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猛批:城市交通向有钱人倾斜

联合早报报道,中国主要城市路上的私家车增多,交通出现严重拥堵,民怨四起。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日前公开抨击,一些城市的交通政策向有钱人、强势群体倾斜。  对于“只要拓宽道路就能缓解交通拥堵”的说法,仇保兴认为那只体现“个别领导的无知”

据中新社报道,现在中国很多城市的道路都变成停车场,小汽车也占用了绝大多数的道路资源,公交车行驶的速度越来越慢,有时甚至像蜗牛那样慢爬。

北京的公交车在繁忙时间的平均车速只达每小时10公里,连脚车都跑不赢,脚车至少还有每小时可跑12公里。另外,中国公交车出行的分担率还不足10%,即使特大城市也仅有20%左右,远低于欧洲、日本南美等大城市。

和10年前相比,公共交通服务大倒退,有70%的北京人感到不满。身为官员的仇保兴也毫不客气地指出:“可以预见,如果我们还不采取断然措施,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对道路资源使用进行合理调控,某些城市的交通完全瘫痪将会指日可待。”

仇保兴是在上个周末在中国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讲话。

为解决交通拥挤和污染的问题,他在会上要求,各城市必须重新规划分配有限的空间资源,实现“公交优先”。

仇保兴同时强调:“我们说公交优先,这首先就是说,道路交通发展不是党政干部屁股决定脑袋的优先;不是有钱人优先。”对于一些城市取消脚车道的做法,仇保兴指出,城市的发展要体现社会公平,政府部门不能在制定政策时就向强势群体倾斜:“任何人都不能以改革的名义来推卸社会责任,不能公共资源私有化。”

为了公共交通的顺利发展,仇保兴要求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资金和政府的经济扶持。

他透露,在建设部2006年调查的117个公交企业中,没有得到政府财政补贴的多达42家,占36%。与之相反的是,华盛顿政府对公交企业的财政补贴占运营成本的66%,莫斯科占89%。可见中国当局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太少,也是难破交通难题的一大关键。

另以2004年为例,中国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仅328亿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约64亿7054万新元),只占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的6.9%。相比之下,同期的道路和桥梁投资却达44.7%,几乎占去一半资源。

然而,由于中国私人汽车增长势头猛,把钱投资在扩建道路,想借更宽阔的公路来接纳更多的车子,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16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848万辆,汽车的年均增长速度达20%,已成为城市中增长最快的代步工具。在北京,目前每天就有1000辆新车上路。

因此,对于有人认为,道路拓宽就能缓解交通拥堵,仇保兴痛斥:“这种说法只能体现个别领导的无知,是愚笨的,也是致命的错误。”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交通拥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损失。仅2003年一年,全国因为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25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2%。

报道也指出,解决交通难题可双管齐下,在提升公共交通地位的同时,也应要求官员尽可能通过公共交通出行。这样,既减少路上的车辆数量,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有效缓解乃至消除交通拥堵,也能遏制公车腐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