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史册的抗战:1932年3月,中国曾歼灭日军一个旅团。 (图)



图:

1。李延禄

2。东北抗日联军战士

未上史册的抗战:1932年3月,中国曾歼灭日军一个旅团。


——————
 

未上史册的抗战:中国曾歼灭日军一个旅团

文章作者:燃点

  未上史册的抗战

  抗日战争最早的一次战役------1932年3月13~27日

  最早在中国毙命的日军将领------天野少将

  最早在中国战场被歼灭的旅团------天野旅团8000日军

  完全由抗日军民自发组织的以少胜多的辉煌战役


  1931年9月18日东三省迅速被日寇占领,立刻遭到东北各阶层民众的激烈抵抗。

  当时驻延吉原东北军21混成旅7团三营率先起义,组织抗日联合军。在1932年2月22日,24日,28日连续攻克被日伪占据的敦化,额木,蛟河三座县城。给敌人以沉重打击,缴获大量枪支弹药,鼓舞了抗日斗志。

  爱国志士纷纷加入抗日队伍,由当时的1千多人壮大到4600人。给驻吉林市的关东军造成极大恐慌。急调天野少将旅团长率8千多日军,40多辆军用车,配有炮车,骑兵,向敦化急驰而来。

  我抗日武装在敦化--宁安县之间的一个叫“棺材脸子村”的地方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由抗日救国军司令王德林主持,抗日自卫军司林李杜和联合军参谋长兼补充团长李延禄(中共地下党员),中共吉东中心县委书记孟泾清和其它爱国人士参加。会上一致决定:把队伍拉到镜泊湖山区,利用熟悉的有利地形和敌人的骄傲气焰,伏击,截击,偷袭敌人。选择了一个名叫墙缝的5里长的狭谷做伏击点。

  1931年3月13日夜(这是中华民族值的永久纪念的日子),天野8000日军浩浩荡荡占领了墙缝入口处前面的瓦房电村,抓获了当地猎户陈文起做向导。天明前从瓦房店出发了(事前已有村民史义德父女送信:鬼子从瓦房店出发了)。

  借助依稀看见敌寇军队的红肩章。刺刀和抗枪的肩膀......当敌人完全进入伏击阵地之后,已埋伏了四天的补充团700名士兵,见信号枪一响一跃而起,手榴弹沿着5公里的狭谷纷纷落下,到处是爆炸声,零乱的跑步声和临近死亡的惨叫声,还夹杂着日军官的命令声,带着一种意外的惊慌和恐惧。

  700名士兵顿时精神焕发,勇猛无比,脱掉棉衣和冒子,只穿短褂往外抛手榴弹,在那狭路口外的开阔地上,敌尸遍布,芦草叶子上血迹斑斑,日军的军冒,枪支,倒地的马匹到处都是。所有大块岩石之间的空隙处,都有一堆堆日军官兵横躺竖卧的尸骨未寒。

  我们占据绝对优势,只要哪里有日军的小股部队冲锋,手榴弹就向那里投去,日军尸体伤兵积压成堆,不足一小时就奸敌数百人。在战斗中有敌人小队飞机的出现,并不让我们但心,说明敌寇天野部队已受重创,不能自持地向吉林求援了。

  我们打退敌人的四次冲锋之后,炮声消失了,枪声已逐渐稀疏,长达5公里的阵地上,逐渐冷清下来。

  这时,山上05阵地连长朴重根报告:敌人已在狭路口外停至前进。进退不得了,但有可能绕道后面去包抄我们。

  由于胜利已成定局决定及时撤出战斗,保存实力绕到敌人前面去,再打它第二个回合,将天野这头重伤的野兽再补上一枪,于是立刻派崔永贤营长带500名煤矿工人组成的兵力去松已沟设伏,每人发一小盒火柴。战斗进行了10个小时,于3月14日下午两点结束。

  敌人残余部队在南湖头山岭上盘距着掩护搬运伤员,用军用卡车运往敦化,炮车的马匹也卸下来用于搬运伤员。受伤的高级军官大佐,大尉用停在镜泊湖上的飞机运走。敌人阵亡官兵,被堆成三大垛。连同枪支一同烧毁,被烧毁的枪筒残品1500余件,另外我们还搜出完整无缺的三八式步枪2000多支,可见敌伤亡在3600~4000以上。

  这一仗,补充团牺牲党员朴重根连长,左征连长,刘连连长和战士共8名官兵。为敌军带路的陈文起,使日军吃尽了苦头。被带到一个黄姓村村民的房梁上,双脚离地英勇不屈,虽多处负伤仍大骂不止,最后被日军挑开了胸膛,陈文起的坟墓建在墙缝三里开外的林地上。

  天野残部离开墙缝和南湖头又绕过镜泊湖后,看到前面一个叫阎王鼻子的地方,虽然路直但山峰险要(正如我们所料),当时停止前进,长久的筹踌躇不决。

  已在这里布置疑兵和堵截的补充的补充团姚甲航营,以逸待劳,一枪没放,天野残敌又返了回去,当夜仍在镜泊湖边驻扎。

  第二天他们终于向松已沟方向绕道走了,时进时退,极为慌张惶恐。在远山环绕的松已沟,那草木丛生的空地周围,我们的补充团后备队500名战士,有党员崔永贤营长和作战参谋李延平带领,在林子,草地上露宿了两天,正在等待他们。

  正值阳春三月,风高日暖,草木易燃点。当天野所率领的3000多残敌,全部进入我们所设计的火网,前后路口堆积了一线我们预先准备好的树枝,枯木,干柴,一声信号枪,四周就点起火来,南风又猛,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时烟火弥漫,双方隔着烟雾射击。

  我们的主要兵力,在南北两个堵塞口之外阻击。烟火中人喊马嘶,乱成一团,风大火急,日军身上背的弹药来不及解开,就纷纷爆炸,敌酋天野少将,似乎开始命令部队突围回窜,但回窜时迎面扑来烈火,似乎又再命令掉头往前冲。

  但这3000多人马又集结成一团,道路已阻塞不通了,据山头了望哨观察,他们已来回两次掉头,但由于火烧和子弹爆炸,已伤亡累累,人马相践乱作一团,后来天野突然转到上风头,在烟火包围的圈子里放起火来,烧出一小块空地,在这零零碎碎,三五处小空地上,他们匍匐卧倒,躲避扑来的火焰。最后剩下400来人和十几匹驮炮的马匹得以死里逃生。

  那时松已沟全部在乌黑的烟雾笼罩之下。5里之外的村庄都能看到冲天的浓烟。实际上,那片大火一直烧到第二天还没熄灭。

  天野在宁安不敢久留,带着驮炮的马匹,在23日晨出发,开始还穿着"皇军"制服,但走出10里后,就偷偷换上伪军制服,极度狡滑和顽固,如国不是有驮炮的马匹为标志,险些迷惑了我们的指挥人员。

  敌采取三面包围的战术,占据有利地形,向关家小铺主力连张延发连长的阵地袭击,三次冲锋被打退。

  我司务长,刘排长牺牲,张延发连长随负伤,还组织全连仅剩的28个人上刺刀,打肉搏战,由于增援部队迅速赶到,在敌寇前面响起了冲锋号,敌人仓惶逃窜,向海林方向逃窜,阵地上留下100多具敌人的尸体,敌人逃走时四处放火焚烧了关家小铺一带的民房,以泻私愤。

  我们在关家小铺一役虽然小胜,但和敌人是一比一的损失,若和镜泊湖墙逢伏击,松已沟火烧敌军比起来不能不说是损失很大的。张宪延连长牺牲,107名士兵阵亡,连同镜泊湖一役牺牲,山市车站阵亡的总共126名烈士,都埋在宁安县东郊花脸沟公墓。

  从关家小铺突出来的天野不足300人的残兵,逃抵海林车站时,补充团长李延禄就打电话给山市车站,属令步兵营长徐祥贵和炮兵营长么印清做好准备,阻击从海林来的天野兵车,务求在西逃哈尔滨的路上歼灭它,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我们在关家小铺的损失。

  另外在拉古站,也给亚布洛尼的李延清同志挂了电话,当时他的代号是"中东路"我是"镜泊湖"。我说,我们的"客人"人数不多了,已经到达海林,希望赶到前边迎接。李延清同志说你交给我好了,管保没错。

  原来只要确定天野残兵来到中东铁路线上。这些在党领导下的铁路工人游击队就会通过各车站的电话联络,得知敌寇兵车,车次和正确通过时间,所以李延清同志在谈话中表示可以承担过去,表示出不要我们分神的意思。

  我们这是一着备而不用的"棋"。我说过我们是想在山市车站消灭他们的。却不想敌寇越发心慌了,胆寒了,天野残部,竟在海林站逗留了一天踌躇不动。日军在他们驻地门口筑起装沙麻袋,作为掩护工事。我们埋伏在山市对面的岭子上的么印清炮营,也许等待了一夜过于疲劳,竟在第二天离开阵地。

  海林只离山市一站之隔,正在这空隙间,天野所率的兵车就到达了。并且又在山市站停了下来。可见敌寇已经极畏怯,竟一站一停,我们住守在山岭山的步兵营,或许以为天野一定又要逗留几天,也估计敌夜间行动。晚间,天冷,他们又在阵地上烧火取暖,这样就给岭下驻守车站的敌寇天野发现,遭到敌人迫击炮轰击,以徐祥贵为首的11名士兵先后阵亡,而炮营长么印清又不在,失去大好战机。

  以共产党员李延平为首的铁路工人游击队却不同,他们得到天野残部到达海林车站的消息后,连夜从亚布洛尼,赶到高岭子,这是他们选择在中东铁路西段最有力的伏击地势,火车在这一带走的是盘山道,他们在两边陡崖下坡夹持的铁路转弯出,设下埋伏,得到天野兵车26日从山市开出的情报,就把铁路上的道钉拔掉了,使铁轨错了节。当天,天野兵车途中未作停留,在抵达高岭子时,火车一出轨,铁路两边的工人游击毙队,当即用集中的火力和手榴弹轰击横躺竖卧在铁路两边的军用车箱,尽管铁路工人游击队员作战没有经验,枪也打不准。但敌寇天野少将终于在这里被游击队员击毙了,总计消灭敌人200左右,从高岭子逃窜出去的残敌不足百人逃向哈尔滨。

  这是镜泊湖连环战役中的最后一次战斗,天野部队号称"万人大军",3月13日从敦化长驱直入耀武扬威,就这样被我们沿涂伏击又加零打碎敲,直到3月27日终于击毙敌酋,笑料灭几尽。前后为期不过14天。

  镜泊湖连环战大捷之后,就在宁安县召开了联席会议,有吉林省各路抗日武装参加,联席会议开的很好,极大的激发了抗日信心,热情,抗日武装撤出敦化时4600人,增加到15000人。

  这样一次辉煌的战役,除了战斗当地的群众外,竟未能广为宣传,既没上报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没上报共产党中央。这不能不说对发扬民族正气,鼓舞抗日士气,鼓舞全国的抗日革命事业,在当时是不可估计的损失。

  时年国民抗日救国军打起旗号抗日,总人数大约1000余人。为适应型势扩招人员,很快受到当地群众响应,并讯速括编至5000人。

  救国军震动日寇,32年3月1日本庄繁派第十五旅团长天野少将和独立守备队第六大队长上田利三郎,率领关东军前来讨伐,炮队、骑兵、军车号称1万1千人,从哈尔滨和吉林两路扑来。

  面对一万关东军前来围剿,在救国军内又出现抱山头还是抵抗的争论。最后,王德林采纳了李延禄提出的在镜泊湖摆开歼敌战场的作战计划,在“墙缝”和“西山岭”分别埋下伏兵,并把全军所有手榴弹都交给埋伏在“墙缝”的李延禄部。

  陈文起是镜泊湖畔闻名猎户,预先知道救国军在镜泊湖的布置;被日寇抓到后,不但严守机密,而且抱必死的决心将敌人往南湖头墙缝的口袋内引,为伏击战的胜利立下头功。最后被鬼子的刺刀划开胸口而牺牲!

  李延禄部利用有利地形,让集束手榴弹在拥挤于蜿蜒五里狭小“墙缝”中的敌人头上密集爆炸,击毙小川松本中队长等2、3千。敌人被迫西逃,可惜戴凤龄被墙缝的激烈枪弹声吓破胆,率部临阵逃跑,让后半部西山岭截击计划落了空。

  为继续歼敌,李延禄布置李延平部给每人发一盒火材,埋伏在松荫沟,以“火烧连营”战法,歼敌3000多。至此,天野少将只好带着剩余400多人抱头鼠窜。

  最后,李延禄布置李延青率新筹建的80名铁路游击队健儿,(游击队全部是铁道工人,军事素质较低,也没时间让他们进行军事训练,但就是这些军事素质较低的人,使日军少将毙命于此。)在天野乘火车回逃的路上,于高岭子悬崖峭壁处伏击出轨火车上的残敌,歼敌300,包括天野少将(被乱枪击毙)。至此,气势汹汹的6000关东军只剩下百人能逃回哈尔滨。

  自天野旅团从敦化出发开始,到高岭子击毙天野为止,十四天三战,镜泊湖连环战共歼敌6000,能逃生者仅有百余。事件发生在32年3月,距9.18事变仅隔半年,证明中国人从开始就有能力以少胜多、成建制消灭侵略军。可惜当时没有条件发表战果,让关东军掩盖了历史的真实。

  附:李家救国事迹

  李悦佳

  长白山下,海兰江畔,有一个李氏家族,这个家族曾被已故的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于克同志题词誉为“红色家族”。

  李氏家族原籍山东平度,光绪二年因家乡受灾难以活命,由祖辈李廷桂挑着挑儿,带着三个儿子李德春、李德增、李德军闯关东,来到延吉县西郊安家务农,他们的儿女,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民族危亡时刻,纷纷投身到如火如荼的战争中,为了抗战的胜利和祖国的解放,浴血奋战,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延边罕见的一个革命大家族,其事迹可歌可泣。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读者介绍李氏家族成员和他们的抗战事迹,以示永远的怀念。

  主题只有一个: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

  李延禄,1913年在吉林实习工厂做工,1921年后,在东北军延边巡防营(王德林的老三营)任排长、连长期间,开始接触社会进步势力,并于193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被延吉县委派到王德林领导的抗日救国军中从事兵运工作,并被任命为该军参谋长。

  1932年11月,李延禄根据中共绥宁中心县委决定,以两个补充团为基础,把所率部队扩编为抗日救国游击大队,兵力800多人。

  1933年1月1日,在磨刀石,李延禄亲自指挥部队,与日本关东军广赖第十师团第八旅团第三十九联队激战一天,毙伤日军100余人。1月4日,李延禄根据绥宁中心县委指示,又将部队扩编为抗日救国游击总队,李延禄任总队长,经过多次战斗,下设四个团。2月中旬,李延禄在团山子指挥,对前来“讨伐”的日军、伪保安队和伪警察,采取分化瓦解,集中力量打击的战略,取得了打坏敌重机枪一挺、击毙日军指挥官以下多人,而我方无一伤亡的胜利。接着在八道河子击毙日军官兵37人,缴获敌人大批枪支弹药。团山子、八道河子两战告捷,痛歼日军,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6月,李延禄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东北人民抗日救国军党委书记。8月,又将部队扩编为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李延禄任军长,全军发展到1000多人。12月,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成立,军长李延禄,部队发展到1800多人。1936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决议草案》和《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不久,李延禄奉命去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报到,执行新任务。

  1936年秋,归国后的李延禄被派到上海、南京等地,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他广泛接触国民党中有影响的爱国将领和人士,取得很大成绩。1939年在延安,任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党的“七大”代表。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延禄任合江省政府主席、黑龙江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是全国人大一至五届代表,全国人大三、四、五届常委。

  “一二·九”运动领导人李常青(李延祜、李幼耽)

  他自幼勤奋好学,较早地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家乡吉林省延吉县一带,多次组织和领导学生、教职员工,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曾经担任过吉林省督学,分管延边地区,后因思想过激,被教育厅免职。

  1930年11月,“吉林五中共产党案”发生,反动当局通缉李延祜、于克、张文海等人。1930年李延祜化名李常青(自此以后一直用这个化名)逃往北平,在北平民国大学参加“左联”,并于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返回吉东地区开展学运工作和农运工作。1932年进关至1938年,他曾任中共焦作中心县委书记、北平市委书记、河北省军委书记、河北省委特派员。在白色恐怖下,他长期坚持党的地下斗争。

  1935年春夏之交,北平地下党和各种革命群众组织除共青团组织外全部遭到大破坏,特务肆意横行,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市,日本正准备侵占华北。在这种严峻时刻,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奉命来到北平,恢复党群组织。李常青果断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于是,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6000多名学生冲破军警包围,高喊“打倒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举行请愿,示威游行,这便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九”、“一二·一六”学生运动,并由北平学联组织平津南下扩大宣传团,掀起全国抗日高潮。

   在建国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李常青曾任中共松江省委书记兼哈尔滨市委书记,主持并领导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工作。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继任军长李延平

  1932年1月,李延平离开家乡,投奔到宁安县胞兄李延禄所在的王德林领导的抗日救国军。同年6月,在补充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7月,他被任命为执行特殊任务的绥宁游击支队队长,活跃在东宁、密山一带。1936年2月下旬,李延禄去莫斯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执行新的任务,由李延平接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兼一师师长职务,活跃在勃利、富锦、宝清等县一带,经常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38年11月20日,当李延平率领四军部队在五常县南磨石顶子活动时,不幸遭到敌人的重重包围,在激烈的战斗中,李延平壮烈牺牲,年仅35岁。

  为抗日呐喊冲杀的焦作铁道游击队长李延贵(李秉才)

  李延贵先在延吉第四师范读书,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1928年,20岁的李延贵转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念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以学生会代表身份组织学生参加吉林历次学生运动,被开除。后来通过党的关系,安排到和龙二校任校长。

  “九·一八”事变后,延边开展秋收春荒斗争。和龙二校由于学生积极参加了秋收斗争,日本警察署将李延贵逮捕,后经营救,方得获释。1934年到河南焦作扶轮小学任教,担任党支部书记。该年10月豫北特委书记李剑森叛变投敌,供出焦作党的组织,李延贵(李秉才)等三人被捕,解往开封。于1935年在地下党的营救下获释。“七· 七”事变后,李延贵组织了铁道游击队任队长。游击队很快由20多人,发展到40多人,下设二个大队。后又经进一步发动工人、农民加入抗日武装,又增设了第三大队,游击队已形成近百人的队伍,活跃在太行山区,成为焦作地区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1937年秋,李延贵率部在修武一带打游击。国民党一个特务混入游击队里妄图夺取领导权,趁李延贵发疟疾时将他枪杀。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骁将团长李延青

  李延青十几岁到外地做工谋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党派他到铁路从事工运工作。1932年初,李延青得知指挥王德林抗日救国军的参谋长就是自己的堂兄李延禄时,就率铁路工人游击队加入了救国军的战斗行列,担任十七团团长。

  1932年3月,国民抗日救国军在镜泊湖与天野少将带领的“讨伐”军举行一场连环战,李延禄指挥补充团的“墙缝”伏击首战告捷,打死打伤100多名日本强盗。紧接着救国军在鹦鹉岭重创日军上田支队。最后关键一仗是关家小铺一战,由于日军倾注全力加以报复,致使双方鏖战时久,伤亡都很惨重,最后日军妄图乘火车逃往海林,以图再逞。在此关键时刻,李延禄命刘万魁团在海林西阻击敌人,并急令李延青接到命令连夜把部队拉到指定地点。选好有利地形,埋伏好以后,游击队在铁路转弯处拔掉道钉,错开铁轨。当天日军火车在高岭子出轨。当场砸死砸伤数十人。李延青不失时机地指挥游击队员向敌人开火,敌军天野少将当场被击毙。共消灭敌人200多人,逃出残敌不足百人,获得了镜泊湖连环战的最后胜利。

  1932年8月,日本特务机关暗派民族叛徒王大法师率领红枪会诈降,投奔到了李延青所指挥的第十七团暗杀了这员抗日骁将。

  敌工战线的尖兵李延田(李智)

  他是李家众兄弟中较小的一个。1935年2月考入奉天铁路学院机关科(机械),由于不堪忍受日本人的欺辱,愤然离校前往北平投奔堂兄李常青,要求到抗日前线,从此化名为李智。1935年12月,参加了以李常青为首的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的伟大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并参加扩大宣传团一团下乡宣传。1936年2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同年9月,通过北平地下党介绍,奔赴西安,参加由东北军中地下党统一领导的“学兵队”。同年12月12日,亲身经历了“西安事变”

  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李智返回北平,加入“平郊游击队”(平西游击队前身),先后参加打击汉奸队,砸开德胜门外的河北省第二监狱,解救700多名政治犯和黑山扈等战斗,后因赵同叛变,经游击队地下党同意离队奔赴延安,被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次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入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科任干事。

  1944年11月,三五九旅组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即南下支队)”,已是支队政治部敌工科长的李延田奉命留在了湘东北。不久,接到命令到湘北重镇湘阳城去做争取伪军、瓦解伪政权的工作。湘阳城伪自卫团长左钦彝,手下有500多人,三个营长中,有两个营长也是左家的人,他又是长辈,说话有权威。只要把左团长的思想做通了,下面的工作就容易了。左对共产党已有倾向,又有地下党员的配合,李延田当晚化装成教书先生,一个人由地下党员谭忠义当向导,直奔湘阳县城东湖边的八甲。李延田想方设法拉近和左钦彝的距离,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左也愿意听李延田讲一些对当前形势的看法,李延田就抓住这一机会,反复向他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并解除了共产党不能接受他“左八爷”的顾虑,终于粉碎了伪自卫团中少数反动分子的阻挠,没用一枪一弹,湘阳伪自卫团500多人举行了起义,撕下日伪的徽章,接受我党改编,孤身闯敌营的李延田立了一大功。

  建国初,李延田曾任敦化县、永吉县县长。
 

  此外,为抗战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才华的李氏家族的人还有李延芹(李萍)、李万成(李延堂之子)、范政(李万万、李常青的儿子)、李万新(李延禄长女)、李蒙(李家述字辈大姑李述兰的儿子)等人。
 

  长白山下这个红色大家族,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黑暗年代,谱写了英雄儿女保家卫国、争取自由解放的壮丽诗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