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的物价,沉重如山
只听到下岗的同事在抱怨物价又涨了,但因最近一段时间家中很少做饭,故也不知道肉菜米油都已有了较大的涨幅。早几天收到一笔稿费,加之家中米、油将尽,我这才知道事关百姓生计的米、面、油、肉均已有了较大的涨幅。从来不囤积食物的我,赶紧购回一袋米,二瓶调和油。这些够我吃二个月了,这年头GDP涨了,官员的工资涨了,水价涨了,电价涨了,液化气涨了,汽油涨了,电视收视费涨了,公园的门票涨了,如今米、面、油、肉、菜价也开始疯涨了,嘿嘿,但咱下岗工人的脾气没涨,咱二百来元的下岗工资也十年没涨。
几天没上网的我,赶紧到互联网上查看专家学者的解说,一些专家抛出了“恢复性涨价”、“结构性调整”、“价格合理回归”等观点,断言涨价“对居民影响不大”。但此番涨价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只有普通工薪阶层和城市弱势群体才最有发言权。但这发言权却只能局限于街坊巷议,只能出现在穷人餐桌边的叹息之中,官员和专家学者的耳中却无法听到穷人的叹息!
“百姓可以承受”这样的结论,没有一次是由老百姓自己提出的,米面油等食品价格和公共产品及服务价格的上涨,对于富有者而言,也许是九牛一毛。但对于那些低收入阶层而言,就很可能意味着必须节衣缩食,必须降低生活质量甚至降低生活尊严以弥补涨价带来的支出。
以长沙目前的物价水平计算,原本每餐买把蔬菜2元左右,现在购买同样份量的蔬菜却要3元多钱,原本1.20元/斤的大米,如今涨到了1.50元/斤。咱在保证每月不吃肉,不置衣,不生病,不去公园游玩、不考虑儿子学费的前提下,按我个人每天吃二餐的生活习惯,按每天7两米,一两油的标准计算。每月需要大米 21斤,30元。购买蔬菜180元,油3斤,15元,盐及调料5元,液化气半瓶50元,儿子在学校的生活费300元,我和儿子每月用于吃喝必须的开支为 580元。
另外,每月水电费100元,上网及电话费150元,,抽烟120元,电视收视费20元,此类开支合计390元。
根据以上计算,为保证我和儿子的最低生活水准,我必须保证每月有970元的收入。扣除230元/月的下岗工资,还有740元的差额必须靠我弄点“违法收入”才能糊口活命。这就是专家学者断言涨价“对居民影响不大”谎言后面的真实。当然,对旱涝保收,个人月收入数千元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而言,米面油气涨价的确“影响不大”。
我这人对吃穿住用要求不高,近几年虽贫困潦倒,但只要给在大学读书的儿子寄出了生活费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却也使我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但对与我年龄相近,文凭不高,打工无人要,儿女在读书的下岗工人而言,涨价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一边是大量国营、集体企业的相继倒闭,私营企业的大量减少,就业压力的增大,国内低迷的内需,这些都在凸显宏观经济在通缩。但物价的快速上涨,则显示出通货膨胀在百姓生活中已投下阴影。潜在的宏观经济通缩和现实的通货膨胀。这两种矛盾的同时出现,其实凸显的正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一旦涨价由点而面扩散开来,通缩和通胀的惨烈夹击便会让贫富更加悬殊。百姓更加心惊胆战。
涨价是可怕的,因为老百姓的工资没涨。一些下岗职工、无业居民、困难企业工人等城市弱势群体,更感到雪上加霜,生活维艰。过去,水涨价了,电涨价了,气涨价了,教育收费高得离谱,医疗支出贵得无边,现在又遭遇食品涨价,可怜的工资或低保金,无法面对物价的飞涨。面对柴米油盐“七扯八拽”,任你拆了东墙也难补西墙。此番粮油食品涨价,触痛了老百姓敏感的神经,给低收入人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紧张和恐慌,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有人说,这是一个让富人亢奋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让穷人忧心的年代;这是一个让官员自豪的年代,但也是一个让失业者自卑的年代;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但也是一个缺失诚信的“骗子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人高坐象牙塔内享受“繁华盛世”的琼浆玉液,有人则在凛冽寒风中抱怨物价涨了又涨!
城市贫民和下岗工人就像一匹负重的病骆驼,一根稻草,也许没有什么分量。但如果把无数的稻草继续往骆驼的背上码放,最终总有一根稻草将会压垮这负重的病骆驼。压垮骆驼的元凶,当然不是那最后的一根稻草,但再小的分量积累起来,也可以沉重如山。更何况,物价的轮番上涨,并非是一根轻巧的稻草,在低收入人群的心中,它沉重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