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上海,你为什么不说中文(ZT)

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如果你打电话去一家开在中国的酒店听到那边拿起电话第一句是“Hello,ABC hotel, how may I assist you?”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语言回答?

   如果你站在中国的地盘上走进一家餐厅,迎面来了一个中国的服务生,张口就说:“Good Evening. Table for two?”你是否会错愕?是否会失去胃口?

   如果你拨打中国的某些开放给普通市民的热线,接通后竟然发现讲的竟然是英语,英语讲完了才是中文,你是否觉得荒谬?是否觉得两者的先后顺序应该颠倒?

   这无关是否是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也和是否是高级西餐厅没有任何的关系,更不是讲英文和国际化接轨有什么错误。

   而是这一切的一切,是否应该第一句讲的是中文?毕竟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什么就不能够说:“您好,某某酒店,请讲。”之后再说“How may I assist you?”

   开放给中国人的热线的电话自动答录机里的语言,排在任何一种语言之前的是否应该是中文?)



(那些在评论里表示这篇文章里提及的都是什么“高级地方”的人请注意,难道因为是五星级六星级酒店就有特权吗?难道那些挂着“进来一个我们宰一个”的隐形条幅的“高档”西餐厅就应该有特权吗?况且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高档地方,只不过是宰你和不宰你的地方而已。)

  我不是上海人,到上海不到一年的时间。但是我发现上海这个门户城市,太多地方,竟然不跟你讲中文??!!

  上海的飞速发展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正如一位风华正茂的当红明星,而这“红”不是“花无百日红”的“红”,而是前程锦绣,一路窜红的“红”。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如当红的模特,身边总是围绕着各式各样的男人,因此上海是不缺外资投资商的。上海的地位不仅如日中天,而且还在上升。这位美女开着宝马要换法拉力,手上的两卡拉太小,五六卡拉刚刚好。这个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城市有的是资本,将曾经的风华绝代再次演绎给全世界知道。

  没有人不承认上海是一个国际会大都市。但是国际化是否意味着你打电话去五星级酒店,接线生跟你说的第一句话应该是英文?

  国际化是否就是进入一家西餐厅黑头发黑眼睛的本土产服务生迎上来第一句话竟然是:“Table for two?”

  而我已经记不清我有多少次遭遇过这样的情况了。

  一次有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爵士乐队在某国际连锁的五星级酒店里短期驻唱,我很喜欢这个乐队,于是打电话去这家酒店,接线生开口就是英文,我用中文要求他转到酒店内的一家西餐厅(我以为这个乐团在餐厅内驻唱。),转了过去,我听到的第一句话还是“How may I assist you?”,我再次用中文询问那个乐队的驻唱时间,他用中文告诉我乐队在酒店的酒廊内表演,我的电话被转到酒店的酒廊,然后我听见那边接起电话说:“Good evening, how may I assist you?”



  是不是离谱的有点过分了?

  而且上海的好几家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都有类似的情况。我承认这些是国际品牌的酒店,但是请不要忘记,你们在谁的地盘上做生意。

  我有几次在这些酒店的金壁辉煌的大堂里,在那大得吓人的前台碰见过数次金发碧眼的前台经理或服务生,对着我开口就毫不犹豫的讲英文。当我以中文回应的时候对方则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然后让我等一等,换一位说中文的同志来跟我沟通。

  更有些餐厅,当你觉得他们的服务或食物等某些方面差得惊人,砸下一句,“叫你们经理过来”的时候,来的竟然是金发碧眼的前厅经理,再不就是混血或是菲律宾人,运气好的时候能碰上一个两个华人长相的,开口一样的是呜哩哇啦的英文,有些干脆旁边带着翻译的。

  我不是说这些餐厅不应该聘请外籍前厅经理,而是聘请的人至少应该可以用中文做一些最基本的沟通。可能有人会说这类餐厅大多数是游客或外籍人士去得较多。新天地是上海地标性的旅游景点吧?外滩也是吧?你什么时候去纽约,巴黎,慕尼黑的国际连锁大酒店内入住,或地标性的景点内的餐厅吃饭的时候见过来一个华人经理只会说中文并带着英文翻译和你沟通的?我带着一种天真的热切,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还令人生厌的一点是当我指着菜单说我想要一份“奶油培根宽面条儿”,话音未落服务生几乎无一例外的一定要重复一遍,说:“Fettuccine Carbonara”。有些服务生国际化到要将我所点的前菜,汤,主菜,甜点甚至包括健怡可乐全部用英文重复一遍以确定点单正确无误。

  是什么让这些服务生深信一个中国人就应该知道那盘粘糊糊白嚓嚓的东西叫做Fettuccine Carbonara?

  中英文夹着说更是普遍到一种泛滥的地步。“请问你们有没有discount?”“我有一份decent的job”,“Even到了今天,我还是不能够原谅他……”

  我竟然还在电视上和广播里听到有主持人和艺人说“even怎样怎样”。实在是太难听了!

  “甚至”这两个字的中文很难说吗?难道一句“甚至到了今天”不比“Even到了今天”说起来顺口得多吗?

  讲话中夹杂英文单词表示什么呢?表示你能耐了,会说几个英文单词了?还是表示你竟然连这几个词的中文都不会说了?

  其他的例子举不胜举,前两天我讶异的发现,上海有些面对市民的中英文的双语热线,竟然接通后语音提示先是英文的,呜哩哇啦一通之后才是中文的。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是一个不可原谅的原则性的错误。

  只有在以英文为官方语言,中文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如新加坡)的市民热线才可能以及才可以是先说英文再说中文再是马来文或别的语言。

  前两天小女子我想做做头发,打了几家上海的发廊问问价钱手艺,其中有一家叫做Tony & Guy的来自英国的连锁发廊,在我拨通了号码那边接起来之后用纯正的BBC英文说:“Hello, Good afternoon, Tony and Guy. How may I assist you?”

  我抱着一种恶作剧的心态用英文问了一句,“Do you speak Mandarin?”

  那边象哼哈二将一样哼哼哈哈了好一阵子,说:“Who? Sorry? Who?”

  我猜想她可能是以为我要找一位名叫“Mandarin”的发型师吧。

  当我问,“你会说中文吗?”的时候,

  刚才那说着BBC英文的女人松了一大口气说:“有什么事儿?说。”

  我首页的背景音乐换成了《将军令》,虽然轰隆轰隆的有点吵人,但是里面的那句“在你的世界学你说ABCD,在我的土地对不起请说华语。”听起来怎么就那么顺耳。
誓言 发表评论于
国家强大难道是用说何种语言来衡量吗?
你见哪个国家学母语外的语言有象中国学英文这般狂疯和普遍(殖民地除外)? 中国的这种英文热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 就象评职称晋级都要有外语考试一样, 英文已经不是一种工具而成了一道门坎, 这本身就不对. 更何况上文中的一些地方明明是把说英文当成一种讲门面摆排场的玩艺儿来营造某种时尚和国际化氛围,英文成了晃金石.多可笑啊!
BTW, 你发表议论认同也罢, 反对也好,本人并不反对,不过建议发言前先刷牙, 不要破口就骂,谁家的园子也不欢迎你随便撒野.
croupier 发表评论于
把这件事情放在上海是不大公平,换成“上海,你为什么不说普通话?”比较合适,不过这个上海还是可以换成“广东”。
我个人对于上文中说的现象感觉不明显,但是如果说上海人崇洋媚外是一点不冤枉的,历史上就是这样,有些上海人心里想的是:上海迟解放五十年,不会比香港差,嘿嘿。
誓言 发表评论于
你的情况跟文中说的不一样. 我转贴它是因为我觉得中国人(或是部分地区的中国人)有种偏见认为英文比母语更值得重视,这种情况除了在中国外,好象并不常见. 法国总理在会见外宾时会坚持讲法语, 意大利人更是坚信自己的语言是最美的而拒绝学说英语, 甚至到了在欧洲大同的趋势下影响了经济的地步.我虽不提倡这种偏激的优越主义, 但还是赞成这些民族对自己母语的认同感.如果在中国, 汉语都需要向英文让步, 奇实是一种民族的悲哀.就象被日本文化和美国文化统治下的台湾, 不中不洋,不论不类, 却自我感觉良好呢.
吃草的狼 发表评论于
honestly speaking. 这倒不关上海人什么事. 我回国去跟国内的人烙磕, 还时不时的放几个洋屁. 实在是无法控制的放出来了. 嘿嘿. 根本不是show off. 实在是习惯了. 有时候是忘了或者找不道中文中的同意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