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名叫“亚亚”的抖音博主在台湾引发了一场的舆论风波。她原本是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陆配”——即嫁到台湾、并在台湾当地生活的大陆配偶。但因为在抖音和油管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番极具雷人争议的言论,在台湾岛内引起轩然大波。由于言论极其敏感而且具有威胁性,她最终被台湾政府“递解出境”,引发了两岸网友的激烈讨论。
亚亚在抖音上表达了一个立场鲜明的观点:她希望大陆通过武力统一台湾。这一番话,在中国大陆听起来或许再寻常不过,毕竟每一个人从小接受的是“祖国统一”,“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爱国教育,这类言论在国内可以说是“主旋律”。但放在台湾岛内,武力统一的言论却像是一颗重磅炸弹。
对于很多台湾民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意见表达”,更像是一种“心理威胁”。这个言论对民众的影响力不在“统一”,而在“武力”。台湾是一个面积很小、人口约2300万的地区,面对拥有14亿人口、强大军力的中国大陆,自然心生忧惧。特别是当“武力统一”的说法出现在岛内本地社交平台上时,其影响远比外界想象的大。
于是,台湾政府作出回应:尽管亚亚是陆配,拥有居留权,甚至已经是台湾孩子的母亲,但她的言论被认定违反了台湾的相关法律,构成“社会不安因素”,涉及到“危害国家安全”,因此被依法驱逐出境。虽然官方用的是“递解出境”这样冷静的词汇,但实质上就是要求她在限期内离开,否则将面临拘押甚至判刑。
亚亚对这一决定感到不公,但面对政府决策,她无力反抗,只能被迫离开台湾,回到大陆。在亚亚走后,有几名陆配在台湾的一个公众场所举着了一面横幅,抗议台湾当局。横幅上面写着“还我母亲权”。他们也学会了在民主 社会抗议的方式,懂得如何利用社会的包容和怜悯。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一个核心问题上——亚亚的言论武力统一台湾。这到底是不是“言论自由”的范畴?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因为“言论自由”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和边界。
比如,在台湾,民主体制下的言论环境相对宽松。批评领导人、政党、政策,哪怕言语犀利,也大多被视为民主表现。你可以骂赖清德,蔡英文,国民党,甚至到了骂街的程度,都是被接受的。但唯独对于“武力统一”的言论,社会仍然高度敏感。战争对台湾来说,不是一种抽象的地缘政治概念,而是切实可能带来死亡与破坏的现实威胁。台湾不希望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这种恐惧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方方面面负面的影响。
打个比方,台湾就像一个小个子,大陆就像一个大个子。大个子在小个子面前挥舞着拳头。你站在小个子身边告诉他:“那边那个大个子说要打你。”这个小个子听了,会非常在意。他会恐惧、焦虑,防备、甚至愤怒。而台湾社会对此类言论的反应,也正是出于这种心理恐惧。
美国,武力统一台湾这类的言论是没有人关注的,如果你公开说“我们要武力统一美国”,美国人可能只会笑笑:“有本事你就来啊,我在这里等着你。”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自信而强大,不会轻易被挑衅的言论吓到。所以,这类话在美国不仅合法,往往还没人理睬。
但这并不代表美国的言论自由比台湾宽松。在一些领域,美国的限制反而更严。例如,如果你在美国公开发表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比如侮辱黑人,是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甚至承担法律责任的。而在台湾,类似的言论虽然也受谴责,但可能不至于触法。
再看看中国大陆,情况几乎是反过来的。在大陆,支持“武力统一台湾”不仅合法,还是政治正确的主流观点,是得到政府鼓励的。你要是这样说了,你就是爱国者。反过来,如果你表达对现行体制的不满,那就很容易被视为“分裂国家”、“反动分子”。结果很可能是“请去喝茶”或者封号禁言。如果你说“武力统一中国”,尽管中国的军事实力很强大,但是,那也不行,同样会受到封杀,因为中国政府认为,你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这说明,在中国大陆,“武力统一”的言论其实是一种被鼓励的“统一思维”。但这并不是因为言论自由广泛,而是因为只有符合官方立场的言论才被允许存在。
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有趣又复杂的现实:同样一句话——“武力统一台湾”——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下,引发的是截然不同的回应。
在中国大陆,它是主旋律;在台湾,它是社会不安源;在美国,它是没人搭理的笑话。这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问题,更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倾向,安全感、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