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坦克装甲防护技术的提高及主动防护装甲的出现,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的反坦克导弹的攻击效能受到了限制。为了能够有效打击装备有这些装甲的坦克,我国最新一代反坦克导弹应运而生,它就是引人注目的“红箭”-9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其研制成功说明我国已经能够独立自主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武器系统。 “红箭”-9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攻击100~5000米距离内的敌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必要时也可以用来攻击敌钢筋水泥工事和火力点。其作战任务是为军、师级部队提供反坦克作战的骨干火力;与其他反坦克兵器相配合,有效抗击敌装甲目标。 研制背景 到目前为止,反坦克导弹按照制导方式可分为四代产品。早期的第一代产品以目视瞄准、手控制导、导线传输指令为主要特点,例如苏联的AT-1“甲鱼”和AT-3“萨格尔”、法国的SS-10、中国的“红箭”-73等。 第二代产品以光学跟踪、导线传输指令、半自动指令瞄准线制导为主要特点,例如美国的“陶”、瑞典的“比尔”、中国的“红箭”-8、俄罗斯的AT-4“塞子”等。另外,在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中已经有了轻型和重型之分。轻型导弹的射程约为2000米,主要是单兵和步兵小组使用;重型导弹的射程约为4000米,主要是车载和机载型。 第三代产品以“发射后不管”为主要特点,采用红外成像、激光半主动指令、主动和被动毫米波等制导技术,可以在发射前或发射后锁定目标,例如美国的“标枪”、俄罗斯的“短号”等。 第四代产品的制导技术特征是采用复合制导和多目标打击能力。我国实行以防御为主的战略,而研制能摧毁各类先进坦克的反坦克武器是防御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我国决定利用自己的科研力量和先进技术研制具有三代先进水平的激光指令制导的大威力反坦克武器系统。 “红箭”-9型反坦克导弹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论证,并进行大量的技术储备,1988年开始立项研制,1999年正式公开露面,从立项到完成全武器系统的研制,历时10多年。在1999年的5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红箭”-9型轮式重型反坦克导弹系统隆重出场。而在近些年举行的一些国际防务展上,“红箭”-9也频频亮相,成为展会上一颗耀眼的新星,备受世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