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评党史 之 红七军在荔波


[总评:这是目前看到的比较值得尊敬的一篇党史文件,出自贵州省荔波县政协之手,比起荔波最近为吹捧某人而特意建立的红七军博物馆来说,算是敢言的,也算是知史的,虽然文章里面,仍然有许多的偏差]。

原文题目:荔波县革命老区

来自:荔波县政协  作者:荔波县政协  2006-11-2

大革命失败后,按照中共中央部署和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中国共产党人在黑暗中高举起革命的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党派出许多干部分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组织武装起义。

继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1929年党派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等人前往广西,加强对广西党的领导,开展南宁兵运斗争和右江地区工农运动,于12月11日,发动百色起义,创立了红七军,成立右江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成立红七军前敌委员会,由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李谦、韦拔群、雷经天、何世昌等7人为委员,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3人为常委,邓小平任书记。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红七军和右江地区地方党组织的工作,直接向中共中央负责。 

[席注:此处叙述的不准确,可是已宏然成论。中央代表邓小平开始是要担任前委书记(当时称广西前委,后改军委书记)来着,可是11月中旬中央来电,要邓小平去中央汇报。12月11日百色起义和红七军成立时,邓小平已经不在广西。故根据具体领导广西事务的广东省委的指示(具体由贺昌和聂荣臻负责),事实上担任广西前委书记职位并领导红七军工作的,是化名为陈导民的陈豪人。下同]。

邓小平任红七军前委书记,张云逸任军长,陈豪人任政治部主任,龚鹤村任参谋长。全军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1500人,由李谦任纵队长,沈静斋任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二纵队约1000多人,由胡斌任纵队长,袁任远任政治部主任;第三纵队约1000多人,由韦拔群任纵队长,李朴任纵队政治部主任。每个纵队辖三个营,每营辖三或四个连。另有军部直属部队,如特务营、山炮连、教导营、军政训练所等,约800人,全军4000多人。 

红七军成立后,经历了百色保卫战,围剿土匪武装战斗,经历了隆安、平马、亭泗三次受挫的战斗,主力部队从百色撤到了凤山县盘阳地区。

广西盘阳周围几百里深山老林、地形险要,山势陡峭,道路崎岖,易守难攻。这个地区农民运动开展得较早,群众基础好,百色起义后,豪绅地主已被打倒,农民武装和乡村革命政权已经建立起来。敌军追到该地区边缘,再也不敢贸然深入,给红七军留下了休整的时间。 

红七军前委决定在盘阳召开会议,总结百色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讨论和决定红七军目前形势任务。会议认为盘阳地区物产贫瘠,人民生活艰苦,红七军长期驻扎会带来粮食给养困难,战士的零用钱更是难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部队整训工作进展缓慢,大家都感到红军困在右江偏僻各县是没有出路的。于是向外游击扩大游击区域,以解决部队面临的给养和弹药缺乏问题被作为会议中心问题来解决。这就是红七军转战黔桂边的历史背景,也是荔波县之所以成为红七军游击区的原由。 

1930年3月初,红七军前委盘阳会议研究以后行动方针时,决定红七军一二纵队向黔桂边游击作战,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解决部队给养和弹药问题。将第三纵队留守东兰、凤山一带,继续坚持右江根据地的斗争,并等候红八军前来联系和汇合。 

1930年4月上旬,红七军军部及一二纵队3000多人在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和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率领下,攻占河池,游击怀远、激战环江,挥师挺进贵州省荔波县境,这是贵州高原上出现的第一支红军部队,荔波由此成为红军部队首度进入贵州的县份。 

[席注:此处叙述基本正确,也是目前的党史文献中,唯一公开承认陈豪人是红七军前委书记的。其他文章,均说陈豪人为代理书记,或干脆说是篡位的书记。从1929年12月,到1930年5月,这一“代理”,就是6个月。而邓小平担任红七军前委书记和政委一职,也只不过就7个月。叙述上稍微有点偏差的,是这时候的李明瑞只不过是个空架子,不在前委之内,没有领导权、决策权和知情权。所以红七军真正的领导人,是军委书记陈豪人(总部和一纵队)和张云逸(军部和二纵队)。主持会议的,也都是陈豪人。下同。]

一、红七军在荔波活动的范围和时间 

红七军在荔波活动的范围,第一次是1930年4月春,红七军军部及一二纵队挺进荔波县,活动范围有佳荣镇,瑶麓乡、茂兰镇、立化镇、洞塘乡、翁昂乡等6个乡镇的50多个村寨。 

第二次是1932年冬,东兰红军游击队在韦汉超营长、谭国联指导员的率领下,突围到黔桂边的南丹、荔波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在荔波的活动范围有:翁昂乡、捞村乡、立化镇、洞塘乡、玉屏镇、朝阳镇、瑶山乡、播尧乡、永康乡等9个乡镇100多个自然寨。 

综合红七军主力部队及其后来红军游击队的两次入境,红七军在荔波县境内活动范围共计12个乡镇:即玉屏镇、佳荣镇、朝阳镇、茂兰镇、立化镇、洞塘乡、瑶麓乡、瑶山乡、播尧乡、捞村乡、翁昂乡、永康乡。占全县总共17乡镇的70%。 

红七军在荔波县活动的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红七军一二纵队出入境时间,据考证,红七军在河池留下标语的时间为1930年4月1日,1930年4月2日—4日在怀远镇三天,4月5日—7日激战环江3天,在宜北休整2天即入荔波县境佳荣镇,因此入境时间为1930年4月10日。 

红七军一二纵队会师板寨时间为4月16日,4月17日—22日是护送伤员到翁昂的往返时间,4月27日走出荔波县佳荣镇的月亮山边境,向榕江县城进军。而留在翁昂的伤病员6月上旬痊愈后离开县境。 

红七军第一阶段在荔波的活动时间为:入境4月10日,直到出境4月27日,共计17天时间。如以红七军伤病员出境时间6月上旬计算,那么红七军主力部队在荔波活动时间为4月10日—6月上旬共计2个月时间。 

第二阶段是红七军主力北上江西后,留下红七军二十一师韦拔群部队坚守右江根据地,在敌人重兵压境、层层围剿、血腥镇压的艰难情况下,东兰红军游击队在韦汉超营长,谭国联指导员的率领下,突围到黔桂边的南丹、荔波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入境时间为1932年秋,出境时间为1938年底,此时以韦汉超营长从荔波下到环江县时被敌人杀害,红军游击队逐渐停止活动为标志。红七军第二阶段共计在荔波进行革命活动6年时间。 

二、红七军在荔波开展的主要革命活动 

红七军一二纵队1930年4月10日挺进荔波,是首次进入黔桂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部队,主要在荔波开展了以下革命活动:(1)所到村寨,向群众宣传党和红七军的政治纲领,召开大会,刷写标语,宣传和鼓动贫苦百姓认清地方军阀政府的反动本质,宣讲红军的纪律和性质。(2)召开板寨前委会议,决定红七军的今后作战计划。(3)安置在环江之战负伤的二十多名红军伤病员。(4)处决恶霸,开仓分粮,救济贫苦百姓,惩办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补充部队给养。(5)招收贫苦农民子弟参军,扩充红七军队伍。(6)与月亮山下的苗民头人结盟,严格执行党和红七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得到深山中苗胞的拥护与爱戴,顺利通过茫茫险峻大山——苗山地区,为攻下榕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7)在荔波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建立了党组织和革命政权组织。即中共荔波支部,中共翁昂支部和在荔波县洞勤寨成立了具有政权组织形式的“黔桂边革命委员会”。 

板寨胜利会师  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分别从荔波县南北两端进入县境,互不知道对方在何处,都派出侦察人员调查情况。当时任军部参谋的莫文骅、陆琼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终于找到对方纵队,这时两个纵队才知道对方所在的方位。李明瑞随即率领第一纵队从佳荣向板寨方向推进,途经佳荣镇拉吾,茂兰镇比鸠、洞英、尧埃,洞塘乡水井弯、瓦厂、董哥、板老、尧所、寄才,到达第二纵队驻地板寨。红七军一二纵队及军部直属部队三千多人胜利会师板寨,古老的布依族山寨沸腾起来了,欢呼声和口号声震响了千年沉睡的群山。 

接着红七军在板寨召开群众大会,张军长、李总指挥向群众宣讲“铲富济贫”,为贫苦穷人打天下这个易为农民接受的口号,用通俗浅显语言向群众讲清红七军是百姓自己的队伍,是爱护少数民族的队伍,号召大家联合起来,走革命的道路,共同去打倒买办官僚、资本家,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国民党新老军阀的反动统治,要解放贫苦百姓,就要手中有枪,跟着共产党走,宣讲红军武装斗争的目的和重大意义,动员广大青年踊跃参加红军。听了张军长的讲话,当时佳荣镇坤地村布依族青年覃树银、覃引菊(女),洞塘乡板寨村布依族青年玉老旺、姚吉安等毅然参加了红七军。 

板寨红七军前委会议  1930年4月16日红七军一二纵队会师板寨后,随即召开前委会议,研究红军此后的作战方案。根据侦察得知,荔波县城只有县警队和各区民团防守,战斗力弱,荔波二区区长何俊峰、六区区长姚炯南带领本区民团均集中到县城,又被荔波县长韩知重派到永康一带据守防备红军攻城,敌人虽蠢蠢欲动,但都不敢与红军对打。而远在几百里之外的古州(榕江县城),是贵州军阀王家烈屯积军械粮草之地,此时湖南贵州两省军阀混战,王家烈倾巢出黔,在湖南境内作战,只留一个团兵力在榕江看守后方军需物资供应基地。会议分析了攻打荔波县城和攻打榕江县城的利弊得失,认为攻打荔波县城易如反掌,唾手可得,但从补给枪支弹药物资方面没有多大帮助,而攻打榕江县城虽然是一块硬骨头,但无论是政治影响,补充军事实力,都非常值得攻打。因为榕江是荔波、从江、广西三角地带,攻下榕江政治影响扩散数县。从军事角度分析,王家烈正与湘军作战,而此时王家烈也跟广西桂系军阀有矛盾,攻打榕江,王家烈首尾难顾,桂系军队也不会来援助他。因此,红七军板寨前委会议决定,榕江虽然路途遥远,且还要翻过“苗山”(今荔波、榕江、从江三县边界的月亮山脉),但只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红七军就能攻下王家烈后方军需基地——榕江县城。 

会议作出攻打榕江县城的作战方案后,要取得胜利,必须轻装前进,出其不意,远程奔袭。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在广西环江县与杨腾辉部激战中受伤的20多名红军伤病员的安置问题,如果部队带着伤病员行军,行动迟缓,还不到榕江就已暴露目标,会给敌人以调整部队增兵榕江的时间,援兵一到,攻打榕江是否胜利就难以预料。 

为了争取时间,以行军速度赶在敌人没有觉察的时候攻下榕江县城,红七军军部作出决定,派军部联络员多人多次前往距离板寨30里的翁昂乡拉类村,与当地布依族实力派武装首领何光星(又名何幺)联络商谈在其防区地盘安置红七军伤病员。 

安置伤病员  广西军阀白崇禧部第七军1932年《第七军元旦特刊》中称:“即据探报东兰共匪韦拔群,河池匪首潘天辅、南丹匪首何老幺(即何光星)有连合围攻河池南丹进占庆远之势……。”国民党反动政府非常痛恨的号称黔桂两省边界三大巨匪之一何光星,固守南丹“飞地”翁昂乡十余年,以铲富济贫为旗号,武装抗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自办兵工厂和学校,不交粮不纳税,俨然一个“独立王国”,有一千多人枪在深山老林中据险防守,黔桂两省国民党正规部队和民团数次联合进剿,均损兵折将败退而归。1930年4月中旬,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红七军一二纵队会师板寨后,认为何光星有能力反抗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如果取得他的同意,把伤员安置在他防区内是安全的,不会被国民党军队和土豪劣绅追杀。于是派联络员去翁昂乡拉类村与何光星商谈,并送了一些枪支给何光星,何光星也派其部下姚崇周(板寨人)回家与红军联系。经过讲解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说明红军性质和任务,何光星欣然同意接纳红军伤病员,负责保障安全并找人医治。四月下旬,红军派牙美元,李振行(女)同志,带领20多名伤病员,由200多名红军战士护送,一路从板寨经洞多、更西、尧桥、坡丹抵达坡费。另一路从洞塘进达巴弓、洞晴、浪者、山冲等村寨。伤病员安置在坡费。护送伤病员的红军部队分驻在坡费寨周围的巴弓、洞晴、浪者、山冲四个村寨。何光星延请浪者寨草医何双贤、何仍明等人前来疗伤医病,杀猪宰牛来慰劳护送的红军部队,并送一担银圆给红军、红七军又送了一些枪支弹药给何光星,并希望收编这支农民武装。何光星只答应安置好伤病员,但不想离开故土跟红军走,仍过“占山为王”的绿林生活。 

护送部队驻扎翁昂几天后即返板寨,随即向榕江方向进军。参加护送的东兰老红军牙美元从翁昂回板寨后,并没有随大部队挺进榕江,而是从板寨返回东兰县。5月初,当红七军一二纵队攻下榕江返回河池时,邓小平刚从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回到东兰,韦拔群立即派牙美元护送邓小平政委从东兰到河池,与张云逸、李明瑞会合。伤病员驻翁昂治疗到6月份痊愈后返回广西,临走前留下莫班长、李明、常军等几人在何光星处,1931年荔波县二区区长、董界乡民团指挥何峻峰指使其内弟何逢春密谋杀害何光星,留下的红军战士亦因何光星死后被国民党军队和民团围剿打散。 

[席注:这个会合,也是邓小平和陈豪人会合,不是张军长和李总指挥。可是为了突出和宣扬邓小平对红七军的领导作用,就把实际上全面主持红七军工作的陈豪人的作用给完全抹杀了。下面提到的红七军的政治工作做的好,是谁在做?难道不是主持前委总部和政治部的前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的陈豪人?而是李明瑞和张云逸?是和红七军毫不相干的挂名政委邓小平?牛皮要是吹破了,就只剩下笑话了]

开仓分粮  处决恶霸  红七军一二纵队在荔波开展革命活动期间,足迹踏遍洞塘乡、茂兰镇、立化镇、佳荣镇、瑶麓乡、翁昂乡的山山水水,进驻50多个自然村寨。 

红七军每到一地,都开展打倒土豪劣绅,惩处横行乡里的恶霸,开仓分粮,赈济贫苦农民。在洞塘乡尧所村,有个聚敛钱财、横行乡里的财主全耀贤,红七军根据群众的反映和要求,抄了这个土豪的老窝,将其粮仓打开,把谷米分给了群众。附近贫苦农民从红军手中接过粮食,感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增强了对红军的拥护和爱戴。 

在茂兰乡场坝,该乡团总肖守卿仗势欺压百姓,作恶多端,鱼肉乡民,是当地横行霸道的“太上皇”,红七军进驻茂兰将他捉拿,随部队押到广西三江县福禄镇,召开群众大会将其枪毙了。 

茂兰镇比鸠村罗尚群,是一个收税的税官,平时盘剥商民,欺压市民,为所欲为,根据群众反映和要求,将其捉拿押往茂兰镇洞英村河边狮子口,用门板书写他的罪状,宣判罪行于大众,将其就地处决。 

茂兰镇拉窝寨大地主莫绍源,佳荣镇威岩寨大地主欧华轩、欧福源,佳荣镇坤地寨大地主覃梓敬等家的粮仓、布匹、粮食、猪牛钱财均被红七军作为打击的对象,把大地主家的家产浮财没收,一部分留作军需,其余分给了贫苦百姓。 

红七军广泛动员群众起来打土豪、分粮财,为民除害,打击了乡村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为受苦受难的贫苦百姓撑腰,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与爱戴,也为红军补充了一些给养。 

红军打土豪、惩恶霸的革命行动,激起了恶霸地主强烈的阶级仇恨,他们寻找机会伺机杀害红军战士。1930年4月中旬,红军大部队离开茂兰镇向佳荣方向进发,驻扎在茂兰镇洞英寨的一个红军小战士,临走时为了赔偿房东卢海臣家的一口炒菜锅,一直等待卢海臣回家,说明情况并照价赔偿后,才去追赶大部队,但当时大部队已走得很远,小战士孤身一人走下寨脚,不幸被茂兰镇比鸠寨恶霸地主卢朝炳、卢朝甫追杀,将其杀害在水井后面一块洼地里。当地群众闻知这位小红军是为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而牺牲的,不顾杀头的危险,悄悄将其安埋。解放后,人民政府将小红军烈士遗骨,安葬在茂兰中学背后山坡上的小松林内。 

书写标语  赠送物品   红七军十分重视政治工作,每到一个村寨,红军宣传员都在农家墙壁书写标语。1951年荔波解放初期,在佳荣镇坤地寨、坡脚寨、威岩等,茂兰镇洞英寨、场坝、洞塘乡板寨,翁昂乡坡费寨等地均保留有完整的红七军标语遗迹。 

洞英村欧树敏家房前木板上有:“拥护共产党,打倒土豪劣绅,把土地分给农民!”翁昂乡坡费寨何柏贵墙上有:“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佳荣镇坡脚寨覃用先家墙上有:“取消苛捐杂税!实行共产主义!”等等。现在保存最好的是佳荣镇坤地大寨覃梓敬家碉堡墙壁上的标语,内容为:“肃清豪绅地主资本家!没收豪绅地主土地分给贫苦农民!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军阀!打倒征收苛捐杂税的国民党!红军总政治部。” 

解放后,许多贫苦群众,将红七军赠送的物品,献给省博物馆作为对红七军的怀念。瑶麓乡韦廷义献出当年红七军送给他的一把带鞘的钢刀,佳荣乡威岩寨欧引传献出当年红七军送给他的铜盆,现这些原物以及木板上标语珍藏在贵州省博物馆保存。 

苗山结盟  苗山(今月亮山脉),是横跨四县两省(贵州省、广西省、荔波县、从江县、榕江县、环江县)的巍峨绵延的山脉,聚居有布依族、壮族、苗族、水族群众,路途崎岖艰险,民风古朴剽悍,他们长期被封建地主、官僚欺压驱赶而逃往山中谋生定居,长期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很少和汉人来往,对汉人有敌意,过去国民党军队进山抢劫,他们为了自卫,常常奋起反击,作殊死的搏斗。红七军刚进入苗山时,开始苗胞不了解,以为与国民党军队一样,大人小孩跑进山上躲蔽,年轻力壮的则拿手中武器严阵以待。为了让苗胞了解红军,沿途让懂苗语的向导喊话:“我们是红军,是爱护苗胞的军队”、“我们是贫苦百姓的队伍,我们是专门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军队”。但苗胞仍有戒心,不敢下山。为了解决给养,红七军军部决定,在哪里拿东西,就在哪里留下钱,并写明数量。于是杀猪要米的钱都一一留足。由于红七军尊重少数民族,买卖公平,对苗胞真情实意,苗胞在寨老头人的带领下逐渐下山接触红军,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以及参谋长龚鹤村等人与苗胞举行“苗山结盟”,取得了苗胞兄弟般的信任。此后,苗民们自觉自愿地把家里猪牛卖给红军,并同意给红军带路。红军良好的民族政策和严明的纪律,赢得了苗胞的拥护,顺利地越过茫茫的月亮山脉,为攻打榕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榕江之战  1930年4月30日午时,抵达榕江城郊的红七军一二纵队3000多人分三路发起进攻,经过3小时激战,双方形成对峙,次日下午3时,红七军再次发起猛攻,在强大炮火机枪掩护下,军部特务连长李天佑带着突击队冲向枪弹密集的城墙,挥舞大刀,手持短枪,奋力登上爬墙的云梯,第一个在城墙南门打开缺口,占领城门。大部队涌进城内,与敌展开肉搏战,敌副师长史远勋眼看大势不妙,带着残兵100多人向黎平方向溃逃。下午6时,红军占领古州(今榕江)县城。 

此战计歼敌500余人,缴获大炮2门,步枪600余支,子弹10万余发,电台一部及其军用物资一批。红七军一纵队连长杨光、排长徐汉章,战士黄汉琪、阮金辉、卢金荣、梁泉等在攻城战斗中牺牲。 

东兰红军游击队在荔波活动  1930年冬,红七军主力北上江西,留下韦拔群为师长的二十一师坚守东兰、凤山、巴马革命根据地。敌人调集重兵,大规模进行三次疯狂残酷的围剿,由于叛徒出卖,韦拔群等领导相继壮烈牺牲。面对敌人的穷凶极恶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1932年4月,黄举平率15名红军干部来到黔桂边开辟新区,建立黔桂边革命根据地,减轻桂军对中心区域的压力和威胁,使黔桂边和东巴凤中心根据地形成相互策应,相互支持的两大红色区域。1932年9月,红军营长韦汉超率部驻扎在东兰县果棉洞,顽强抗击数倍于己的敌军进攻,打退了300多人的疯狂侵犯。不甘心失败的桂军,重新调集1000多人再次来攻,敌炮猛轰洞口,石壁崩塌,洞口大开,在敌众我寡和炮火密集的战场上,韦汉超率部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不畏强敌,气壮山河,红军阵亡严重,大部壮烈牺牲。韦汉超率领余下人马强行突围,来到黔桂边的南丹、荔波开展革命活动。 

荔波是红七军一二纵队曾经活动过的地区,有拥护红军的群众基础,也是地处黔桂交界敌人势力薄弱的区域,有利于红三营营长韦汉超、营指导员谭国联开展革命活动。东兰红军在荔波活动时间为1932—1938年,长达6年时间,他们是东兰红军游击队韦汉超、谭国联、韦挺生、谭耀机、何士贤、覃桂芬、韦英良、陆浩仁、黄唤民、韦志英、谭敏初等十几个人,据东兰、河池党史档案资料和荔波本县资料证实,东兰红军在荔波活动的范围达12个乡镇,占现今17乡镇的70%。他们开展革命活动的内容:①以教书、经商等为职业作掩护,在荔波农村的贫苦农民中,成立革命同盟会,从最基层中启发和教育穷苦百姓认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团结起来反抗国民党政府的暴政,饮血为盟,决心不背叛革命组织。②在荔波县捞村乡洞勤寨成立黔桂边革命委员会,领导本县的革命斗争,接受右江上游党组织的领导。③在中共东兰中心县委的领导下,成立荔波支部和翁昂支部。这是荔波开天辟地创建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她点燃了荔波革命斗争的熊熊烈火。这些党组织和政权组织在荔波的建立,有力推动黔桂边的武装斗争,对领导黔桂边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为保存革命实力,发展新的力量,使右江革命红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打下了基础,荔波由此成为右江上游革命根据地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www.gzlbzx.gov.cn/showwszl.asp?newsid=399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