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門徒的狂熱,才塑造出耶穌完美的形象

因門徒狂熱愛戴,耶穌之人性完美、神性偉大皆難免誇誕。
──「宗教,怎竟然發展得像基督教這樣人多勢眾?」之二

與耶穌朝夕相處,彼得、約翰說他「沒有犯罪,口中沒有詭詐。」即使跟耶穌同判死的一個強盜也說「這個人沒有做過一樣不好的事。」執刑的羅馬百夫長終得承認「這真是個義人!」甚至就連審問耶穌處其極刑的總督彼拉多都三次重複說「我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來。」記載耶穌行蹟的四部「福音」,歷經考證,知非偽造,成書過程合理。耶穌的言行原是靠猶太人一絲不苟記誦聖言的習慣形成口頭傳統,馬可福音首先形諸文字,作者與彼得同工親如其子,得知詳情。其成書正當70年聖殿焚毀時期,殿宇坍塌,信徒受苦,寫下上帝這位忠僕行蹟,盼望預言中的基督降臨。馬太、路加的福音乃以馬可為底本,但加入二百餘節未留傳下來的另一本底稿內容。馬太是十二門徒之一,其書廣引希伯來聖經為駁斥對耶穌的攻擊,跟馬可夾雜拉丁詞語詳釋猶太的習俗、語言以不諳猶太教的羅馬人為對象不同,而是在80年基督徒被逐出會堂時為耶穌申辯,見證他是彌賽亞是受膏之王者。路加雖為外邦人卻常和保羅同工,其筆下尤強調耶穌在猶大到處工作,並寫下續篇《使徒行傳》記載福音被傳至外邦,路加以80年後教會在會堂之外另行發展為背景,指出這位人子繼續不斷尋找拯救失散的人。三部福音取材類似,但同中有異,釋經學稱之「對觀福音」Synoptic Gospel,與第四部約翰福音相較,更多集中記述耶穌最後整年在加利利以簡喻申言神國的工作。約翰也為十二門徒之一,年紀最小,最為耶穌愛護也最後離世,其書的耶穌乃以聖城為中心的三年工作為背景,借希臘哲學式詞匯揭示耶穌本上帝之子,行對觀福音中失載的神蹟,即或描述同一事跡也必添入新資料,其成書最晚,當在90年後。四福音撰寫時間有早晚、來源有馬太、彼得、保羅、約翰四使徒,文風有條理、精簡、豐富、深刻之不同,主人翁有王、僕、人、神各種的敘述角度差異,原著對象並有猶太人、羅馬人、外邦人、所有世人之分別,最初在不同地域信眾間流傳,但竟湊成完整活潑的耶穌形象,絕非偽作能辦。更何況耶穌死後,沮喪渙散的跟隨者因為經驗到他們宣稱復活又升天的基督,接受聖靈的洗禮與同在,重新振作,團結同心,為見證天國的福音死而後已,若非自己深信不移,絕難這樣堅持貫徹。學派批評、教黨陷害、官府高壓交加下,他們渡過使徒尚在的第一世紀,但到二至四世紀教會的患難劇增,三世紀中葉以區域為主的零星逼迫,演變成全國有組織性的大逼迫,新舊信徒一代又一代前仆後繼,他們堅定的信心,光明的行為,反使福音傳遍羅馬帝國,根據羅馬史權威估計,全國廿分一的人口成了基督徒,此乃君士坦丁大帝終不得不將「非法宗教」惡名自基督教身上摘除的根本原因。真金不怕烘爐火,能維持三百年之久終扭轉逆勢的拿撒勒人耶穌,斷非光靠吹噓與宣傳可臻其功。

(十月十日起全文逐日連載,歡迎讀者討論。
本文原創,轉載或徵引,請說明出處。謝謝。)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