来形容。在每个场合,总有两三位肯尼亚运动员跑在队伍前头,或并排、或轮流你前我后,形成紧紧的小圈相互鼓励,他们争取的是集体荣誉,谁夺冠并不重要。中印崛起应抱着这种精神,谁先谁后只属次要。 文章称,印度发展像乌龟爬行,中国发展像兔子跳跃。印度的发展动力是辐射式散热,中国是火炬般把热度聚焦。这也在回应印度及他国学者把两国发展比做“龟兔赛跑”,影射中国的“兔跃”并不等于最终胜利。印度“龟行”和中国“兔跃”各有所长,可以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