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超越的计划

主啊!让我看到我周遭的人,赐我以你的眼光把他们看待, 让我把智慧和力量付诸于行,使人看到你海洋般宽深的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八28)
  读经:罗八26-30

  
  这节圣经,透过上下文的阐释,往往能带给在试炼中的基督徒无限的安慰和鼓舞。对保罗来说,这是一个深刻的确信:「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毫无置疑的余地!他对神超越一切的照顾,具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他相信「神使万事至终都成为最好的」(司孜菲德Scholefield)。对他来说,这个信念使得一切抱怨都变得不可思议,因为生命中的每一件事,若不是神计划的,就是他许可的。有此确信才可能实践他那近乎完美的教训:「凡事谢恩」,转悲叹为歌唱。也就是实际地把握住这个真理,他和他的同伴才能在夜半引吭高歌。虽然他们的计划都搁浅了,又身陷牢狱,遍体鳞伤,只要他清楚自己爱神,且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他就毫不在意肉体的安适。每一件事,不管看来艰难或顺遂,到头来都会成为有益的。重要的问题在,我们是否能分享到保罗这一份喜悦的确信?
  
  保罗应用如此斩钉截铁的口吻,显然表示在面对这句令人惊奇的声明时,不可以保持中立的态度。当然如果这个信念不以那么武断的形式出现,或许还较易为人接受。面临悲伤或横逆的折磨时,嘴里还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未免有些不符实际。但真是这样吗?我们一定得暗中带着怀疑来看这个说法吗?还是以喜乐、实际的态度去接受它?透过上下文解释,仔细推敲每一个字的意义,就会发现整本圣经中,没有其它经节,比它更能在我们陷于悲剧、试炼或失望中时,给我们带来平静、安稳。
  
  要解释「万事都互相效力」的中心意义,关键有二:不可以忽略它的上下文,和它提及的两个条件:「爱神的人」和「按他旨意被召的人」。这两个条件决定并且限制了承受此益处的资格。事实很简单,「万事都互相效力」并非对任何人都如此。这节经文也绝无此意。这里包含了两个先决条件:第一,与神要有正确的关系。只有神家中的一份子,享有并显出家庭的温馨,才能在此项应许上蒙受其利。这样的人相信,神既肯舍下自己的儿子,他必不会允许,也不会命令任何不符合他最终利益的事发生。爱就是即使心中不能领悟,仍然信靠到底。第二,与神要有合夥的关系。他是「按着神旨意被召」的人,为了神永恒的计划,已放弃自己的计划。他无法想象,神完美的设计也可能会被那些真正对他有害的事物所阻挠。对他的神来说,「意外并非意外,逆境亦非逆境」。结论是:神的旨意对那些他所呼召,并以爱回应他的人是显露的。这个应许与那些背逆神、不关心神旨意的人毫不相干。对内心冷淡的人,这节经文才会成为绊脚石。对于心中火热、爱神的人,这个应许是荣耀的安慰。要想有份得到这节经文的安慰,就必须符合保罗所设的条件。
  
  很自然的,问题会随之而起:难道悲剧是有益的?疾病是有益的?丧失亲人是有益的?挫折是有益的?为什么神允许这些事情来打击我们?在保罗的时代,对逆境的反应有四种典型。以彼古罗派(Epicurean)的态度是「我们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了!」犬儒主义者(Cynic)刻苦己身以反抗命运。斯多亚派(Stoic)咬紧牙关,以冷酷的态度,接受天命。伊比德图(Epictetus)写道:「勇敢地仰望神,并说:『从现在起,用你的旨意待我,我原是与你在一起的,是属于你的,只要你认为对的事,我就不畏缩。以你的旨意引导我,以你的衣物覆蔽我。你要我保住或远离这职位?停留或逃逸?富足或贫穷?为了这些我要在众人面前,为你辩护。』」
  
  但在这节经文中保罗摘要的指出基督徒的态度是:不要轻篾、冷漠或勉为其难地接受。基督徒应该以喜乐的心,迎接横逆或悲伤。知道任何事情,不论是顺遂是艰难,都是互相效力,至终必叫他得最大的益处。
  
  从这一节圣经中,可以看出四种充满安慰、鼓励的真理。


   神的计划是仁慈的

  「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实际应用此节经文时,最大的难处在:如何解释「益处」这两个字。神在他目光长远的爱里,所应许的「益处」,对我们来说可能不一定总是好的,易于接受的。若我们用物质的、短视的观点来看,有时神的照顾确实显得悲惨!其实神允许的益处是属灵方面的,不是指眼前的。而且有时在我们还未认清它的真正好处以前,就过去了。
  
  约伯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明白在他生命中那些奇特的遭遇。他所受的折磨完全起因于撒但恶毒的心意,但约伯并没有怪罪于偶然的遭遇或撒但。他以文字高贵地表达了他的哲学:「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在遭妻子嘲骂时,他仍坚持对神的信心,「嗳!难道我们从神手里得福,不也受祸么?」他对信仰的坚定立场,从后来的那些事件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他经历试探,不但未被毁灭,反而更丰足。透过约伯的合作,神使撒但的恶行变为好处。
  
  「我们很容易用动物性的享乐来解释益处两字,」葛容斯(Vernon Grounds)写道,「如果我们没有疾病,如果我们的身体从未被痛苦伤害,如果我们口袋里总是有钱,或银行里有存款,如果我们住摩登的房子,享受现代化的奢华生活,如果我们穿着讲究,并且能到海边渡长假……我们就认为,这才是益处。很不幸,我们成了物质文明的牺牲者,虽然我们有基督教的信仰,我们却巧妙地把舒适看为等于益处。同样的,我们也认为成功就等于益处,享乐就等于益处……这些混淆,和保罗的基本教训真是差之千里。也正因这些错误的混淆,我们常弄不明白罗马书第八章廿八节的含意。我们没有抓住保罗对益处的看法,以致把原该是我们心灵里一个柔软的枕头,变成头脑里一个硬绷绷的难处。」
  
  神的旨意尽是良善;  
  他时时将我惦念。  
  万能良医赐下的杯岂有丝毫毒素?  
  滴滴都是良药,  
  因为神本是真实。  
  我立基于这永恒真理上,  
  心中满是欢喜。
  
  一八一二年三月十二日,发生在印度锡隆坡(Serampore)的大火,最能阐明这个真理。克里威廉(William Carey)和他的同工们,多年来为翻译圣经工作付出的心血,霎那间全毁在灰烬中。印圣经的纸张,损失难以估计。新近铸造的塔米尔文(Tamil)和中文的铅版,全部付之一炬。部分辛苦搜集来的手稿、文法书和字典也烧毁了。克里写道:「除了印刷机,几乎无一幸存。这真是一个沈重的打击!足以让我们印圣经的工作停顿了许久。即使再努力工作十二个月,也无法恢复旧观;更别提财产、设备等的损失,我们几乎无法克服这样大的困难。」
  
  损失的手稿中,包括他大半的印度文圣经译本、全部的卡纳瑞斯文(Kanarese)新约、两大卷梵文旧约、他的孟加拉文(Bengali)字典的许多页、全部的塔鲁古文 (Telugu)及部分彭加比文(Punjabi)的文法书,以及他颇具深度的梵文字典,这些都是他语言学生涯中的精心杰作。
  
  但接着他从坚定信心所说出的话,很类似我们这节经文;「毫无疑问的,神将使这件不幸带来益处,用它来促进我们所关心的事工。」还没等灰烬冷却,克里的同工马士曼(Marshman)就写道,这场灾祸是「神照顾的另一种方法,以操练我们对他话语的信心。他的话坚固如天国的楝梁,曾应许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因此在主里要坚强。他绝不会拆毁自己手所作的工。」
  
  在这场灾难中,神的仆人们紧紧抓住这个真理,心里得享平安。「它带我进入顺服的平静中,使我能仰望并欢迎神的旨意,」马士曼说。克里述及他如何被这一节经文所镇静,「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他们有名的三人小组的另一成员华德(Ward),在浓烟迷漫时,不只是镇静,甚至喜气洋洋的呢!
  
  这怎么可能互相效力,并产生益处呢?用不了多久,神的策略就显明了。「这场灾祸很快传到英国基督教界的耳中。在大火的焰光中,他们见到这份事业的崇高性,事实逐渐为人知晓。这次的损毁,证明是一个警钟,使得对这个宣教工作热心的朋友倍增。」突享的盛名,远盖过他们蒙受的损失。「这场大火,使你们从事的工作声名大噪,远非其它事所能及,」富勒耳(Fuller)忠实地警告说。「大众现在对我们交相赞美,有人甚至愿以八百枚金币来买克里的肖像!如果我们一味汲取这份馨香,神会不会因此收回他的祝福?那时我们将置身何处?」
  
  那么,保罗观点中的益处,真正的性质是什么?答案可以在下文找到:「因为他豫先所知道的人,就豫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罗八29)保罗的观念是,任何能使他更象基督的事,都是有益的。不管它是否影响他个人的舒适、健康、成功、享乐。学象基督的人常常在物质享受上,并不讲究。许多最象基督的基督徒,被疾病缠身。商业上的飞黄腾达,反成了许多人在圣洁生活上的丧钟。追求享乐,往往达不到所追求的目标。


   神的计划是活泼的

  「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心中爱神的人,即使在最悲伤、困难的环境中,也能感觉神正不停的工作。因为神在作工,变灭亡为祝福,悲剧为胜利,所以万事至终都转为最好的。神的作为有时并非清晰可见,事实上很多时候看来他什么都不作。喀莱尔(Carlyle)在苦思人生的谜题后,充满懊恼地说:「神最糟糕的地方,就是他什么也不作。」但是当一切看来静止不动时,往往是神最活跃的时刻。神在自然界中的作为,似乎不易观察,却最具实效。在人看不见的控制下,群星依着他所定的轨道运行,浩瀚的海洋保持着指定的范围。我们绝不可因为看不见神的活动,就心浮气燥,企图用自己的手接管一切,作自己的主宰。
  
  日常发生的事,不论悲惨或喜悦,都是神用来编织我们生命的原始材料。「周遭环境中的一切,都要使灵魂弯曲。」只有将神介绍到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里,所有的混乱就变得井然有序。「他太仁慈了,不会做任何残酷的事;太聪明了,不会犯下任何错误。」没有其它能想象到的环境,能比神的计划更美好,更能为我们带来益处。


   神的计划是完全的

  「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万事」正如字义本身。每一种情况下的每一件事,都在神仁慈的控制之下。这节经文包括之广泛,足以令人叹服!丧失亲人、疾病、失望、期许落空、精神纷扰、孩子伤脑筋、努力结果子而一无所获──当然,这些都不能互相效力,叫人得益处。保罗却平静地断言,事实确是如此。我们也许愿意承认整个生命,都是在神统管一切的照顾之下。但要相信,生命中每一个细节,都是神的爱所关心的对象,倒有些令人踌躇。我们的主也确认事实是如此,即使麻雀,若没有天父许可,也不能跌落地上。基督徒一生的境遇都是神所命定的,没有任何事是偶然的。爱使我们相信,神对生命中的每一细节都关怀备至。每一件事都是按神明智的目标,并经过他的应许和设计。他对我们的看顾,从未停止片刻。
  
  正确地去接受每一次横逆,就能同时收到它的益处。身体的病痛和软弱,可以让我们感觉自己的脆弱。迷惑不解可以启示我们的缺乏智慧。经济困难可以指出我们的资源何等有限。错误和失败可以教导我们谦卑。这一切都能包括在「益处」中。


   神的计划是和谐的

  「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万事都朝着预先定好的模式进行。生活中的事件不是独立、互不相关的。医生开的处方常包含好几种的药,如果单独吃其中一种,可能会中毒,造成伤害。但经过有技巧、有经验的医生指示,将几种药调和在一起,就能产生益处。巴克礼(Barclay)将这一节经文译成:「我们晓得神将万事调合起来,好叫爱他的人得益处。」单独经历一件事时,也许完全见不到好处,但将各事综合起来,结果必然对我们有益。
  
  在横逆中,「不信」可能会问道:「这事怎么可能对我有益?」答案是:「耐心等候这位伟大的医生把药方写完吧!」谁都可能回顾前尘,发现先前以为倒霉的事,原来是神所赐下的福气。也许画家调配的,尽是外行人眼中认为毫不切主题的颜色,但等他全部混合好以后再说话吧!
  
  生命好象在织布机上精心编织的一块挂毡。为了形式的美观,不能只用单一的色彩。应该有的明朗艳丽,有的暗淡深沉。一旦搭配起来,就能显出它的美丽。

  不必等到织布机静止
  所有梭子停止飞驰
  神就会打开布匹
  解释原因何在;
  黑色的线原不可缺
  在织者熟娴的手中,
  一如金色银色的线
  因整块布,早经他设计妥当。
  
  但当严厉的试探来临时,虽然大体上同意这个真理,但我们极易受到试探,以为自己目前的环境是一次例外。若真是如此,这段经文就空洞、无效了。神统管照顾人一切事的真理也毫无意义了。一连串的悲剧打击着约瑟──被放逐远离家乡、被卖为奴、冤枉坐牢,这些对他来说,真难看出是互相效力于他有益的。然而在追想往事时,他对兄弟们说:「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五十20)
  
  在生命的各样事件中,「神有一个他看为有价值的目标。如果我们不看局部,而从整体来看,我们必定全然同意他的目标。」即使我们必须面对人或魔鬼的愤怒,我们也可以放心地安然倚在这个确信上。因为知道这事最后将成为神的赞美,否则就不可能发生。
  
  
我神所命定的总是正确;
  他是我的亮光与生命,
  临到我的必是美善;
  我全心全意信赖;
  因我深知或喜或忧阳光终必出现,
  我们的守护者,何等信实可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