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几个硕士,几个博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有友人相询,为什么许多清华的学生读几个硕士,读几个博士学位?工科应该很容易找工作的吧?这个问题把我给问住了,想了好久,也没想太明白。

前几天出差,住酒店,和一位在酒店工作的年轻人聊天,他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弃文从理,做计算机工作的,我很奇怪,低头发现我的书桌上,手提电脑边上,放着一本“鲁迅文选”,便哑然失笑。我说,不是,弃理从文才对。他很莫名其妙的反问?难道不是学理工容易找工作吗?我无言以对。 

寞思良久,突然间好像找到了一部分答案,本人弃理从文,并非只为了找工作,而是厌倦了整日和远离社会的科学技术,计算机打交道;而许多同道中人,恐怕并非如此,不少人,是为了容易找工作而改学理工科,而并非兴趣所致。所以才会有酒店中的小对话,也才会有开篇所提的第一个问题。

其实,学文学理,与好不好找工作,关系并不是真地像大家想想得那么直接相关。事实是,来到北美,有人弃理从文,找到了工作,也有不少人,弃文从理,也找到了工作。但其中滋味恐怕却大大不相同。有人是被迫无奈,有的人是义无反顾。

关于清华与清华的许多学生为何喜欢读几个硕士,几个博士的原因嘛:

其一,为了找工作。学习,对清华学生来说是世上最简单,最拿手与最轻松之事,读那一个硕士或是博士乃举手之劳,所以,来到北美,为了找到工作,最好的办法便是选择一个容易找工作的,比较热门的专业,在读一个学位。却不自觉地忘记了靠原来的专业,也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其二,实在是好学习,图新鲜,读一个专业,又看上了另一个,于是再读一个,好玩的紧!


其三,原本所学,并非其所好,勉强读到博士,发现无法再往下走,只好改行,再读一学位。

起因好像是,建国以来,重理轻文的观念风行多年,除了一些从小喜欢文科的学生选修文科以外,只有学不动数理化的差等生才会去读文科。大批的理工科学生并非真正喜欢理工,只不过大家坚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好上大学,好找工作,所以,在高中,往往是一个文科班,却有十多个理科班。就这样,许多孩子稀里糊涂得上了理工科,进了清华。等明白一切,真正喜欢理工科的,万事大吉,硕士,博士,博士后一路走下去,做个教授。不喜欢的理工科的,开始蠢蠢欲动,本科毕业,别开始改行,搞得快的,毕业工作,先做工程师,再改行政,去做官;动作慢的,犹豫不定,婆婆妈妈的,等想改的时候,已经读到了博士,没有办法,只得再度一个新的博士了,好悲惨! 

就这样,有多少清华的毕业生,最后,离开了工程技术领域,走向文学,艺术,管理等等领域,不要说有多少企事业领导,地方官员毕业于清华,即便是当今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也曾于清华水利系学习,原国家总理朱镕基先生也就读与清华电机系。

这是不是清华的骄傲,不敢妄加评论,但记得很清楚,清华大学是一个工程师的摇篮,如今,这许多工程师摇篮里摇出来的大孩子们,去领导一个浩瀚的国家的各个领域,阶层,好像有些学非所用,我倒觉得应该是学社会科学的人去做更为名正言顺一些,此项应该是北大,复旦或是南开之毕业生的长项才对! 

工程师治国,不太对劲,于己,于民,于国都有点别扭,

清华的孩子们,最好只读一个学士,一个硕士,一个博士,因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博士是个才子,而“多博士”则不是呆子便是个疯子了!
涑水河 发表评论于
本篇在子女教育栏目发表后,反应比较强烈,认为本文所说的工程师治国别扭之叹,乃胡说。发此文的目的,当时是介于太多的父母望子成龙,经常逼迫孩子学习钢琴,上天才班,上一流大学,而身为可惜。只因众多父母并不知人生到底为何,才会有着许多坎坷与曲折。望天下父母饶了小的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