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整理完以前的一些旧文章,刚贴出来就碰到了你的回帖, 感觉颇为惊讶。
阅读之下,对你的本意颇不理解。 为了避免误会,我还是先把自己的文章再介绍一下。
我记得我文章的标题是《红楼梦》精彩评价点评, 第一篇说的是探春,赞的是探春腰斩朱子。
从大标题来看,我的文章并非冲着朱子去的,从标题来看,朱子不过是《红楼梦》里的一个片断。
我文章的内容基本是围绕这个标题写的,好像没有故意把朱子往小里写的意思。不知你何以说“没见你写的人的小,倒见了你的尖酸”。
应该说,我没有故意把朱子小里写,你也没有看出来,这说明你还是读懂了我的文章,应该没有误会的意思,为什么非得加上“说明我的尖酸?”。 这恐怕是你责我太过。
我没有把朱子往小里写,你没有看出来,然而你颇不高兴,大概是说我应该把朱子往小里写,并且小得让你看出来才行,是不是这样的呢?
你读了钱穆的书,觉得朱子很大,这不过是你所见,我无法从你的回帖里看出朱子的大,这是不是说明我的错?
你认为我们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评价朱子,我觉得这种说法颇为奇怪。我现在批判儒家,着重的就是儒家对现在的影响,为什么不用现在的标准衡量?
历史的评价朱熹,我并没有做。如果你觉得因此能写出一个朱熹的大来,你尽管可以写。但是我批判的本意却依然不收你的影响。
至于说到大小,我觉得庄子的意见比较中肯。庄子逍遥游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这段话的意思你肯定明白,我就不啰嗦把他翻译过来了。他的意思你也明白,就是说每个人心中的大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认为大,大可以看到它的大;我说探春的腰斩好,也不过是说我所以为地好。好像并不干涉及你,也没有干涉及钱穆, 何以说我“尖酸”?
譬如一老鼠,大家说它大,而我说它不比牛大,怎么见得我把他说小了呢?大家依然可以说大老鼠,依然可以说小牛,和我的说法并不相悖。
我提到老鼠,不过做个比方,并不特指谁是老鼠谁是小牛,希望你不要产生误会。
总而言之,为了避免进一步的误会,特此说明。
祝丑丑闹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