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身找到幸福(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冯音捷·

商福特说:“幸福决非轻易可得,因为它不能在别处找到,而只能在自身上发现。”幸福之所以只能在自身发现,因为它是人情感智慧的结果。情感智商高,人感觉到的幸福多;情感智商低,环境和条件再好,人也感觉不到生活中有幸福。人的情感智商取决于人的一些内在因素。自我感知(人自卑或自信程度)、习惯性思想方法和人情感经历的积累是决定人情感商高低的主要内在因素。这三个因素的质量代表着人情感商的高低和人感受幸福实力的强弱。如果,从内心深处,人对自己不满、把自己看得很低;如果,人悲观,没有希望,总把世界看得很黯淡;如果,在人的情感记忆中积累了很多生气、怨恨、不安全、不可爱、被否定和挫伤感,那么,人的情感智商就很低,人感受快乐的内在实力也很弱。这时,如没有内在因素的改善,无论拥有什么,人也没有心中的平安和快乐。反之,如果人的内在因素改善了,即使一切外界条件不变,人也会感觉活得更幸福了。幸福只能在自身找到。在自身找到幸福的起点是人懂得和了解自己。本篇尝试为你提供这样一个起点。

4.自我感知及其形成

一个人能保持镇静的程度与他对自己的了解息息相关。——杰姆斯·艾伦

自我感知是人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总看法和总估价。自从一九六零年,美国年青体育心理学家麦克斯韦尔·漠尔兹医生(Maxwell Maltz,M.D)首次提出自我感知的概念。在很短时间内,自我感知的概念就成为现代心理学理论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构成。今天,几乎一切心理学的理论讨论都离不开自我感知,而几乎一切临床心理学也都转化成提高自我感知的实践。

自我感知与人们常说的自信与不自信有些相似。只是,自信与不自信经常用来形容人的外在表现,而自我感知强调的是人内心对自己的感觉。人的自我感知与别人看到的、人的外在表现或人口头宣称的形象,不一定是一个形象。因为,尽管心中感到软弱和瞧不起自己,有些人也会在某一方面很投入、很有发展,也许他们也能让别人感到很强、很有实力。可是,如果人的外在表现并不是内心对自己的感觉,人也照样体会不到生活中的快乐与平安。还有,一些人尽管内心感到软弱,可他们常常要自夸、要炫耀。自夸和炫耀是自我感觉不好的人常用的补偿和掩盖行为,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感觉好。可是,自夸和炫耀虽有时能让别人信以为真,以为他们内心很强,却很少能真正提高人的自我感知。

心底里对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人自己最知道。人表现出来的和嘴上宣称的形象,或许能影响别人怎么看自己。而人内心对自己的感觉和估价——自我感知,则从长远上决定人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和从生活中获得什么。

自我感知对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举足轻重。那么自我感知到底是从那里来的?

自我感知来源于周围有分量、有影响的人对自己的评价,来源于人重复听到和感觉到的对自己的评价,还来源于人给自己下的定义。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这些评价、信息和定义出现的越早,在人的自我感知中所占的分量就越重。

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孩子最初的环境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人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几乎是孩子的全部世界。在父母构成的这个世界里,孩子学习和认识自己。

孩子一开始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空白,但孩子有一种本能的渴望和好奇。他非常想知道自己周围的一切,也特别想知道他自己。在小孩的生活里,存在着两面镜子。一面是挂在墙上或拿在手里的玻璃镜。从这面镜子里,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外貌:这个长着大眼睛、黑头发、翘鼻子的小胖子就是我。另外还有一面镜子,这就是父母和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从这面镜子里,孩子得知自己的一切其它信息:我可爱吗?我能干吗?我聪明吗?我有价值吗?我重要吗?父母珍惜孩子,孩子就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很重要;父母给予爱,孩子就觉得自己很可爱;父母给予称赞、夸孩子聪明,孩子也肯定自己、认为自己很聪明。反之,父母对孩子不珍惜,孩子就觉得自己没价值、不重要;父母不表示爱,孩子就觉得自己不可爱;父母指责多、批评多,孩子也跟着否定自己。孩子用来认识自己的这第二面镜子,最初是由父母和家人组成。后来又加进来老师、其它社会关系、玩伴和同学。成长中的人时时都在照这第二面镜子,这面镜子给出什么样的信息,人就把自己定义成什么样的人。

另外,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给出的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比平淡的、不带感情的评价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如,大人说孩子笨,表情和口气都很平淡地说:“你真笨”,和带有失望与怒气地斥责:“你真是个笨蛋!”,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后者的次数不用太多,也许只要一、二次,被斥责的孩子就会牢牢地把自己是个“笨蛋”这个信息刻划在心里。另外,成长中的人都会做错事和经历失败,有些孩子会把错误和失败转化成对自己的定义。如,一件事失败了,孩子会想:我是一个失败的人;一件事没做好,孩子会想:我是无能的人;数学没学好,孩子会跟自己说:我是一个笨蛋。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孩子,只要这样反复给自己下定义,人的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感觉就是:我是一个失败的人、一个无能的人和一个笨蛋。

自我感知一旦初步形成,人就会到生活中去找证据来证实它。人脑接收信息有很强的倾向性和过滤性。人脑的这一特性,使人趋向于只相信与自己原有的感觉一致的信息。由此,人脑能加强一些信息和淡化另一些信息。比如,小朋友说:“我不喜欢跟你玩儿”。同一句话,对自我感知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影响。对一个自我感知高,自认为可爱的孩子来说,这句话不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这个孩子的大脑能过滤和淡化掉这类信息。很可能,自我感知高的孩子会想:今天不玩儿没关系,也许我们明天还能玩儿。或者:不玩就不玩儿吧,我可以去找别的小朋友去玩儿。可是,同样的话,却能让一个自感不可爱的孩子非常难过。自我感知低的孩子会想:当然你不喜欢跟我玩儿了,没人喜欢我,所有的人都讨厌我。成年人也是一样。事实上,成年人脑对信息的倾向性、过滤性和淡化性比孩子更强。如果一件事完成的很出色,自我感知高的人会想:我的能力又得到了证实;而自我感知低的人会想:我知道我不行,这事成功了也是碰巧。

人趋向于只相信与自己原有感觉和认识一致的信息。人有选择的接收信息的方式,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对外界的信息有的淡化、有的强化、有的舍、有的取。其结果,如果没有意识上的主动把控,人在生长早期形成的初步自我感知,会随着人生活经历的增多而不断加强和固定成形。就这样,人有了对自己的感觉和认识--人的自我感知。

5.自我感知和命运

一个人的全部就在于他相信什么。——佚名

安涉尼。罗本斯这样来描述自我感知和命运的关系:野生的大象力大无比。在愤怒时,野生象能用鼻子拔起一棵一搂粗的大树。而一只从小由人饲养的成年大象,尽管体积同野生象一样,可它却发挥不出自己的力量。所以饲养的象能被铁链拴在手臂粗的木桩上。饲养的象不挣脱,是因为它从小就被栓在了这个木桩上。它曾经多次挣扎过、发怒过。但因那时体弱力小,它的挣扎从未胜利过。久而久之,饲养的象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不够,自己斗不过木桩。它认命了,不再挣扎了。小象长成了大象。这只大象应该力大无比。可是,它的成长历史使它“深知”自己的软弱无力。它不会去与木桩斗。就这样,饲养的大象永远地被栓在了根本束缚不了它的木桩上。

从体单力薄的幼年生活经历中,饲养的象认识了自己的能力。这个认识作为对潜力发挥的局限,永远地主宰着成年的大象的命运。与饲养象的情景很相像,人对自己的认识---自我感知也主要来源于人的幼年、童年和青少年的生活经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自我感知,与饲养象对自己能力的“深知”一样,对人潜力的发挥有着永远的影响。

就平均水平而言,人一生所用的能力不到人所具有潜力的百分之五。不是人没有能力,是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因为没有想到去开发和利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能力。人没有意识到的自己的那一部分能力,对人来说等于没有。

人对自己的感觉是人看外界事物的标尺。所以,感觉自己有能力,人会认为困难可以克服,目标能够实现;感觉自己无能,人会认为困难大、不易克服,目标总是高不可攀;感觉自己不可爱、不受欢迎,人会远离人群或与人为敌;感觉自己可爱、受欢迎,人会与人友善、亲和力大。人的自我感知决定了人体会和感觉事物的方式,也决定了人作决定和行为的方式。

可以把人的潜力比做一个大盒子,人对自己能力的感觉是大盒子里的一个小盒子。而小盒子的体积通常不到大盒子的二十分之一。小盒子是人感觉的能力,也是人开发和探索的生活空间。人绝不到小盒子的边境以外去开发和探索,因为自我感知使人认为:小盒子之外的空间根本不存在。与饲养的大象不试图挣脱木桩一样,人从不想去小盒子之外看看。人的成绩、生活经历和快乐感受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限制人的恰恰是人对自己的感觉和认识。所以,安涉尼。罗本斯说:“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和信念:自己是什么人和能干什么,准确地决定了我们有什么未来和能干什么。”

人对自己的感觉决定了人能干什么,是因为人对自己的感觉决定了人如何感觉外部世界、如何思考和如何作决定。所以,我们说,人总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感觉把人带向哪里,人就走向里。

想想看,你为什么要买那套昂贵的名牌西装?因为你想要穿上那套西装后的感觉。你可能想象,穿上它,你会感到自己很成功,或是个人物,或高人一等,或感到自己很漂亮。总之,是为了一种感觉你才去买这套西装。自我感觉不同,人想要这套西装的迫切程度也不一样。人们为什么想发财?是为了那拥有的感觉、或为了拥有后成功的感觉。就这么简单,一切都是为了感觉。

人的的确确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可是人的感觉不一定会带着人走向成功、也不一定会带着人走向快乐。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常常是因为人对自己的感觉太差,所以人有一种要“摆平”的感觉,跟着这个感觉,人走向孤家寡人;爱说谎,是因为人感觉自己不够好,要编造出一个更好的自我。跟着这个感觉,人走向失信于人。吸毒、酗酒,是因为人心中对自己的不满多、烦恼多,跟着要快速解脱的感觉,人走向瘾君子和废人。

如果,人的自我感知较高,人的感觉则经常合适、恰当。这些人也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他们的感觉能更多地引导他们取得成绩、丰富自我和实现自我,还能自然地带他们走向持久的快乐。

登录后才可评论.