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和投机
这恐怕是中国股市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每个人心中都对投资还是投机有自己的看法。而更多时候,它们似乎是作为一对矛盾出现,也就是说,似乎投资市场不能投机,投机市场无法投资,是不是这样呢?
从定义上,投资是一种长期的稳健的赢利模式,它所依赖的核心是价值发现,需要的是投资者良好的基本面分析能力。投机则多为短期行为,所参照的更多是金融行为学和技术分析的一些因素,比如投资心理,预期,技术指标等。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所谓小道消息,内部消息,做庄等并不属于投机范畴,而是违规违法行为,属于需要监管和杜绝的黑色地带。成熟资本国家的证券法规都有这么一条:上市公司的任何实质性消息在公开媒体上披露前不得私自透露,否则将涉嫌金融犯罪被司法调查。相信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金融资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这些先进的法规会逐步得到采用。
回到中国股市的论题上来,很多人说,中国股市是投机市,所以必须投机。对此,我同意上半句话的判断,但是对下半句话持保留意见。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逻辑判断,中国股市的性质是谁决定的,显而易见,是国家政府和各大投资机构。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把中国股市做成一个投机市,答案也很简单,因为这种模式下,他们的利益可以最大化。如果,我们姑且把这个股市看作一个零和游戏,那么如果他们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必然推论就是剩下的投资者的利益就是最小化,因此说,参与投机,用投机思路参与中国股市,对于中小股民来说,其收益是最差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对于小股民来说,纯投机是绝对要不得的,正因为我们中国是个投机市。
那么,不高纯投机我们搞什么?当然是投资,至少是要有投资的理念。所谓投资,就要求我们对将来买入的股票至少有个大概的了解,其中的渠道有以下一些。最基本的是f10,特别是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财务指标(毛利率,净利润率,财务杠杆等,具体怎么分析以后具体说)有所了解。然后就是公司的年报办年报,具体看什么?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管理层对于业绩表现的解释部分,比如为什么成本会提高,为什么利润会大跌等等,当然管理层的解释未必是最真实的,但是作为一个有头脑的投资者,通过几年该公司的年报中管理层的解释,可以明显看出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否一贯,有持续性,以及管理层现在的解释是否合理。再次,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参考机构对该股票的分析报告,看分析报告不是叫你按着机构给的价格买,而是看机构给出的意见是否有合理的成分。最后,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学习一点基本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懂得什么叫经济周期,在每个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哪种行业最有可能受益,如何解读各种经济指标,这对行业选股往往很有帮助。
接着,我们再次回到了对于投机的判断上。是否投机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答案还是否定的。在选择买入卖出的时机上,一些投机因素还是要考虑的,比如技术走势,量能等等。
总结一下,也就是说,对于小股民来说,买卖哪支股票必须基于自己的价值分析和判断,但是在决定具体的买卖点可以用一些投机的方法。具体的持股时间,以中期为佳,也就是2-8周。
这恐怕是中国股市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每个人心中都对投资还是投机有自己的看法。而更多时候,它们似乎是作为一对矛盾出现,也就是说,似乎投资市场不能投机,投机市场无法投资,是不是这样呢?
从定义上,投资是一种长期的稳健的赢利模式,它所依赖的核心是价值发现,需要的是投资者良好的基本面分析能力。投机则多为短期行为,所参照的更多是金融行为学和技术分析的一些因素,比如投资心理,预期,技术指标等。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所谓小道消息,内部消息,做庄等并不属于投机范畴,而是违规违法行为,属于需要监管和杜绝的黑色地带。成熟资本国家的证券法规都有这么一条:上市公司的任何实质性消息在公开媒体上披露前不得私自透露,否则将涉嫌金融犯罪被司法调查。相信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开放,金融资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这些先进的法规会逐步得到采用。
回到中国股市的论题上来,很多人说,中国股市是投机市,所以必须投机。对此,我同意上半句话的判断,但是对下半句话持保留意见。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逻辑判断,中国股市的性质是谁决定的,显而易见,是国家政府和各大投资机构。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把中国股市做成一个投机市,答案也很简单,因为这种模式下,他们的利益可以最大化。如果,我们姑且把这个股市看作一个零和游戏,那么如果他们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必然推论就是剩下的投资者的利益就是最小化,因此说,参与投机,用投机思路参与中国股市,对于中小股民来说,其收益是最差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对于小股民来说,纯投机是绝对要不得的,正因为我们中国是个投机市。
那么,不高纯投机我们搞什么?当然是投资,至少是要有投资的理念。所谓投资,就要求我们对将来买入的股票至少有个大概的了解,其中的渠道有以下一些。最基本的是f10,特别是对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财务指标(毛利率,净利润率,财务杠杆等,具体怎么分析以后具体说)有所了解。然后就是公司的年报办年报,具体看什么?我认为最主要的是管理层对于业绩表现的解释部分,比如为什么成本会提高,为什么利润会大跌等等,当然管理层的解释未必是最真实的,但是作为一个有头脑的投资者,通过几年该公司的年报中管理层的解释,可以明显看出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否一贯,有持续性,以及管理层现在的解释是否合理。再次,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参考机构对该股票的分析报告,看分析报告不是叫你按着机构给的价格买,而是看机构给出的意见是否有合理的成分。最后,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学习一点基本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懂得什么叫经济周期,在每个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哪种行业最有可能受益,如何解读各种经济指标,这对行业选股往往很有帮助。
接着,我们再次回到了对于投机的判断上。是否投机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呢?答案还是否定的。在选择买入卖出的时机上,一些投机因素还是要考虑的,比如技术走势,量能等等。
总结一下,也就是说,对于小股民来说,买卖哪支股票必须基于自己的价值分析和判断,但是在决定具体的买卖点可以用一些投机的方法。具体的持股时间,以中期为佳,也就是2-8周。
4。政策市之误
很多刚进股市的中国新股民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这句话对不对呢?我的认为:大谬似真而已。
中国股市并不是一个政策市,虽然似乎每次涨跌的都是拿某个政策为托词,但是实质并不是这样。真正的政策市,反而是美国这样的成熟股市,因为人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更灵活更有效,而且是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的出台能够很快的反映到股市中来,比如美联储如果今天宣布停止加息,明天美国股市必然大涨。但是在中国就未必,中国的政策传导机制是滞后的,低效的。非但股市如此,其他经济实体,楼市等都是这样,往往一般的政策根本起不到作用,最后只能逼着国家强行的截断资金流,来个硬着陆,人为的导致市场的风险。
回到中国股市,对此的典型表现就是当股市出现过热的时候,政府出台一些温和的限制政策,但是股市会置若罔闻,根本调控不下来,而一旦政府出狠招,股市出现大跌,而且是制止不住地跌势。无论暴涨暴跌,都是政策制定者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实际上,中国就是一个喜欢暴涨暴跌的股市,这和管理者的目标正好相反,怎么能说这么一个股市是政策市呢?
其实,所谓市场上流传的政策,更多的时候是机构用来鼓动或者吓止中小股民的道具。而当所有中小股民都深信政策是不可知,有黑幕,有背景的时候,自然也就会跟着这些消息来操作,从而坠入机构的圈套。
实际上,所谓的政策,大多数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唯一有价值的是对资金流控制的政策,比如利率,准备金率,场外新资金入市限制办法等。更直观的,大家可以参考中国的M2货币投放数据,其与股市大盘走势的正相关系数极高。
5。有效市场和无效市场
所谓有效市场,也就是资产价格是其价值及时准确的反映。而无效市场则反之。当然,完全符合理论定义的有效市场是几乎不存在的,所以一般我们市场归类为:强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和无效市场。当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熟股市的主板市场,都被证明基本属于强有效市场。我认为成为强有效市场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个:1,机构的比重大并且最好有做市商制度。2,可以做空,3,有较好的监管制度。(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做市商制度,这是一种不同与我国的市场交易制度,我国的股市交易,是由买卖双方报价,系统撮合成交的。而做市商制度,最简单形象的类比就是银行柜台的外汇交易制度,银行掌握着各种货币,然后报出一个买入价和卖出价,银行赚取的是其中的价差,做市商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一般是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他们掌握较多的股票储备,市场投资者可以按照做市商的买卖价成交。假如买入踊跃,做市商会同时相应的提高买入卖出价格,反之亦然。但是由于做市商有大量的股票动态储备,所以像国内市场这样一笔大买盘就可以封涨停的情况非常少见。纳斯达克就是采用这种交易制度。)
回到中国市场来看,这些条件中国还不怎么具备,所以我认为,在2245点之前的中国股市,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无效市场。而2245之后的下跌,即是价值回归,也是市场有效性建设的一种内在需求。因为无效市场积累的金融风险,终有一天要释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如同1930年代那样的金融危机,所以建设市场有效性还是非常必需的。随着近年来机构的规模和比重增加,中国市场的有效性再不断增加,但是仍旧属于一个弱有效性市场。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市场上任何的股市,都是从无效向有效进化的,几乎没有反向的,中国也不能例外,特别是当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行列(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了),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以及可以预期未来做空制度的出台,都会进一步加强市场的有效性,同样,价值投资分析的作用也会随着市场有效性的增强而增加。
很多刚进股市的中国新股民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这句话对不对呢?我的认为:大谬似真而已。
中国股市并不是一个政策市,虽然似乎每次涨跌的都是拿某个政策为托词,但是实质并不是这样。真正的政策市,反而是美国这样的成熟股市,因为人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更灵活更有效,而且是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的出台能够很快的反映到股市中来,比如美联储如果今天宣布停止加息,明天美国股市必然大涨。但是在中国就未必,中国的政策传导机制是滞后的,低效的。非但股市如此,其他经济实体,楼市等都是这样,往往一般的政策根本起不到作用,最后只能逼着国家强行的截断资金流,来个硬着陆,人为的导致市场的风险。
回到中国股市,对此的典型表现就是当股市出现过热的时候,政府出台一些温和的限制政策,但是股市会置若罔闻,根本调控不下来,而一旦政府出狠招,股市出现大跌,而且是制止不住地跌势。无论暴涨暴跌,都是政策制定者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实际上,中国就是一个喜欢暴涨暴跌的股市,这和管理者的目标正好相反,怎么能说这么一个股市是政策市呢?
其实,所谓市场上流传的政策,更多的时候是机构用来鼓动或者吓止中小股民的道具。而当所有中小股民都深信政策是不可知,有黑幕,有背景的时候,自然也就会跟着这些消息来操作,从而坠入机构的圈套。
实际上,所谓的政策,大多数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唯一有价值的是对资金流控制的政策,比如利率,准备金率,场外新资金入市限制办法等。更直观的,大家可以参考中国的M2货币投放数据,其与股市大盘走势的正相关系数极高。
所谓有效市场,也就是资产价格是其价值及时准确的反映。而无效市场则反之。当然,完全符合理论定义的有效市场是几乎不存在的,所以一般我们市场归类为:强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和无效市场。当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熟股市的主板市场,都被证明基本属于强有效市场。我认为成为强有效市场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个:1,机构的比重大并且最好有做市商制度。2,可以做空,3,有较好的监管制度。(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做市商制度,这是一种不同与我国的市场交易制度,我国的股市交易,是由买卖双方报价,系统撮合成交的。而做市商制度,最简单形象的类比就是银行柜台的外汇交易制度,银行掌握着各种货币,然后报出一个买入价和卖出价,银行赚取的是其中的价差,做市商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一般是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他们掌握较多的股票储备,市场投资者可以按照做市商的买卖价成交。假如买入踊跃,做市商会同时相应的提高买入卖出价格,反之亦然。但是由于做市商有大量的股票动态储备,所以像国内市场这样一笔大买盘就可以封涨停的情况非常少见。纳斯达克就是采用这种交易制度。)
回到中国市场来看,这些条件中国还不怎么具备,所以我认为,在2245点之前的中国股市,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无效市场。而2245之后的下跌,即是价值回归,也是市场有效性建设的一种内在需求。因为无效市场积累的金融风险,终有一天要释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如同1930年代那样的金融危机,所以建设市场有效性还是非常必需的。随着近年来机构的规模和比重增加,中国市场的有效性再不断增加,但是仍旧属于一个弱有效性市场。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市场上任何的股市,都是从无效向有效进化的,几乎没有反向的,中国也不能例外,特别是当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行列(这一点是无法避免的,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很高了),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以及可以预期未来做空制度的出台,都会进一步加强市场的有效性,同样,价值投资分析的作用也会随着市场有效性的增强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