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读到 lullaby_g发在70的“姐妹雏燕纪事” 的第一篇,便被她和她的姐姐的故事吸引。不清楚这无数让人嘘唏不已的镜头,是怎么承载在 lullaby_g 的心里的。如果说她成年之后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过去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公,当年的那个幼小的心经过这么多的磨难,今天带着欣慰给我们讲述这些故事,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表达出对她的钦佩。 爸爸妈妈努力工作,姥姥天经地义地隔代照顾姐妹俩。妈妈为了工作几乎完全忘记了对孩子的母爱,把大女儿托付给姥姥 14 年,小女儿 5 年。爸爸对女儿们严厉地近乎残忍,或许他心里的确有父爱,可是孩子们在年幼最需要的时候感受到的只有冷酷,连胆小怕事的姥姥都忍不住大发雷霆,姐妹两个能够健康坚强地走到今天真是太不容易。
她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早上醒来,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她只好自己洗漱吃饭,计算着上学的时间,可是找不到袜子,大冷天只好光着脚穿着鞋子去上学。她被小朋友欺负了,鼻子流着血在黑暗的灯光下在惶恐地奔跑,希望妈妈出现,但妈妈没有来... 她的姐姐站在野外的草地上拉小提琴,她的爸爸不停地呵斥着,她姐姐一边哭一边拉着琴。旁边路过的牧羊人被优美的琴声吸引,远远地驻足欣赏... 因为老师的不公待遇,她高考时是班里倒数第一名,爸爸因为她一个月头发全白。她倔强地背负巨大压力远走他乡去复读。一百多人睡一个大礼堂,寒风透过残破的窗子吹到枕边。经过了一年 披星戴月 的努力,她考上了医学院。等她毕业了,却仍然无力照顾比妈妈还要亲的姥姥,老人晚年离世时对她的挂念,让她今天都心痛无比... 一部好的作品,往往给人以美丽,以真情或者力量。我不大敢过多地说作品的文笔,一是因为她的文笔实在由不得我这样的人来评判,二是怕夺去了文章的思想精华的位置。无论如何,这个系列满篇都时不时地给我这几种印象。真情自是无处不在,里面的细节,她在考上大学后在海边一个人暇想,在她工作后接姥姥短暂小住时的暖暖温馨,以及姐姐大学回家带我出去晨练独唱 “ 十月是你的生日 ” ,经常看到一种毫不矫揉造作的自然之美。里面每个人物的鲜明的性格和对生活的不屈不挠,让人感到一种向命运挑战的力量。多年以前我看路遥的 “ 平凡的世界 ” ,那时候也感受到了一种力量 。或许印象已经淡漠了的缘故,或许 lullaby_g 只是一位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一位温柔的女性。我现在喜欢 “ 姐妹雏燕纪事 ” 系列甚至大於 “ 平凡的世界 ” ,前者更美,更让人赞叹, 在写这个感想之前,我一直在考虑我到底为什么喜欢这部作品。说了上面这些,似乎还是不能表达出我的真实的想法。我开始想她照顾好先生,哄下孩子,挑灯夜战地写这一个又一个的长篇,心里是怎么想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 或许,她想唤醒天下的父母心,让孩子们从此都有父母的关爱,如她在后记里提到的, “ 真情永存,伤痕不再 ” ;或许她想对过去无可挽回的事情,比如不能大胆地照顾姥姥,来表达一些忏悔;或者,她是想在这些记忆被岁月磨掉之前写下来,对自己的不幸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做一个交代,原谅父母的过错,把过去的一切命运的不公都记到历史和年代的帐上,自己好有个解脱,可以从此安心地过幸福日子。但是,如果让我猜测一下,我想她的最大的动力,是寻找一种理解,不是寻求安慰和同情,而是一种尽管是未曾谋面的你的我的可以进到心底的可以有言可以无言的理解。就象人们可以在暑九寒冬艰难跋涉,但是只要有人陪伴,再艰苦也无所谓一样。对不起,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合适的词了。但是,希望我说的能让人明白。 其实,这也是我在艰难地敲这些字的原因。自从看到第一篇起,我就一直在期待着读每一个下篇。每次看到都有一种心灵的冲击。作者提供了这些绝好的精神食粮,作为受益的读者之一,我觉得应该尽微薄之力回赠她和提供了这个交流空间的网络社区。可能别人不见得欣赏我的想法和做法,但是我自己认为该做,就先做了。 如果可以在她的后记里加几个字的话, 希望是: 真情永存,伤痕不再,理解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